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何妨洒脱看淡一些,留下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想追求的事。
李老师是个生性洒脱,及有个性的人。
曾经有一次,他心血来潮,想骑车转转,于是就骑着自行车从蓝田县城出发,一路骑到白鹿原上,现在人坐车到白鹿原上都嫌远,他却骑着自行车到白鹿原上玩儿。五十岁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他却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想去哪儿玩儿,立马就去,比年轻人还果断。在我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我两个高中哥们儿,老大和老三从山东骑车去拉萨,为了实现心中多年的骑行梦想,果断任性了一把。途径西安,在我们学校休整了三天。期间,正好李老师来我们学校。晚上的节目,那必须就是喝酒,李老师酒量本来就大,而我两个哥们儿也是酒中圣手。一个关中大汉对上两个山东大汉,酒场见高下。李老师又听说两人年青热血,骑行四五千公里,从山东出发走川藏线到拉萨,立马燃烧起了,他那颗不老的心。酒桌上喝得高兴,当天晚上喝完都午夜一点多了,不是我硬拦着,那就直接去山地车专卖店里买车跟着我俩哥们儿走了。就这样,第二天一整天都在策划跟我俩哥们儿去拉萨瞧瞧。最后在我俩哥们儿的劝说下,他决定等他儿子结完婚,买一辆山地车周游全国去。还有一次,李老师在我们学校,吃过晚饭去风雨操场训练。我和鹏鹏还有几个小师弟陪着他一块往风雨操场走,途经校击剑训练馆时,他横穿草坪跑过去看,一会儿鹏鹏等不及了,喊道:“师父,快走啊······”李老师又横穿草坪跑回来。他边跑的时候,鹏鹏喊道:“看看这老头,把咱们学校的草坪都踩坏了。”其他几个小师弟不了解李老师,听到鹏鹏这么说,都吓坏了,有的还好心提醒鹏鹏,让他小点声,别让李老师听见。其实李老师早就听见了,他过来后很高兴的跟小师弟们说:“没事没事,这样才说明咱爷们儿关系近呀。要是整天都很拘谨,我不舒服,你们肯定时间久了也不喜欢师父了。”
有一次,一个外校的师兄弟问我有没有跟李老师磕头递贴,我说没有,我觉得李老师不喜欢这套。后来我就磕头递贴的事儿问李老师,李老师很鄙视的说:“搞那个有什么用,现在好些人就图个虚名。某某某是某某某的磕头递贴徒弟。徒弟给老师磕个头,老师能多活几年还是功夫能长多少咋滴。或者说磕了头师父的功夫就能到徒弟身上吗?做老师的认真教,当徒弟的认真的学,那就够了。其他的都是假的。”李老师年轻时,就是因为不喜欢这套封建仪式,没能成为山西张希贵老师的递贴徒弟。当时他二十多岁,经张桐老师介绍到山西张希贵老师那里学习形意拳。他们一起学习的有二十多人,有一天正式磕头递贴拜师。李老师借口来了这么久还没见过山西的风景名胜,出去游玩去了,没有参加拜师仪式。但就是这样,张希贵老师却很喜欢年青的李老师,那一期学生中只教了李老师迎手鞭杆。
李老师在择徒时有个怪规矩。太笨的不教,太聪明的不教,太穷的不教。他说太笨的教不会,太聪明的教不了。太穷的忙于生计,哪儿还有心思和时间学拳。所以他选择到大学里教拳,能考上大学的最起码都不笨,大学生时间相对宽松,有时间和精力学拳。李老师在教拳时还有个怪规矩,不管多难的拳,只教三遍。第一遍,把这趟拳完整的演示一遍,第二遍一招一式边详细讲解边身体力行的教,第三遍等学生自己能领会演练了,在带着练一遍。如果三遍已过,还是不会,那就不再教了。用李老师的话说,三遍还没学会,那就是跟这套拳无缘。因此,没当跟李老师学拳时,我们都聚精会神,生怕一个不小心没看着或者没听清漏掉了啥,导致这套拳没学会。我总结出了一套跟李老师学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遍看老师行拳时的气势和风采,模仿其气质。第二遍,认真学习每一招每一式,记住老师所说的话。第三遍,跟老师行拳时,注意观察其身法和步法。就这样三遍下来,一般都能学会,实在有哪个地方不懂或不通,俟其高兴或者闲聊天时再问。
跟着李老师训练结束后,他不许人说话。说是一讲话就漏了气了,要把这口气好好存着,化到身上。练完后,要散步走路,一直走到浑身从内向外的舒坦了,微微发热,像蒸了桑拿一样才算功成了。过去有一句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其实还有下一句“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其实散步溜腿就是化内丹的过程,练拳是个练内丹的过程。就像道士文武两火练出了金丹,要吃了消化才算收到效力。练完拳后,不把练出的功夫化到自己身上,那也白练。这其实就是拳的养法。
古人讲“练功,养拳或者行拳”,看到玩杂耍的说是“打把事卖艺练拳的。”杂耍过去属于下九流的东西,练功夫的是上三门的。单纯走套路拉架子是上不了台面的。现在人都说是练拳的,其实也是从侧面说明真正练功夫的人太少了。但是如果是真正练功夫的,还是说练是功夫。就像李小龙当年去美国面对老外讲自己练的是”Chinese KongFu”而不是”Chinese Box”。所以,我们每一个练传统武术的人,练的功夫而不是单纯的套路。我们要从功法、练法、用法和养法去求,至于表演的演法作为了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