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随便什么名字啊 > 第一章 新的开始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为了生活我们踏上了通往各地路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发觉时间过的越来越快,一年又一年。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哪怕是一小时的车程也无比漫长。。。

    陶器在去往菜场的路上想道:哎,时间过的真快啊!以前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怎么一转眼就快要奔三了。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传媒方面有一些成就,但总是想快一点再快一点。。。

    到菜场随便买了点肉,然后加上两个蔬菜就往家赶,刚开始做菜那会还经常换着花样吃,时间一长吃的基本就那两样,也不知道吃什么了,一个人随便吃吃也没什么,省钱就好。

    虽然是做传媒,正儿八经来说赚的钱不少,但是陶器并没有在正规公司做刷卡人员,基本上做的都是朋友介绍的活,有时候去做二三天,多的时候去做个把月,都是一些散活,平均下来一个月下来基本就十天半月的活,工资也就差不多四五千。所以想存钱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是月月光了。

    陶器平时除了出去干活,其他时间一般是呆在家里,除了偶尔跟几个做传媒工作的朋友聚聚。简单来说就是宅男吧,作为宅男来说平时的活动范围当然不能大了,基本就是方圆一公里的地方。

    唯一能算兴趣爱好的或许就是玄学了,为此陶器专门从网上订购了一本周易和面相学。虽然很多人说不要迷信,但陶器不这么看。玄学作为华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怎么可能是一句迷信能盖棺定论的,我们的祖先既然一代代的传承下来,那么他必然有它的道理。由此陶器得出一个结论,玄学必然存在,只是现在大部分人不能理解它,才导致它的没落。

    随着自己对玄学一点点的了解,还有从网上查到的一些关于修炼内丹的方法,陶器也开始根据网上的呼吸法修炼了。网上的呼吸法种类很多有守呼吸的,有守丹田的,有守祖窍的等等。。

    反正看多了也不知道怎么办,比如刚开始陶器也是盘膝练的,结果看了一篇说躺着也能修炼呼吸法的帖子之后,以后的日子都是躺着练的,因为舒服啊。

    你还别说,这练的时间久了,还真能感觉身体里有热气在流淌,现在每天睡前练呼吸法也就成了陶器的习惯。

    陶器打开家门,入眼的是一条小走廊,走廊宽度大概一米,长度八米。在走廊的一侧有着房间,厨房和厕所。房间在靠门口的位置,随着深入依次是厨房和卫生间。在门口陶器左手的位置是几平米大小的U行口,U行口那里放着一把小餐桌和六个塑料凳。

    把门关好以后,陶器走进厨房把菜洗好,切好,该要的配料切好,米饭淘好放进电饭煲后。就开始晚饭的制作了,倒腾半个小时以后,米饭也差不多好了。

    今天的胃口不错,或许是今天厨艺进步了,陶器吃了两大碗。心满意足的打了两个饱嗝,陶器摸了摸肚子。起身把剩菜和电饭煲的剩饭用勺子勺到大碗里然后放进冰箱,接着把碗洗好,就出门了。

    平时只要不下雨,陶器吃完饭都会出去走走,所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个时候还是春季,天气微微有点凉,陶器走在路上紧了紧衣服,慢悠悠的开始散步。。。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八点了,洗过澡以后,把衣服扔进洗衣机启动后,陶器进入自己的房间,拿起书桌的周易开始看了起来,这本书陶器看了几遍,虽然书中的意思不是很明白,但也至少算的上很熟悉了。刚开始看的时候,陶器还会感觉特别头疼,甚至还经常会昏昏欲睡。现在想想当初看下去的动力,除了爱好应该还有它能治疗失眠的用处吧。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在商末,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软禁期间,剔除《彖辞易》与《象辞意》之繁琐,创作《易占》六十四卦之卦辞与爻辞,原文仅有448句话,很简略,不包含‘五行、干支’等推演。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汉代司马迁著《史记》等周文王的作品为《周易》。现存《周易》皆附‘彖辞’与‘象辞’是否文王所为?尚待考证。东周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夏商周礼教规范写入《文言》,《系词》,编入《周易》,汉末儒生将“周易”改称《易经》并冠以《孔夫子作品》,包含《文言》,《系辞》,《说卦传》等杂货的“易经”,并非正宗《周易》,应当称为《儒学易》,其详情,请看以下诠释。名称‘周’的解释:东汉邓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既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孙颖达《周易正义》认同“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已有人依据《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刻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