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野望——桓温传 > 第七十二章, 亡命天涯
    前燕方面的尴尬事要从获胜的大功臣慕容垂开始说起,话说慕容垂好不容易将桓温打败之后,就带着一份名单去给手下的弟兄们请功。在慕容垂看来,这本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慕容暐和他的太傅慕容评看来却大谬不然。这位在过去就被其二哥慕容儁忌惮不已,又被慕容恪称为才能高过自己十倍的吴王慕容垂,如今,他力挽狂澜,不但在枋头遏制住了桓温前进的步伐,而且还在襄邑打败了桓温,完全化解了前燕帝国空前的危机,这让太傅慕容评深为嫉妒和痛恨:“这慕容垂乘人之危接管了兵权,又紧急上书推荐他的死党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参与军事,当时是国难当头,我也就认了。现在这家伙虽然打了场胜仗,可是损失的精兵也不少,还没来得及总结教训,就把自己看做是国家的大救星,还要趁机拉拢人心,已经兵权在握的他现在又要采取这种笼络人心的做法,难道会没有些什么别的目的吗?”

    因此,慕容评对于慕容垂为其部下邀功请赏的提议一直按下不理,慕容垂也为此多次要向慕容评讨个说法,而慕容评却总是推脱过去,最后两人发展到在朝堂之上进行公开辩论,这两人的矛盾于是就激化起来了。太后可足浑氏由于慕容垂在娶了自己的妹妹后一直很疏远她,却继续和已经被休掉的小段夫人保持着说不清楚的暧昧关系,因此也很怨恨慕容垂,于是,太后可足浑氏与慕容评一拍即合,两人开始频频接触,并准备共同设局做掉慕容垂。

    不过,还没等可足浑氏与慕容评开始采取具体的操作步骤,这密谋的消息就已经走漏出去了。原太宰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与慕容垂的舅父兰建,不知靠什么手段探听到了这些对慕容垂不利的风声,就密告慕容垂说:“现在太傅要害你,不如先发制人,只要把慕容评和乐安王慕容臧一起干掉,他们其余的人就无能为力了。”慕容垂在战场上是个很决断的人,可是一到涉及家族纷争的时候,慕容垂感性的一面就表现了出来,他长叹道:“首先发难的话就会导致骨肉相残,我宁可一死,也不忍心做这样的事!”于是,他一直采取静观其变的对策。

    在所有的鲜卑部落当中,慕容鲜卑的汉化既是最早,也是比较彻底的,这甚至要比后来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还要彻底。从发轫之初的慕容廆那辈起,儒家思想已经融入到这个家族的血脉中去,在当时的东晋上流社会当中玄风大盛,却因此被慕容廆狠狠的批评了一回,说那一帮子人不务正业,是迟早要玩完的。而后面一脉相承的慕容皝和慕容儁都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一讲到汉化,就不能不说到“忠孝节义”等伦理观念,尽管在汉人当中也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在实际中做到,但是这些美好的观念对于仰慕汉族文化,刚刚进行思想启蒙的慕容家族来说则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从慕容家的第二辈开始,也就是慕容皝和慕容翰那一拨起,国、族、家的概念就已经在他们从心目当中根深蒂固了。当年被弟弟慕容皝所猜忌不已的慕容翰无论为此受了多大的委屈,吃过多少的苦头,只要他一有机会回到大燕,还是会不惜性命地为了慕容家族的利益而东拼西杀,甚至至死而无怨。因此,在慕容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贵品格并非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而是一种一直贯通在他们家族成员血脉当中的舍己为国的思想基因的使然。

    数天后,慕容楷与兰建再次警告慕容垂说:“太傅和太后要动手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要及早应对,晚了就会受制于人了!”慕容垂回答:“如果他们的怨恨实在不能化解的话,我宁可出逃躲避,其它的做法就请不要再说了。”

    可想而知,此时慕容垂的内心当中一定是充满忧虑的,但他还是尽可能地瞒着自己的孩子们。不过,一向感情丰富的慕容垂在神色上的变化还是很快的让他的世子慕容令瞧出来了。作为大段妃与他所生的长子,慕容令在几个儿子当中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因而也一直得到慕容垂的宠爱。他的亲生母亲段氏在十一年前的死早就在他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再加上他父亲多年来所受到的种种不公的待遇,以及枋头之战后双方矛盾的逐渐激化,政治敏感的慕容令已经从父亲的表情当中嗅出了问题。他悄悄地问父亲:“您在这几天里面显得神色忧虑,恐怕是因为主上年幼无知,而太傅忌贤妒能,您如今又功高盖主,越发被猜忌的缘故吧?”

    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善解人意,慕容垂不好隐瞒,就如实相告道:“是啊,我竭尽全力击退了晋军的来犯,一心只想着保家卫国,谁知功成之后,反而没有了容身之处。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已经有些别的想法?”慕容令说:“主上愔弱,把大权都交给了太傅慕容评,灭门的大祸随时可能发生,要保全门户,又不违背大义,不如逃往龙城(辽宁朝阳,燕国的故都),然后上书请罪,以待主上明察,希望他们能够幡然悔悟。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固守燕、代之地,对外抚慰各个蛮族,把守肥如(即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完全足以自保。”因为慕容垂曾镇守过龙城,史称其“大得东北之和”,与当地的民众有着很深厚的友谊,要在那里割据自保,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慕容垂因此便同意了。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的冬十一月,慕容垂假称要出外狩猎,一行人出得城外,便改穿平民的服饰,悄悄地向北直奔龙城。谁知刚走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的时候就出状况了:慕容垂的那个一向不受其的宠爱的小儿子慕容麟,此时却寻机跑回邺城去告发父亲谋反,并且,慕容垂的随从当中也有不少半路逃跑的。太傅慕容评知情后立即奏报皇帝慕容暐,慕容暐则马上命令西平公慕容强率精骑追赶。当追兵在范阳(今河北涿县)追上了慕容垂一行后,骁勇的慕容令亲自率众断后,以致慕容强不敢过于逼近。

    对峙到天黑时,慕容令对父亲慕容垂说:“如今事情已经泄漏,原订的计划已无法实施下去。听说秦王苻坚正在招揽天下英雄,不如前往投靠。”慕容垂苦笑道:“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于是,一行人就先分散开来骑马兜圈以掩饰逃亡的踪迹,让追兵找不到明确路线和方向,然后,他们沿着太行山麓昼伏夜行,秘密向西南回逃。当来到邺城附近的时候,以显原陵(后赵大暴君石虎给自已修的假墓)作为临时的藏身之所,却碰巧遇到数百个骑兵从四面八方朝这个方向围猎,眼看就要被发现了,慕容垂一行人一时之间都被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这些骑兵所带的猎鹰却发现了新的猎物,纷纷向另一个方向飞走了,这数百骑兵也就跟着跑远了。出乎意料的化险为夷,让慕容垂和身边的人感到如有天助,就杀了一匹白马祭祀上天,与追随他逃亡的人一起盟誓,以示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此时慕容令心有不甘,突然向父亲建议道:“太傅嫉妒贤能,对他的所做所为,众人怨声载道。今天邺城里面的人,不知道您在什么地方,但不管是夷人还是汉人,对您都象孩子思念慈母,如果能顺应人心,乘慕容评等人想不到我们就在这附近,突然发动袭击,那么夺取政权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事成之后,我们改革弊政,选贤任能,辅佐主上,安定国家,这才是最大的功业!现在正是天赐良机,只要您交给我数名骑兵,我就可以把这件事给办了。”

    针对儿子如此大胆的方案,慕容垂并不想接受,但是,他也不想打击爱子的积极性,就对他说:“你的想法如果能够成功当然好,可要是不成功的话,那后悔还来得及吗?还是西投秦国吧,那才是万全之策哩。”这时,慕容垂的另外一个儿子慕容马奴又打算偷偷逃归邺城,慕容垂怕又是另外一个慕容麟,就忍痛将其杀死了。其后一行人继续南下,在河阳(今河南孟县)渡口斩杀了阻拦他们摆渡的渡口官员,强渡黄河,直至洛阳。在洛阳,这群逃亡者集结完毕后,一齐向西投往前秦。追随慕容垂西逃的人有:原大段妃的妹妹段氏,长子慕容令和另外几个儿子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慕容恪子慕容楷,慕容垂的舅父兰建,还有原大段妃的狱中难友、郎中令高弼等人,只把慕容垂的后妻、可足浑太后的妹妹长安君留在了邺城。总之,慕容垂的这一逃,让前燕朝廷损失了大部份的优秀人才,除了跟随慕容垂出走的人之外,范阳王慕容德,车骑从事中郎高泰等一大批与慕容垂关系暧昧的官员都被革职查办了。其中的这位高泰,北齐高祖高欢还是他的四世孙。慕容垂等人从洛阳通过的时候,一全坞(又称一泉坞)的坞主吴归率众一路追击,在阌乡(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境)追上了他们,慕容令出手将其击退了。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亡命千里的慕容垂一行终于到达了秦都长安。一向求才若渴的大秦天王苻坚大喜过望,亲自前往长安郊外迎接,一见面就象看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紧紧地握住慕容垂的手,对他说:“但凡世上的英雄豪杰,上天必会让他们聚集到一处共建大功!我将和卿齐心协力,平定天下。到了那个时候,我将去泰山诏告天地,将卿送回故乡,世封幽州,让卿虽逃出本国,却不失为家族的孝子,投效邻邦而不失对故主的忠心,后世必将传为美谈!”慕容垂则受宠若惊地答谢说:“逃亡在外的废人,能够得以免刑已经是万幸了,至于回归故乡,则不敢有此奢望。”苻坚又接见了慕容垂的世子慕容令和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他对这两个年青人的才识和风度也非常的赏识,都给予了重赏。

    当时不少关中的士绅名流,出于对慕容垂父子大名的仰慕,纷纷前来拜访。眼见慕容垂竟然在自己地盘里大肆吸粉,大秦宰相王猛隐隐觉得不爽,于是就向苻坚悄悄提议:“这慕容垂父子仿佛象蛟龙猛兽一样的生猛,不是可以随便驯养的凡物,一旦风云际会,就没有人能控制得住!不如早早地将他们除掉为安。”一向气度恢弘的苻坚却不以为然道:“我正想广招天下英雄来帮孤家肃清四海,平定天下,怎能杀一人而失天下士子之心呢?而且他们刚到的时候,我已经诚心接纳,布衣之士尚不可以失信,何况是拥有万乘的君主呢!”不久之后,苻坚就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宾徒侯(胡三省注:宾徒,汉县名,属辽西郡),食华阴县五百户;封慕容楷为积弩将军。

    慕容垂的出逃事件对于前燕帝国的政治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一位刚刚挽狂澜于既倒的帝国军队首脑却马上就不见容于本国,这在前燕帝国上下官员的心理层面注入了不少的动荡。与此同时,前燕太傅慕容评还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清除慕容垂党羽的行动,他将平素与慕容垂关系较好的魏尹(即京师邺城的长官)、范阳王慕容德、车骑从事中郎高泰(慕容垂原为车骑将军,相当于慕容垂的首席幕僚)等人,均予以免职,这使得事态更趋于复杂紧张,直接造成了整个统治阶层的人心惶惶。大臣申绍对慕容评建议说:“吴王叛逃,人们议论纷纷,都将矛头都指向了您,您应该起用吴王幕僚中的一些才能之士,这样多少能减少一些诽谤。”慕容评问:“那提拔谁合适呢?”申绍回答:“高泰是他们中间的头儿。”于是,慕容评就将高泰任命为尚书郎。而后来南北朝时期的一代枭雄高欢正是这高泰的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