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地方官,陈庆之等人回到营帐。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宋景休扑通一声,便跪在了陈庆之面前。
“宋壮士,你这是为何啊?”陈庆之连忙将他扶起来。
“宋某替这几十口百姓,感谢陈主书!”
“又何需如此大礼啊!在下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宋壮士有扶弱济困之心,在下也绝非无情之人。”
“宋某说到做到,如此,我这条命便交给陈主书处置了!”
“岂敢说处置。”陈庆之握着宋景休的手,“宋壮士本领高强,又身经百战,在下希望,你能留在我军中,何如?”
“即是陈主书的意愿,宋某必当从命,愿效犬马之劳。”
“太好了!这下我军是如虎添翼啊!”陈庆之高兴的说道,“不过,既然入了我军,大家都以兄弟相称,而无高低贵贱之分;如蒙不弃,在下称你一声宋大哥,请你对在下,也以名字相称。”
“这如何使得,”宋景休急忙推迟,“万万使不得啊。”
“我说宋老兄,”鱼天愍开口说道,“别看子云身居高位,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布衣出身;他能保有这份初心,而从不自命不凡,真的是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们愿意跟随他的原因。只要进了这军营,大家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你就入乡随俗,照子云说的办就行了。”
“鱼大哥,想不到你居然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真是让小僧刮目相看啊!”惠泽赞叹一番,然后转向宋景休,“宋大哥,你能留下,我们都很高兴;陈大哥说的,也确是肺腑之言,你看我们谁会叫他主书?”
惠泽扯了扯默不作声的徐晋,“晋,你也说两句,表示表示啊。”
徐晋朝宋景休挪动了几步,埋着头说道,“宋大哥,你若愿意和我们做兄弟的话,我还想跟着你,好好磨练自己的武艺呐……”
“诸位……”宋景休一时语塞,竟说不出其他话来。独自流浪了那么多年,那寂寞无靠的心中,突然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充斥着他的全身。
“好了,宋大哥,咱们就这么说定了。”陈庆之拍拍宋景休的胳膊,“在下还有事想和你商量商量呢。”
“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便是。”宋景休拱手回答。
“流民这事,在北魏绝非个例。宋大哥能否在这些人里挑几个精明能干之人,去收纳其他流民把他们召集到义兴来。”陈庆之接着解释了这样做的目的,“这样不但能繁荣义兴的生产与人口,使他们免受流离失所之苦,而且这些百姓背井离乡,对北魏必然心生怨恨,若能从他们之中募集悍勇之士,将来一旦与北魏开战,肯定会有惊人的战斗力!”
鱼天愍拍着大腿赞叹道,“子云,还是你聪明啊!即帮助了那些流民,又增加了兵源,妙啊!妙啊!”
“既如此,宋某立刻去办!”
这段时日,陈庆之忙得晕头转向——招募流民的想法取得了极佳的成果,短短数月间,义兴便安置了数千的北人;而军营也从这些人中招募了百余名悍勇之人。
眼看着军队数量逐渐增多,但同时增加的也有军粮与军饷的开支;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甲胄、兵器、战马等,如今更是显得极度缺乏。
陈庆之不停往返于义兴和建康之间——不但要做好自己主书的本职,不能延误政事,同时还要不断与陈思保协调,保证军粮军饷的供给,以及军械物资的调度。
陈思保作为陈庆之身后的财政支持,将自己在商贾方面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利用朱雀栈是建康最大的邸店这个优势,收集各方物资价格信息,低买高卖,获利颇丰。这些资金,换来了各种军需物资,源源不断送往义兴军营,让陈庆之能够无后顾之忧。
在建康的时候,稍有间歇,陈庆之还要去探望韦睿。永昌侯如今已是越来越虚弱了,每次去看望,也聊不上几句话,便要歇息。
看着曾经意气风发,威震天下,北人畏称为韦虎的永昌侯,如今却形神枯蒿的躺在病榻之上,陈庆之心中难免泛起阵阵悲凉。
韦放在一旁忧心忡忡的说道,“父亲现在越来越消瘦了,也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我担心,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
“让先生休息,咱们出去聊吧。”陈庆之低声说道。
出了房间,二人在侯府中漫步交谈。
“前些日子,陛下带了好几名御医前来,要为父亲诊治。也许是陛下到来的原因吧,那日父亲精神不错,但他拒绝了御医,并对陛下说,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无须再去费神。之后,父亲与陛下一直执手相谈,父亲向陛下建言,一定要密切关注北方的局势,一旦出现时机,务必全力北伐,直捣洛阳。”
“北魏确实已经开始动乱了。”陈庆之若有所思的说,“北方来的流民越来越多,足见北魏的根基已经动摇了。”
“你收纳流民这个主意,陛下和父亲说起时,都大加赞叹,陛下认为这是取邻人之水,而泽自家之塘,此消彼长,准备让各地效仿呐。”
“但也有新的烦恼啊……”陈庆之叹着气,“从流民中新募的兵士,根本分配不到军械,捉襟见肘啊。”
“父亲也向陛下提起这个问题,说能否让你大量采购军械,或者从武库中拨出一点,用来装备你的部队。”
“先生为何会对陛下提出这种要求?陛下绝不会答应的!”陈庆之吃惊的说。
“陛下确实没有答应。陛下说,募兵是知道你一心报国,绝不会做出对大梁不利的事,才默许的。毕竟你现在没有军职,若再大肆武装,怕是要惹来更多非议。”
“陛下的顾虑没有错。在下没有军职,无法名正言顺的大量采购武器盔甲,所以一直以来,只能靠陈三哥私下购买,但毕竟数量有限,以至于尽管士兵人数不多,但仍无法足备。”
“先生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啊,为何还要贸然向陛下提出这种要求?”陈庆之疑惑不解的问。
“父亲岂能不知啊!”韦放一声长叹,“私下里父亲说过,他是无法再为大梁出阵了,虽然对你抱有期待,但你的部队明显战力不足;而如今形势日渐紧迫,父亲想必是心中急切,所以才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对陛下提出的吧。”
“真是难为先生了,在下真是惭愧啊。”
“其实我倒有个主意,就看子云你是否愿意。”
“元直兄请说!”
“我可以帮你购置军械啊!齐备之后,让韦洵私下给你们送过去不就行了。”
“办法是不错,但是购置上千套的装备,在下一时半会儿,怕是拿不出那么多资金啊。”
“所以我说看你愿不愿意。你不是还有朱异送的两箱黄金嘛,足够你把不足的部分整备齐整了!”
“但在下实在是不想动用这些黄金……”
“现在不是非常时期嘛,难道你要让你的子弟兵们,穿着布衣,拿着竹枪上战场吗?”
“元直兄所言有理,连先生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在下又何必再迂腐呢。”
“这才对嘛!”韦放拍着陈庆之的肩膀,“你放心,我一定催促着尽快给你备好一切所需!我还盼着,咱们兄弟一起并肩作战呐!”
而嫣然那边,虽然邺王又送来了丫鬟、仆役和护卫等,而韦洵更是隔三差五就会去陪她,但陈庆之还是会抽空去探望。这也是嫣然最高兴的时候,听陈庆之说起徐晋与惠泽的情况,她眼中的悲伤忧郁会暂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透着温婉喜悦的光芒。
“其实韦洵说了好几次,一起去义兴看望你们。但邺王殿下过于担心我的安全,时刻派人守护着,更是不能离开建康半步;小女子理解邺王的苦心,也只好作罢。”
陈庆之满含歉意,“这些日子军中诸事繁杂,徐晋他们也忙着加紧训练新募的军士,这么久也没让他们回来看看你,是在下疏忽了,杨姑娘恕罪。”
“陈大哥言重了,让他们安心操练,这里有邺王照顾,韦洵也常来陪我,不必挂念。”
“杨姑娘放心,等稍有空闲,在下一定安排他俩回来一聚。”
“小女子还有一事,想要拜托陈大哥。”
“杨姑娘请讲。”
“前些日子,我请韦洵帮忙,在盔甲师傅那里,为徐晋和惠泽定制了两副盔甲,应该这几日便可以制好,想拜托陈大哥回营的时候,帮忙带给他们。”
“杨姑娘真是有心,请放心,在下一定带到。”
“等盔甲送来,我便请韦洵通知陈大哥。小女子在此谢过,有劳了。”
数日之后,还是上午时分,陈庆之在官署处理政务,韦洵忙忙慌慌的闯了进来。
“杨姑娘的盔甲做好了吗?”陈庆之看了一眼慌不择路的韦洵,继续埋头批写着面前的折子,并笑着说道,“你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子云哥,不好了!”韦洵的话带着浓重的哭腔。
陈庆之慌忙抬头,只见韦洵双眼红肿,泪流满面,顿时心头一紧,丢掉手中的笔,过去一把抓住韦洵的双臂,“发生什么事了?”
“伯父去世了,大哥让我赶紧来通知你。”
韦洵的话犹如一道晴空霹雳,在陈庆之头顶炸响,轰得他晕头转向,两眼发黑。他踉跄着后退几步,赶紧用手使劲撑着书案,让自己发软的双腿勉强还能支撑着身体,没有倒下去。
“陈大哥,稳住啊!”韦洵慌忙过来搀扶。
陈庆之努力缓过神来,喘息着说,“快,快,咱们赶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