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关键时刻,蓝理来了。虽然算不上英雄救美(施琅的形象实在不咋地,但是也有点传奇色彩)。
蓝理远远看见主帅要当俘虏,上司被俘对他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也调转船头,挥船冲风破浪赶过来,风篷上长宽各两丈的“蓝理”二字分外醒目。
由于蓝理在上一次大战中表现得十分英勇,郑军虽然勇猛,但是遇到这种不要命的家伙,那也是毫无办法,只能退让。
蓝理不愧是一个武林感受,他迫近了一艘对施琅威胁最大的郑军船只,持刀飞跃而上,短时间内斩杀了十几个人,郑军纷纷跳水逃命,总算把施琅给救了出来。
主帅救了出来之后,清军的士气大振,在施琅的指挥下,继续和郑军展开激战。大海之上巨炮轰天,声动天地。
由于清军占据数量上的优势,所以清军经常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导致郑军很多战船被炮火击沉,郑军损失比较惨重。
但是郑军还是有一些人表现出不怕牺牲的勇气,郑军中一个叫江胜的将领被围之后,看到情势危急,他不想当俘虏,就引爆船中火药,满船兵士沉没于大海之中。
而邱辉也往来接应郑军的各处战船,挥炮乱击,其势雄猛,但最终还是被清军七、八艘战船困住,邱辉奋力死战,屡次击退想登船的清军。最后,邱辉身负重伤,见情形危在旦夕,他也点燃了火药桶,随着一声震天的爆炸声,邱辉和船上的郑军官兵全部葬身海底。
由于清军后来掌握了舆论权,作为敌对将领的江胜的英雄事迹实在是不太出名,历史通常是胜利者所书写,自然他们没有成为烈士。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英勇行为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我以为,他们的行为和后来的邓世昌相比毫不逊色。
相比起他们,呆在后面准备逃跑的主帅刘国轩实在应该感到羞耻。
因为刘国轩在这场战争中的无能表现,尽管郑军也表现出不怕牺牲的精神,但是清军还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场海战中,清军共焚毁、击沉和俘获郑军大小战船近二百艘,缴获许多武器装备,全歼郑军主力,其中征北将军曾瑞、定北将军王顺、水师副总督江钦、右先锋陈谅,援剿右镇郑仁等数十著名将领阵亡,各级将领死伤逾三百,士兵阵亡者一万二千多。
随后,清军很快攻克澎湖列岛,
^‘看书.!网电子书kanshu,郑军澎湖陆上守备将、澎湖外围三十六岛兵民全部投降。
由于主帅刘国轩对于逃跑准备得十分充分,尽管郑军被全歼,但是刘国轩还是率领几百亲兵“奇迹般”地从水浅礁险的吼门逃回台湾。
相较之下,主帅以身作则的清军损失就要小得多了,从十六日至二十二日,清军的大小战舰虽被炮火打损破坏很多,但多数可以修复再战。
这一战,清军以较小的代价全歼郑军水师主力,作为进攻澎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施琅在战斗中善机变、知进退,指挥有度、奖惩分明,从而率军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
在中国历史上,以六十三岁的高龄敢于行波涛之颠、经炮火之猛、冒生命之险,愿言他人所不愿言,敢为他人之不敢为,勇于身膺专征之重任,挥师渡海征战者,施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了。
施琅也因此战成为海战第一名将,名垂青史。
施琅敢于打破常规,台湾海峡六月的台风发生率比十月要高很多,熟悉海信风汛的施琅自然十分清楚,但他却坚定不移地决定于六月乘南风出征。
施琅的行为,是真正的破釜沉舟。
他认为,只要付出努力,终归会有成功的一天的。
这正是印证了一句话:运气是很重要的,但是往往越努力,运气越好。
而相比之下,刘国轩本来也是很有才能的郑军主帅,他在郑成功时代赶走了荷兰人,在三藩事件中,以少胜多,打得耿精忠丢盔弃甲。
他是一个军事家,但是,自从他卷入了冯锡范的政治斗争之后,他已经从一个军事家变成了一个阴谋家,虽然在那次政变中,他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他也就失去了以往那种和将士同甘共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当一切功名利禄都可以通过某种捷径来获得的时候,他离失败就不远了。
刘国轩在这次决定命运的战役中刚愎自用,被动地寄希望于六月的台风,鬼使神差地多次错失良机,致使郑军惨败。
当刘国轩一开始听说施琅将于六月统兵攻澎湖时,竟然难以置信:“六月风波不测,施琅是惯熟海务者,岂敢故犯突然兴师乎?”而当施琅之舟师出现在澎湖时,又不以为意地对部下说:“当此六月时候,一旦风起,则彼何所容身?”而在澎湖海面初次交战小胜之后,又拒绝邱辉等人乘夜偷袭施琅舰队的建议,并说:“早晚风起,(清军水师)定不战而溃。”当二十二日施琅率领部队大举进攻的时候,刘国轩断言清军舰队将很快葬身鱼腹,谁知一声霹雳,吹散了海上风云,刘国轩仓促迎战,导致大败。
正是因为刘国轩深信六月台风必作,方才一再贻误战机,给了施琅从容整兵、审敌、部署的时间。
刘国轩成全了施琅的同时,也毁掉了郑氏家族在台湾二十年的基业。
清军的澎湖大捷,给刘国轩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惧,致使他认为天意归清,非人力所能抗拒,因而一下子由一个强力的主战派转而力主降清。
台湾三杰,陈永华当之无愧,而冯锡范和刘国轩的行为,他们实在应该对这个称号感到羞愧。
澎湖之战的胜利对于交战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施琅向来将澎湖之于台湾的战略地位喻为人的“咽喉”、屋外的“藩篱”,占领澎湖犹如扼住台湾咽喉、破除台湾藩屏,澎湖一失,台湾门户大开,郑氏必败无疑。
如今清军已“扼其吭”、“据其藩”,夺得这一战略要冲,使清军在汪汪海洋中得到了立足之地,对台湾造成大兵压境之势,使其处于孤立之境,进退无据、战守两难。
施琅的战术,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如果我们真的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话,澎湖列岛依然是第一选择。由于澎湖列岛距台最近处只有40公里,夺取该岛对台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战术威胁,犹如架在台湾脖子上的一把钢刀,既有利以后的登陆作战,也有利于政治劝降。
而郑军在澎湖海战的失利,极大地动摇了郑氏军心,郑氏家族多年来所依恃的波涛之险的优势瞬间荡然无存,郑氏也顿时成为精神上的漂泊者。
此时的台湾远悬海外,无处可退的劣势立即显现出来,这局面无疑加速了郑军内部的进一步分化。
针对台湾问题,熟悉形势的施琅早在《密陈专征疏》中就提出了正确的方针:攻取澎湖达到军事目的,然后采取政治攻势,“使其(台湾本岛)不战自溃”。
因此,占领了澎湖列岛之后,施琅并没有进一步进攻(一方面自己需要休整,另一方面,施琅也想减少伤亡)。
他也没有在澎湖大捷后被胜利冲昏头脑,这个时候,施琅决定暂缓进攻,采取攻心战术。施琅在澎湖禁止杀戮,张榜安民;发布《安抚输诚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