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条温婉可人的锦兰江以南的地界儿有个小镇。
锦兰江一条极细的分支从这小镇里流过,当地人都叫它锦兰溪。因为这溪水清澈见底,所以这镇子就取名为清水镇。
在清水镇的南边有个破庙,残垣断瓦的也没人来上香。
庙里边前些日子来了个小屁孩儿,据说是出来找他爷爷。
小孩儿长得挺可爱,小嘴也甜,见人就招呼。镇子上的人以为是个被爷爷抛弃的流浪孩子。有热心的人想找户好人家给领养了,但那小孩儿挺倔,谁家都不愿意去,就要找爷爷。
镇上的人见这孩子挺可怜,有时候在镇上见到就给他一点儿吃食。
破庙里有尊佛像,估计是因为这庙子败落已久,那佛像上布满灰尘,镀的一层不知是金还是铜的皮子也脱落了不少,露出了里边的石头。
这一天,小孩儿坐在佛像前一个破破烂烂的蒲团上面,手里拿个小木鱼叮了当啷的敲着,嘴里有模有样地嘀咕着:
“南无阿弥陀佛,般若波罗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大慈大悲的佛祖啊,金刚经我就会背这么几句,在您庙里这几天叨扰了,念几句是这么个意思,以后我一定好好把金刚经背熟……哎呀!”
小孩儿正嘀咕呢,忽然听得背后“噗通”一声。他赶忙回头一瞧,原来是个小女孩儿在门槛上绊了一跤,摔一跟头。
小孩儿赶紧过去把这小女孩儿给扶起来。这一扶不要紧,扶起来一看,把小孩儿吓一跳。
只见这小姑娘双眼紧闭,眉头紧锁,嘴角还有一丝血迹,右大腿上还有一条伤口,鲜血流出来染红了大半截儿裤子,整个人已经是昏迷不醒。
这小姑娘看着岁数也不大呀,顶多六七岁。有谁会对这样一个小姑娘下此毒手呢?就算要下毒手,一个小女孩儿能有什么反抗能力?何必这样折磨她呢?
小孩儿吓坏了。
“哎,你醒醒,你怎么了?”
小孩儿扶着她摇了两下,没反应。这下可把小孩儿急坏了。
“你快醒醒啊,你……你可不能上我这儿碰瓷儿啊,我都只有住破庙的份儿了,也没什么值钱的给你啊。”
还是没反应。
“你……你要是再不醒,我……我可就不管你了,我可走了啊,我……”
依旧昏迷不醒。
小孩儿没办法,既然叫不醒,那就只能先救人了,也不能真个儿撒手不管啊。
小孩儿连拖带拽,急忙把她挪到庙中间,放在地上平躺着。然后小孩儿站起来,对着佛像双手合十一弯腰,说道:“阿弥陀佛,人命关天,事急从权,佛祖,冒犯了。”
说完小孩儿抓住佛像上的旧袈裟用力一撕,“呲啦”一下把袈裟撕下来一大块。
小孩儿拿着袈裟赶紧跑到锦兰溪边,两下洗去袈裟上的灰尘污垢,再冲到附近一棵芭蕉树下,折下一张芭蕉叶子卷成卷儿,装满水就往回跑。
回到庙里,小孩儿先拿水给小姑娘清洗了伤口,然后从怀里摸出来一个小瓶儿,里边装的是白色的粉末,往那洗干净的袈裟上到了一点儿,然后按在小姑娘伤口上,再在腿后边打个结,这就算完事儿了。
小孩儿站起来一看,又觉得不对。
“伤口就此一处,但她嘴角流血,又无中毒迹象,却昏迷不醒,必是有内伤。”
小孩儿走到破庙的一角,那儿有一块烂掉的门板,上边满是灰尘。
他掀起门板,从下边掏出来一个破旧的布包袱,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些药材灵芝。
小孩儿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出来这么久,也就这么点儿存货,估计这回要全用上了。”
话不多说,小孩儿拿着包袱走到佛像后边。这破庙也没个门,就这佛像后边儿能挡点儿风。所以这儿被小孩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上还铺了点儿烂被褥。
被褥旁边放着两块方石头,两块石头中间留着一条巴掌宽的缝儿,缝上放着一个缺了个小口的小陶罐子,罐子里放了根木棍儿,棍子一头就绑着那陶罐缺的那一小块陶片儿,这就是个勺儿,陶罐旁边儿还放着一个大碗。
小孩儿把包袱搁到陶罐子旁边儿,出去把那小姑娘搬到佛像后边儿这褥子上,然后再拿着那芭蕉叶出去打点水回来,搁那陶罐里边儿,底下把火生起来,再挑几味药材放进罐里,慢慢儿地煎药。
到正午了,这药也煎好了。小孩儿拿勺儿把药汤喂小姑娘喝了下去。
把药喂完,小孩儿也累得够呛。这一通又是疗伤又是煎药的就没歇过。小孩儿坐旁边儿喘了口气儿,肚子又叽里咕噜叫唤起来了。
小孩儿想起早上剩了俩包子没吃完,正好刚煎完药,石头还热乎着,把包子搁石头上边儿,一会儿热了,拿来吃了。
吃完看了那小姑娘一眼,还没醒来。小孩儿蹬着小腿儿叹了口气:“哎,自个儿还没吃饱呢,还得照顾你。这个事儿闹的……”
小孩子,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
小孩儿拍拍屁股站起来,走到庙外边儿看看天儿,晌午还没过,估计镇子上的饭馆儿还得忙活好一阵儿呢,于是小孩儿赶紧来到大街上,轻车熟路找到一家包子铺。
说是包子铺,其实也卖各种吃食。正当晌午,人还挺多。铺子本来也不大,几张桌子挤满了人,门口儿还排着队等着吃饭呢。
小孩儿赶紧挤进去,铺子里只有一个人在那儿忙活,这边儿端菜那边儿上酒的,忙得是晕头转向。
这个人就是这包子铺的掌柜兼伙计,挺漂亮的一个妇人,顶多三十岁出头儿,正是如花似水的年纪,是清水镇出了名儿的美人儿。镇子上的人给她起了一外号,叫包子西施。
所以为什么这么多人排着队都要在这儿吃饭呢?吃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为了一饱眼福。吃饭的同时看一看美人儿,多大的享受。
包子西施正忙呢,一转头就看见这小孩儿挤进来了。
包子西施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汗,一溜儿小跑过去,抱住小孩儿就在脸上亲了一口。
“儿子来啦,还没吃饭吧?先吃两个包子,吃完帮妈上上菜。”
“西施妈妈,我吃过了。我来帮你。”
小孩儿手脚挺利索,端着盘子蹦蹦哒哒到处跑,哪盘儿菜该上哪桌一点儿不含糊。
周围吃饭的就有人开玩笑了:“包子西施,这么多人成天要来你店里做伙计,你一个都瞧不上,这么一小孩儿你倒是又搂又亲的,难不成这小孩儿比大人还好使?”
“哈哈哈……”
周围一阵起哄。
包子西施白了那开玩笑的人一眼,说道:“怎么了?我就乐意让我儿子当伙计,你们这些人一个个的不怀好意,鬼才要你们。”
小孩儿也朝那人做了个鬼脸儿,说道:“哼,鬼要你,你找鬼去吧。”
“嘿你这小子……”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把所有的人都打发走了。俩人都累得够呛。
包子西施招呼小孩儿吃了一大碗渝州小面。
小孩儿中午就吃了俩包子,本就没吃饱,又跟这儿端菜倒酒的忙活一阵儿,肚子早就饿了。
包子西施双手托腮坐在桌子对面儿,看着小孩儿把面吃得唏哩呼噜的,连面汤都喝干净了,脸上不禁泛起淡淡的笑容。
“吃完了?等着啊,妈妈马上去给你准备包子。”
包子西施站起来,忍不住又去捏了捏小孩儿的小圆脸儿。
小孩儿每天都来包子铺,帮着包子西施跑会儿堂,作为回报,包子西施管他一顿午饭,再拿一些包子,就当是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
至于管这小孩儿叫儿子,那纯粹就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
“西施妈妈。”小孩儿突然叫住了包子西施,扭扭捏捏地说道,“那个……你今天能不能……再多给我一点儿面粉……”
“面粉?你要面粉干嘛呀?”
包子西施笑呵呵地看着小孩儿那扭捏劲儿,觉着挺有意思。
“我……我想自己煮点儿面条儿吃。”
“哦……小馋鬼,包子吃腻了?觉得妈妈的包子不好吃了?想换口味了?”包子西施笑盈盈地说着,“想吃面条儿可以啊,你来我家,跟我过日子,天天都有面条儿吃。”
“不……不行,老爷爷还没找到,我……我……”小孩儿急得满脸通红直摆手。
包子西施看他难受,也不打趣他了。
“好啦,小馋鬼,妈妈跟你闹着玩儿的。你等会儿啊,马上就给你拿来。”
没一会儿,包子西施提着两个布袋子回来了,一个袋子小点儿,里边儿装的是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另一个包儿大点儿,装的全是面粉。
小孩儿直摆手:“西施妈妈,要不了这么多面粉,一小口袋就行了。”
“哎呀,叫你拿着就拿着,哪儿那么多废话。”包子西施把两个袋子塞给小孩儿,“多给你点儿,省得你明天又来管我要,怪烦人的。”
“谢谢你,西施妈妈。”
包子西施微笑着蹲下来,捧着小孩儿的脸又亲了一口。
“好孩子,快回去吧。”
“嗯。”
小孩儿拎着俩布袋子蹦哒着走了。包子西施在后边儿看着,直到看不见了,也转身回屋了。
回到破庙,小孩儿把面粉和包子放好了,到佛像后边儿一看,小姑娘还没醒过来。
小孩儿叹了一口气,把那小木鱼拿过来,嘀咕道:“据说念经有神奇的功效,虽然金刚经我只会一两句,但还是希望你快点儿好起来。”
说完就坐在小姑娘跟前儿叮了当啷地敲起了木鱼念起了经。
小木鱼低沉的声音和小孩儿的经声回荡在安静的小庙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傍晚了。
破庙里的禅意被一个细微的声音打破了。
“你……你是谁?”
“啊?你醒了?我叫任长风,你都昏迷一天了!你叫什么名字呀?”
“江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