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清兴衰录 > 章节目录 第17章 第一名将——图海2
    事情是这样子的,吴三桂造反之后一个月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消息传到北京,康熙大吃一惊,赶紧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应对吴三桂。

    同时,另一个人也召开一次紧急会议,商议如何乘火打劫,也搞一起造反事情。这个人号称是崇祯帝的三儿子,就是所谓的“朱三太子”。

    之所以说号称,是因为这个人是个山寨货,他的真名叫杨起隆。

    说起杨起隆这一次造反行动,基本上是乏善可陈。

    但是他搞出的这个“朱三太子”名号,着实让康熙头疼了几十年。此后的几十年里,“朱三太子”此起彼伏,搞出了十几次造反事件。真可谓阴魂不散啊!

    我们还是继续说杨起隆这次事件,参加杨起隆会议的主要是一些对自己的主人不满的“家奴”,所谓的造反,实际上就是杨起隆利用了下层老百姓的不满情绪,进行了一次冒险活动。

    按理说这种事情是要偷偷摸摸地进行的。可惜这位杨起隆,实在不是这方面的材料。他很不低调的要求所有造反的人穿制服:白布裹头,身穿红色大衣,说是要代表朱红挂孝。

    搞笑的是,由于没有这种衣服,参与者只能去裁缝铺订做,要知道,那可是几百号人啊!不引人注目才怪。所以裁缝铺举报了这群准备造反的人。

    图海同学马上率军出击,将还在做衣服的反贼通通抓获。杨起隆一看事情败露,立刻率领其他人员造反,建立“广德”年号。

    而康熙同学反应也很快,立刻下令:兵部尚书明珠和图海率领部队平叛,关闭九门,不许放跑一个反贼。

    经过一夜的战斗,叛军被消灭,除了首犯杨起隆逃跑以外,其他共犯全部抓获。

    不过图海并没有因为积极平叛就受到康熙帝的另眼相看,相反,康熙不喜欢图海,他一直喜欢用坚定的“撤藩派”,比如说那个完全不懂军事且不能和同事好好相处的投机分子莫洛。

    但是图海却引起了孝庄皇太后的注意。之前孝庄皇太后对图海是有一定了解的,经过杨起隆事件之后,她终于认定图海可能就是那个能力挽狂澜的人。

    对于图海的能力,康熙自己是有所怀疑的,但是孝庄太后的力挺,加上康熙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也只能死马当作活医了。反正最坏的打算迁都,自己都考虑到了。

    孝庄太后除了举荐了图海之外,她也进行了物质上的资助: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这真是一个好奶奶啊!康熙感动得稀里哗啦!

    因此,康熙把孝庄的棺材本拿了出来,同时命令多罗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率兵讨伐布尔尼。当然,这个多罗信郡王也就是起个监军的作用,打仗的责任,主要是落在图海身上(可以参照当年华东野战军的陈毅和粟裕)。

    图海确实不愧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在没兵可用的情况下,他有自己的办法。他请康熙下了一道圣旨,内容为:“朱三太子余孽返回京城,全部满洲家奴都要重新检查,地点在北京西郊大营,3天之内不到者,按乱贼处理。”

    性命有关,谁敢不去呀。

    拜清朝初年的逃人法所赐,满洲贵族家的奴隶确实为数不少,绝大部分是汉族人。而且在清政府的对于逃人的高压政策之下,这群人活得相当的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过着非人的生活。每天在主人的庄园,田地上种田,牧马。承担着沉重的地租和繁重的差徭。

    这些人直接把军营挤爆了,大家争先恐后的澄清身份,唯恐被冤枉。图海不动声色的将老幼病残的家奴全部遣送,留下身强力壮的,好管理的,没有不良记录的,将他们集中开会。

    望着黑压压一片的人群,图海表示“各位辛苦了,感谢大家配合我们工作,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们还不能走,你们当中还是有乱贼,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检查。”

    此言一出,底下的人全疯了,开始骚动起来。这要查到什么时候!

    等等,我还有话没说完,“不过现在有一个澄清自己的好机会,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造反。皇帝已经下令出兵平叛,愿意从军者,皇帝立刻解除他的奴隶身份,成为国家职业军人。国家给赏银,奋勇杀敌者一样可以论功行赏。不愿意参军者,国家绝不为难,等查明了真相,马上放你回去,继续当你的奴隶。”

    图海说完这番言论,下面立刻炸开了锅。对于这些身份低下的奴隶而言,本来以为今生没有了希望,只能像狗一样耻辱的活着。现在图海的这番话,重新激发了他们对光明生活的向往。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很快,图海就召集了一支几万人的部队,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但是士气非常高,他率领部队磨刀霍霍杀向布尼尔。

    不过为了振奋士气,图海这个人也干了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有必要提一提,虽然这个事情是权宜之计,但是确实很恶劣。

    这哥们也明白这群人的战斗力确实很成问题,又没时间搞军事训练,因此他干了一件事情:纵容手下烧杀抢掠。他们见村就抢,见大户就要,完全是一群兵痞的行为。当然图海并不是知道这样做不好,相反,他十分了解这样做其实很不好,但是他是有自己真正的目的的,这群人毕竟不是职业军人,他们说到底就是雇佣兵,对于雇佣兵,要想发挥他们的能力,唯一的就是给予他们巨大的经济诱惑。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眼看计策初步取得了成效,为了进一步刺激大家,图海表示:“你们知道布尔尼是谁吗,他是林丹汗的孙子,成吉思汗的后代子孙。当年明朝初年,元朝逃离北京的时候,他们的统治者带走了全中国最好的珍宝。经过几百年一代一代的继承,全都传到了林丹汗手里。林丹汗死后,他的子孙投降了大清,这些财宝就落在了布尔尼手里。皇帝一直没有借口要这些财宝。现在好了,机会终于来了,这小子居然敢造反。我已上奏了皇帝,皇帝已经许诺,要将这些稀世珍宝珠宝赏赐给最勇敢的勇士,有愿意跟随我奋勇杀敌者,一起来吧。”

    忽悠,接着忽悠。。。林丹汗早就在野外挂了,哪来的什么巨额财富?

    不过事实证明,这个忽悠的效果很好。大家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和布尔尼的队伍遇上了。布尔尼队伍驻扎在达禄,说实在的,布尔尼并不是一个什么优秀的将领。这个人基本上还停留在拼刺刀的初级阶段。

    因为从作战的过程来看,实在没什么可以写的。

    图海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部队士气高的特点,一上来就猛打猛杀,大家为了那传说中的财富,个个都表现得十分英勇。

    相反,布尔尼虽然也亲自率领部队防守,但是,他也没有采取特别的防守措施,加上自己的部队人数不算多,士气不算高,很快就被杀的大败而归。

    最后只能率领三十个人逃跑,结果这家伙运气实在太差。逃跑的途中,遇到了孝庄太后的娘家人科尔沁部的勤王部队。

    结果一番乱战,也没能逃得掉,还被射死了。

    布尔尼之变虽然让康熙差点崩溃,但是由于孝庄太后用人得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被平定下来。图海也一举奠定了他在大清朝的军事地位。

    可以说,虽然布尔尼之变和吴三桂本人关系不大,但是布尔尼之变其实是改变吴三桂和康熙对峙的重要事件。可以说,在这次事件当中,康熙在绝境之中,杀开了一条血路。

    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过:那些无法打败你的人或者事情,将会使你变得更强大。

    真理啊!

    布尔尼在如此优势之下都没能打败康熙,康熙的确变得非常强大了。他一下子从一个潜力少年跃为政治家的行列。

    康熙干掉了布尔尼之后,按照正常的逻辑,是时候赏功罚过了。首先,他处死了布尔尼的老爸阿布奈,其次对于伙同布尔尼发动事变的察哈尔首脑,康熙毫不留情地把他们都抓了起来,对于追随布尔尼造反的部队,康熙把他们放到了河南,立功赎罪。

    而对于打了胜仗的鄂扎与图海,康熙则表现出极大的肯定。康熙亲自率领所有的王公大臣在郊外迎接他们,对于所有的将士,给予了非常高的礼遇,王公大臣们为凯旋归来的将士端茶倒水。康熙对他们进行了表扬,特别是图海,康熙一扫之前对他的不信任,给予了图海极高的宠遇,“命副将军图海至御幄侍坐,问以战阵之事”。

    当然,作为一个明白人,康熙肯定是要对图海纵兵抢劫的事情有所表示的,当然这个也就是个形式。成王败寇,这个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康熙要图海给个说法的时候,图海说,“臣实无状,然以舆台(地位低微者)之贱,御方强之敌,若不以财帛诱之以壮其胆,何以得其死力?然上不即诛(责令制止),待臣奏绩而后责之,实上之明也。”

    所以说,有的时候为了胜利,难免会有流氓行为。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而康熙的表现也很值得一提,听到图海的报告之后,康熙帝会心地笑着说:“朕亦知卿必有所为也。”

    康熙借着平定布尔尼的余威,对漠南地区的蒙古族进行了调整,他除了把察哈尔斩草除根以外,他还削弱了土默特的势力,铲除了在这一次事件中依附布尔尼的异己。

    从此,漠南地区的蒙古王公全部顺从了清朝,漠南地区和大清朝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清朝在漠南蒙古的统治根本上确立。双方互相迁徙互相通婚,漠南蒙古地区(就是内蒙古)逐渐汉化,并且也促进了内蒙古的发展。内蒙古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满清朝廷的确功不可没,这一点,我们确实要感谢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