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分,各有所爱。
理性对待,只是因为喜欢。
我们先来弄清中国古代政治形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周直至秦汉(其中汉为转折点)。在夏、商、周时期,东方世界被名为“天下”,而掌管天下的名义上的掌权者为“天子”。这个时期,中国实施“分封制”,天子将自己的领土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叔侄以及有重大功劳的臣子,那些被分封的人,便叫做“诸侯”,他们的领土,便叫做“国”,他们就是这篇土地上的国君,享有着较为独立的政治权利。在这个政治阶段,天下的政权,是以天子为代表、天子的亲戚子弟为核心的贵族所掌控。
及至秦灭六国,嬴政称帝,便是始皇帝,废除了分封制,开始了中央集权。秦汉之时,还有“分封制”的影子,如在史书中经常看到的封某某为什么什么侯,食多少多少邑,但这些人的地位,已不能和分封制下的国君相比。
而汉是一个转折点,之所以将其划归到第一阶段,是因为汉还是有分封制的影子的,如东汉末年,曹操封魏王,有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都城等等。但为何又说汉是一个转折点呢?来看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魏晋时期,一直到隋唐之前。由于汉朝沿用秦制,废除了分封制(虽然还是有一点影子),采用了中央集权制,而四百年汉朝的兴盛,以及选拔官员的察举制,造就了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中原大地上最强的一个阶级集团,那就是士族。大多数士族手上虽无兵权,但是他们通过对他们有利的察举制,势力一步步扩大,成为了垄断知识、垄断仕途、垄断话语权的最强势力,同时由于曹丕的妥协,实行了九品官人制,士族阶级的利益得以确保,最终成为了第二阶段中原大地上掌控政权的实体。
第三阶段:便是从隋唐直至元明清。隋朝开始,采用了科举制,虽然在现下看来,科举制是所谓的那个残害读书人、统治者用以禁锢人民思想的工具,但在当时,科举制使得原本被士族所垄断的仕途,也向平民老百姓、也就是寒族、庶族人士开放。因此科举制在西方学者中,被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是一种公平的象征,比之于从前,只要你的出生不是士族,就当不了官而言,科举制显然是一种进步。当然,到了近代,科举制的历史使命完成,就被淘汰了。总而言之,因为科举制,这一阶段的统治阶级,由士族转变为了庶族。
由此可以看出伴随着分封制、九品官人制以及科举制,中国古代历史的三个阶段的实际掌控者从贵族到士族、再到庶族,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封建制,虽然都由皇帝实施封建统治,但是掌控者的出生却在一步步下降,更贴近于平民老百姓,这就是历史的进步。直至现在,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三国,东汉末年,或者说就是三国时期,正处于第一阶段往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当时由于汉朝四百年的强盛与察举制,士族势力已极为强大,而三国,除了是魏蜀吴、以及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无数军阀之间的混战外,其真正的历史意义,便在于以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为首的庶族,与士族之间的斗争!
先来说曹操,曹操出生官宦世家,其父曹嵩为汉室大官,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曹操之父曹嵩,本姓夏侯,被当时的大太监、中常侍曹腾收养,这才改名为曹嵩。而宦官之家,是被士族所嗤之以鼻的,所以曹操属于“阉竖之后”,出生比之四世三公、标标准准的士族大家的袁绍,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同时,用陈寅洛先生的一句话就是,曹操走的是“法家寒族”路线,曹操虽不排斥士族,并且也欣然接受那些大有名望的士族,但在那个乱世,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政策是与士族的核心利益相矛盾的,因为对于士族而言,“唯出生是举”才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正因为如此,曹操并不受到士族阶级死心塌地地追捧,甚至在很多时候,曹操与士族站在了对立面。
然后我们再来看,曹操一生之中杀了多少人?(什么吕布之类的就不算了,他们是曹操的直接对立面,这里说的是,曹操杀过多少自己手下的人)杀边让、杀孔融、杀许攸、杀杨修、杀崔琰、杀荀彧,这些人中,有公开和曹操叫板的、有自持才高,不把曹操放在眼里的、有陷入曹操立嫡之争的、有阻止曹操封魏王的,可以说,曹操杀他们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我们来看看这些人,于是乎,奇迹发生了,他们竟然全都是士族、或者是当时盛名在外的名士!
边让,少辩博,连大将军何进都仰慕他的才名,欲征他为官。这样一个很有名声的人,看不起出身不好的曹操,便给曹操杀了。
孔融,不用讲了,孔子之后,名声大了去了。许攸,年轻时就与曹操、袁绍相善,还与王芬等人密谋废帝,也是名人。杨修,杨家自杨震到杨彪,四世太尉,地位直可与袁家齐名。崔琰,甚有威重,名声很响。荀彧,不用说了,也是士族,大家应该对他比较了解的。
于是可以看出,无论曹操杀这些人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当时士族及名士的代表。曹操专门就挑这样的人杀,而像祢衡这样指着鼻子公然辱骂曹操的人,因为祢衡不是士族,势单力薄,没什么影响力,曹操根本就懒得杀他!
由此发现,曹操杀人,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所倡导的“法家寒族”、唯才是举路线,本就与士族有着利益矛盾,曹操即使明面上接受士族,但是利益矛盾依然存在。曹操登上历史舞台,就注定其与士族是对立的,因此曹操专杀士族、以及那些反对自己、却又声名远扬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对那些士族人士如此地痛恨,动不动就拿刀子,到了晚年,迫切的想改变士族制这一历史问题,更是变本加厉。又找不到合适的手段,唯有杀!
而结果如何呢?曹**后,曹丕为了当皇帝,为了得到士族阶级的支持,摈弃了曹操的路线,采用九品官人制,以确保士族的利益,自己才得以当上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士族之中,像荀彧这样真心忠于汉室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与曹操作对,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忠于汉室,而是汉朝的察举制对他们有利,而曹操的唯才是举对他们不利,所以才与曹操作对。而一旦曹丕采取了对士族阶级利益更为有利的九品官人制,所谓的忠于汉室就都成了狗屁,那些士族纷纷倒戈,支持曹丕。这点希望大家明白。
而曹丕实施了与自己父亲曹操相违背的制度后,曹魏政权虽然还在继续,但曹操的“法家寒族”路线已经破灭了,曹操的这场庶族与士族的斗争,也就宣告失败了。
而最后,大家都知道,晋灭了吴国,统一天下。其原因,便在于曹丕实行九品官人制后,中原大地上的士族阶级进一步庞大,而当时势力最强的士族,就是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统一了中原,也宣告了魏蜀吴三家庶族政权,在与士族势力较量的过程中,全线败亡,历史进入第二个阶段。
毛主席,曾说过自己和曹操很像,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代表平民,与地主阶级(士族)在争斗,不同的是曹操那个年代,人民的意识还是十分闭塞,也就是相对说颠覆士族制,比较困难,所以,曹操致死也在极力与士族做斗争,这样的一样人,在我们心中,应该是一个英雄,一个真正的大英雄,为什么他被很多人说是奸雄,说成小人,其实当初文章也有提到,士族在当时的时代,士族虽无兵权,但他们通过对他们有利的察举制,势力一步步扩大,成为了垄断知识、垄断仕途、垄断话语权的最强势力(也就是说书籍、戏曲、这些通道都掌握在士族手里,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写书、出书的,士族掌握了所有人们接受信息的通道),所以,后来曹操的奸诈小人形象在他们口中传开,当然也有真正从内心尊重曹操的,虽然不抨击曹操,但迫于当政家族,司马家族的威慑,绝不会赞美曹操,这种趋势的后果,使得曹操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模糊,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曹操以前得罪过的士族大家言语中曹操的形象,这就是三人言成虎的威力,在思想解放的今天,也许大家也或多或少的真正理解了曹操的初衷,但还是无法完全跳出历史以来对曹操形象的枷锁去分析曹操。
-------------------------------------
一提司马懿一定可以想起他的老对手诸葛亮来,可是他们真的关系如何?
诸葛亮和司马懿真的是对手还是知己?曹操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真的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吗?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是武将,文官,还枭雄,谋臣?
看过宣帝传后,其实司马懿就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过他的一生充满了主动,虽然他的经历没有太多的曲折,没有太多的悬念,没有太多的变数。年轻的司马懿就是一个普通但有些志向的人,开始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不过他有忧天下之心,不过我想一般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大多都有这个心,如曹操从小也有对天下的看法(和袁绍讨论天下的兴衰变化)。不过司马懿绝对是儒家的信仰者,他坚信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仰。
其实他就如一个儒家的信仰者一样,他坚持修身,直到曹操用死亡的手段去试探他。结果他发现其实儒家的东西说的容易,但真作起来难,但是他坚持了。儒家讲求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当他步入曹操的营门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辉煌的一生。作为一个准备在天下乱世中施展才干的人,身在乱世却不为乱世所迷,身伴枭雄,却少为枭雄所动,这才是英雄的作为。司马懿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以他的才能和最后曹操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他的才干不在曹操其他的谋士之下,反在其之上,如:
内政方面:1.他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2.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兵谋方面:1.当曹操平定张鲁后,曹操放弃了对刘备进攻的最好的机会。2.而关羽围襄樊的时候,只有他看出关羽的弱点,并提出建议利用刘备和孙权的矛盾击溃了他。但司马懿这个时期非常的低调,曹操最后虽然意识到司马懿的古怪,但当他想提醒曹丕的时候,已经晚了,曹丕已经非常信任他。
其实我个人理解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就是一个有些才干的普通人,但比普通人多想了一步(前途问题)。
因为如果是普通但有些才干的人,一定比较喜欢在英武的曹操手下当差,因为曹操识人,如果在他手下一定可以得到赏识,可是大家总思考了一点,就是主观的认定自己一定被别人赏识(良臣择明君),在曹操的领导下,有如一头狮子领导绵羊,绵羊在有本领也被狮子领导。而其实司马懿考虑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如果在狮子领导下,他的发挥余地有多大那?恐怕有限,而且容易受到猜忌,如果是让一头绵羊来领导狮子的话,那狮子的发挥余地就非常大,所以如果让曹丕领导他,那他发挥的余地就非常大,而且容易依靠皇帝的力量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有利于才能的最大发挥。(笔者写到这里觉的可笑,因为司马懿发挥有些过分了,子孙把皇帝都推翻了。^_^)
当曹**后,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就展示在司马懿的目前,让他随意的发挥。首先是内政方面,皇帝对他说:“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可见其发挥的空间开始展开。甚至曹丕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当曹丕死后,司马懿以托托孤大臣的身份介入了军权。从一个谋臣转为了一个充满了戏剧色彩的武将生涯,在这个生涯中,司马懿可以说北征,西讨,南平,屡战不败,战绩辉煌,不仅是丰满军事生涯中积攒了军事经验,而且在军事的历程中树立了政治地位,为休兵后的政治斗争中积攒了基础,并成功的消灭了他的政敌。
其实看看司马懿的对手中,大有有名镇天下的诸葛亮,有盘踞一方公孙氏,有虎卧南方的孙权,小有不熟悉兵法的孟达,张霸等人。从魏明帝之初一直打到明帝任命他为第二次托孤大臣。其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祁山渭水边的精彩对决,我将在“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宿命的对决”中详细分析其中的奥秘,从地理,战略方向和兵力上论述他们的关系。其实司马懿在军事上永远处于主动的位置。诸葛亮表面主动,其实被动,被司马懿招招算中,司马懿就抓住一点,诸葛亮的补给问题狠作文章,结果诸葛亮功亏一篑,身死原上。不过司马懿也认为他为自己的真正对手:“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公孙氏政治上目光短浅,军事上单纯防守,根本没有机动力量游动,而司马懿:“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战前已经把对手庙算在心。结果只证明了司马懿军队利用自己军队的机动性充分调动了公孙军队军队的方向,从而三战三胜。(笔者写到这里想,其实军队当处于艰苦的对决的时候,谁先调动对方军队成为疲兵,或者露出破绽,谁就是主动的军队,并窃笑公孙的军队在进攻上犯了冒险主义,在防守上犯了保守主义,而且拱手把主动权和军队的机动性让给了司马懿,焉能不败那!)
在明帝一朝,司马懿建立了丰满的军事功绩,和坚实的政治基础。(笔者想其实司马懿站在这个位置,思考不能在是简单的军事问题了,因为他的军功太胜了,其实按以往的经验看,是蜀汉和吴保住了他的性命,因为他们依然存在,虽然他们已经大势已去了,扫平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而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果扫平他们,那会不会是画蛇添足(这个典故非常说明问题的所在)那?因为如果他们被平定,那司马懿会不会是第二个武安君或者是韩信那?)
当新君继位后,司马懿的老对手和最顽强的宿敌诸葛亮已经死去了,而在军事上只有孙权和他的无能的手下捣捣乱,,不过根本没有多用力量就扫平了。而司马懿的主要精力已经从连年的征战中转移到了内部的政治斗争中来,但他的对手太弱了,司马懿先破除了对手的一次企图利用军队来稳固政治地位的作战,就是曹爽企图去攻伐蜀汉,结果失败了。而后利用诈术,成功的欺骗了他的可怜的对手,随后成功的占到了主动的地位,杀死了他的政敌曹爽,瓦解了反对他的势力。随后利用所有办法剪除反对他的所有力量,重新站到了主动的方面。
写到这里司马懿后面就是一个庙号的问题了。他已经为司马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了。内政上:帝以灭贼之耍,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军事上:诸葛亮已经死了,吴只有骚扰的份,而魏马上要去平定蜀汉了。政治上:给他兄弟的儿子司马昭铺垫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而司马炎就彻底完成了任务。所以说司马懿从一个有志向的有志青年(修身,守节),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人物(治国),到一个知道进退,为将来谋算的智者(平天下)。的确作到了一个人的极限,纵观他一生,我感觉就是从一个普通人做到了天下的王者,他的经验就是预见估计问题的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决策问题的才干三者的结合。
后记:看完司马懿的传,给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就是一个平凡人,他的经历很平常,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相反他的对手到一个个的非常精彩,所以后世讽刺他:“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认为如果司马懿能成,那他们也能成,甚至他的子孙谈到他还羞言成功。
但我想其实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公正的:
尽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邦国之贵,元首为先。
治乱无常,兴亡有运。
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
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
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
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
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
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期,猛将策士如云,在江东的孙权集团中,甘宁可说是第一猛将。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一说本南阳人客於巴郡。其人麤猛好杀,少年时为当地流氓老大,外出喜欢乘坐华丽的轻舟与车骑,身上戴著羽毛和铃铛,巴郡百姓听了铃声便知是甘宁。在路上遇到人,如果对方礼貌周到就与他交朋友,否则就放任部下抢劫。总之,是个典型的地痞。然而比起财物,甘宁更喜欢与壮士交往,并且能优待他们,因此这些壮士都乐於为他效命。
到了二十多岁之后,甘宁就不再打劫,开始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并接受吏举担任文官职的计掾与补蜀郡丞,但益州牧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承,甘宁便发动叛乱,结果被刘璋打败逃往荆州带著僮仆八百人依附刘表。但是刘表不懂军事,被贾诩评为「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甘宁也看出跟著刘表成不了大事,於是想向东入吴,但是刘表大将黄祖的军队屯在夏口,甘宁与其部曲无法通过,只好留下来依附黄祖。后来孙权讨伐黄祖,黄祖作战不利而败逃,甘宁殿后并射杀孙权军破贼校尉凌操,救了黄祖一命。然而事后
尽管都督苏飞数次推荐,黄祖仍不重用甘宁,甚至还派人离间甘宁门下食客。甘宁想要离开,却担心失败被害,於是郁郁寡欢。
苏飞知道后,便邀甘宁喝酒,说:「我推荐你很多次,但主子都听不进去,日月逾迈,人生几何,还是为自己打算吧,总会遇到知己的。」
大概是担心苏飞是为黄祖刺探实情而来,因此甘宁过了很久才回答:「虽然有这个志向,但是不知道该怎麼做。」
苏飞说:「只要我推荐你当邾县长,上任之后就可以走啦!」
甘宁大喜,便依计行事,经周瑜、吕蒙推荐带著数百人投靠孙权。
孙权厚待甘宁,礼遇与旧臣相同。甘宁对孙权说:「现在汉室衰败,曹操迟早会篡位。南荆州有山川之便,而刘表既无远见儿子又无能,应当尽快夺取这块土地,不可落在曹操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是攻打黄祖。黄祖年老昏庸,钱、粮都不够,而且部下贪污,士卒怨恨,不但战船武器也不修护,连农耕也不管,现在去攻打他便可往西挺进,占据楚关,然后谋取巴蜀。」
孙权非常赞同他的计画。这时长史张昭责难道:「现在吴国情势危险,如果出兵恐怕会导致祸乱。」
甘宁对张昭说:「国家把萧何那样的任务交给您,您居守都城却担心祸乱,这样还算仰慕古人吗?」
孙权举杯道:「兴霸,今年的征讨计画,就如同这杯酒一样交给你。你只要制定战略使我们战胜黄祖便是你的功劳,何必在乎张长史的话呢?」
於是大军西征,果然掳获黄祖,得到他全部的军队,於是就交给甘宁一支军队驻守当口。
孙权本来要杀苏飞,苏飞向甘宁求救,甘宁就在酒宴上向孙权叩头,血泪纵横,说:「要不是惜日苏飞之恩我早就死了,不会为您效命。今天苏飞其罪当诛,希望您能饶他一命。」
孙权听了很感动,说:「今天为你放了他,要是他叛逃了呢?」
甘宁回答:「苏飞被免去杀身之祸,感恩都还来不及怎会叛逃找死呢?如果他真的这样那麼就用我的头代替吧!」於是孙权被甘宁的诚意感动,就赦免了苏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甘宁江湖任侠的豪情,以及他的智慧谋略。虽然谋取荆州的建言鲁肃也说过,而且似乎比甘宁早,但仍可解释为英雄所见略同。
建安十三年,甘宁随周瑜在乌林打败曹操,并进攻曹仁驻守的南郡。甘宁建议先取夷陵,便带著数百人迅速夺取县城并进城防守。曹仁派五六千人围攻,甘宁原本的兵加上后来得的也才千人。的人架高楼往城中射箭,士兵都很害怕,只有甘宁谈笑自若。后来周瑜接到甘宁的求救信,於是用吕蒙的计谋,派凌统留守,自己率领众将迅速为甘宁解围。
建安十九年,孙权向刘被要荆州长沙、零陵、桂陵三郡,并派遣官员,但遭关羽驱离,於是孙权派兵攻打。此时甘宁随鲁肃於益阳防备关羽,关羽号称有精兵三万,亲自挑了五千精锐部队屯驻益阳上游扬言要夜间渡河,於是鲁肃与诸将商议。此时甘宁只有三百兵,於是说:「再给我五百人,我保证关羽听到我军咳嗽声就不敢渡河了。就算渡河也只有被我抓的份。」
於是鲁肃给了甘宁一千兵,甘宁夜间前往。关羽听说了就不敢渡河,而他驻军之处,后来被称为关羽濑。可见甘宁的勇猛连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都惮忌之。
建安二十年跟随孙权攻打皖县,甘宁持鍊条登上城墙,一个上午就攻下城池,虏获太守朱光,论功行赏拜折冲将军。
可惜孙权军下了皖县之后往合肥挺进就没那麼顺利了。军中流行疫疾加上合肥城坚久攻不下,又被张辽趁黎明之时发动突击,人称「张辽威震逍遥津」,於是孙权只好退兵。然而就在十万大军已走远孙权身边只有一千多人时,张辽看准机会率领全城七千多兵追击,甘宁引弓射敌,与凌统、吕蒙死战护卫孙权,并厉声鼓舞士气,终於让孙权安然撤退。
曹操守下合肥后,把握时机发动攻势进军孙权军要塞濡须,甘宁担任先锋,孙权特别赐给他米酒与丰盛的菜肴,甘宁便赐给手下一百多人吃喝,甘宁自己喝了两碗酒,又酌酒给手下一人一碗,一位都督伏地不敢饮酒,甘宁抽刀放於膝上,大喝道:「你和我比起来谁比较受主公信任呢?我甘宁都不怕死,你还怕什麼!」於是都督才接过碗饮酒。
一切准备妥当后,甘宁在晚上二更时带这百名壮士衔枚夜袭曹操军营,敌军惊骇万分,数十人被杀,等他们举起火把准备反击时甘宁早已撤退。孙权非常高兴,说:「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一个多月后,曹操就退兵了,孙权赞叹:「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关於甘宁死於何时并无明确记载,但应死於夷陵之战前。演义中甘宁遭五溪蛮王沙摩柯射杀於树下,乌鸦护卫其尸虽为杜撰内容,但聊斋志异的「竹青」中,甘宁死后被人们祭拜,称为「吴王」,其使者可化身为乌鸦,可能是其来有自。
甘宁性格豪爽,自尊心高,容易被得罪,但也容易释怀,三国志的许多记载都透露甘宁这种性格。
甘宁曾经与孙权宗亲名将孙皎因为喝醉酒言语上有过节,有人劝他道歉,甘宁说:「大臣应该是平等的,孙皎虽是宗亲但怎麼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应当以力量和性命报答,但不能因世俗委屈求全。」於是孙权写信给孙皎要求他向甘宁道歉,於是两人结为好友。
甘宁经常得罪孙权不服命令,常靠吕蒙劝孙权忍耐;凌操之子凌统曾於酒宴上想藉舞刀报父仇,甘宁不甘示弱准备开打,也是靠吕蒙从中调解。但有一次吕蒙自己也快忍不住。甘宁有个厨师犯了错,知道甘宁会杀他,於是躲到吕蒙家。甘宁答应吕蒙不杀他,回家之后却将他绑在树上当箭靶射死,吕蒙气得要派兵攻打甘宁,甘宁知道了,索性躺在船上睡大觉。后来吕蒙母亲劝住吕蒙,孝顺的吕蒙豁然意释,於是亲自到甘宁船上笑道:「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於是甘宁哭著说:「负卿。」然后到吕蒙家拜见其母,两人欢宴一整天。
甘宁可说是孙权势力最具代表性的猛将,开爽有计略,作战不怕死,就连以刘备势力为主的「三国演义」也对甘宁有许多著墨,也是少数受到美化的吴将。甘宁受到神格化并且被后人祭拜也是理所当然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