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迎接紫薇圣人 > 9
    9

    后来,有物理学家解释说:这个问题本身不成立!光子既不是通过左缝,也不是通过右缝,而是同时通过了左缝和右缝。当然并不是说光子会分身术,一半通过了左缝一半通过了右缝,就是指的同一个光子同时通过了左缝和右缝。

    讲到这里,严谨的物理学开始向形而上的哲学靠拢,记得我们之前说过吗,科学与宗教殊途同归,科学发展到最后必定是宗教的理论,而宗教的理论也必须通过科学来证明,当然这是后话。至于单个光子到底是通过了左缝还是右缝,科学家仍然本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用实验去证明,但是观测光子本身的难度太大,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光有双缝干涉现象,一束电子流同样也有双缝干涉现象,一束电子流跟光一样具备波粒二象性。要记录和测量电子就要比测量光子容易得多,因为电子不但有质量,而且带电,大小也比光子大得多,只要在双缝上面各安装一个记录是否有电子通过的仪器就可以观测了。

    但是无数次的实验结果共同证明:一旦在狭缝上装了记录仪,确实可以观测到电子通过了某条狭缝,但怪异的是,一旦电子被观测到,双缝干涉条纹也就消失了,如果不去观测,双缝条纹又神奇地出现了。

    这个实验证明了,电子的行为跟观测有关,一但观测就只通过一条狭缝,不产生干涉条纹,不观测就同时通过两条狭缝,留下干涉条纹。换成光子的话也就是说,它什么时候是粒子什么时候是波取决你是否去感知。所以,你可知为何实验里电子能同时通过两个缝隙?电子是物质形态时当然不能同时通过两个缝隙,但当是能量状态时就可以。

    这个实验再三告诉人们,电子的行为跟人的观测(感知)有关,你的观测与否决定了它的存在,而电子是物质的最基本构成,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另一个更“恐怖”的结果:哪怕你是在电子已经通过了双缝之后再去观测电子实际通过了哪条狭缝(原理就比较复杂,物理学家自有巧妙的方法),只要一观测,干涉条纹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哪怕你在电子通过了双缝之后再观测,电子就不再同时通过双缝了,而只要不观测,电子又同时通过双缝了,让电子同时还是不同时通过双缝是可以在电子实际通过以后再决定的。

    人们最朴素的世界观,事情的原因影响结果,结果是原因导致的,而现在,人的事后观测行为居然影响到了电子之前做出的选择,这岂不是变成了结果影响原因?

    后来,又有科学家站出来解释说:“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真正的因果,只有‘互补原理’,原因和结果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先后关系,你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观测者和被观测者互相影响,形成互补关系,原因会影响结果,结果也一样会影响原因。”

    看不懂对吗?没错,科学就是这样,总是能将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而且越研究下去就会越无法自拔,就像人们一旦陷入世俗中便只能终身劳碌一般。记得吗,我们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最深奥的道理一定是最朴素易懂的。且听我的解释:混沌初开,一生二,有天有地,然而就好比颜色之间都有渐变色,物种进化也有过渡一样,一生二并不是一直接一分为二,而是有一个过渡,那么这个过渡就是阴阳相互纠缠,若即若离的一个状态,它的能量状态与粒子状态互相纠缠在一起,就形成了光,然后生天生地,光的出现承接了其上混沌状态与其下阴阳分离的状态。另外,在被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相伴而生又对立转换的,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因为精神影响的原因,光子即能变成波,波也能变成光子,原因可以影响结果,结果也可以影响原因,原因可以变成结果,结果也可以变成原因。

    那么且来解释下物理学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先进行简单介绍:把一只猫放进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的容器的实验装置。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而发射出的这个粒子将会触发这个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根据量子力学,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所以猫即是死的又是活的,这就是“薛定鄂的猫”。而如果在一个小时后把盒子打开,实验者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两种情况。

    首先我要说,上天交给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是感觉,而不是科学,所以基本上你的第一感觉就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所以很明显猫不可能即是死的又是活的。其实这个问题本身不成立,在这个世界上,有因才有果。实验中,当人进行观察叫做因,发现猫的死活叫做果。当人不去观察,不给与一个因,是不会见到结果的。因果亦是阴阳,阴阳相伴而生,因与果就像事物的对立面,也是同时生成,也就是说当你给与原因的同时,结果也形成了,原因就是结果,结果就是原因,你永远也看不到过程。在我们肉眼可见的世界里,最初的原因又变成结果,结果又变成原因,反复下去,最后变化较大的与当初不同的结果人们称之为果。其实不存在过程,所谓的过程不过是这中间因果的反复变化。所以,不去观察便无所谓因果,没有因果却凭空出现过程,可能吗?所以“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所以猫即是死的又是活的”,文中所谓的过程是不存在的。想想也就罢了。

    也许你会有疑问,既然意识能够创造物质,而且通过实验得到了证明,那为什么我不能凭空制造出一座大山?这便是尺度的问题,常规尺度下的精神作用在微观领域可以创造物质,而宏观尺度下的精神作用可以在常规世界创造物质,微观世界的精神作用又可以在宏观世界创造物质。所以人的观测能让波变成粒子,而神的精神能凭空造物无中生有。

    所以,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道本虚无,道又化生万物,本质上讲世界不存在,万物皆不存在,但是在天地之间,精神长存,万物皆因为被感知而存在,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以唯物论去认知行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回归世界的本源,持守清净,以唯心论去认知也没有问题。于是,延伸文字再多,概括来说无非也是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也许你还是难以置信,你问我一个人若果真能关闭感官,那他碰到具体的事物怎么办,事物对于我来说是存在的,而对他是不存在的,那岂不是要凭空穿越么,岂不成了神仙?且来看这样一篇故事。《黄帝》曰: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

    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子夏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试语之有暇矣。”文侯曰:“夫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夫子能之而能不为者也。”文侯大说。

    该段解释的非常详细,其实若果真能刳心去智合同于物,所能做的远不止于此,《周穆王》记载曰“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大意是说周穆王时期,西方极远之国来了一位会幻化之术的人,他能进入水火之中,穿过金属岩石,能翻倒山河,移动城市,悬在空中不会坠落,碰到实物不被阻碍,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既能改变事物的形状,又能改变人的思虑。

    就描述而言,这是神仙方能做到的事情,人们之所以迷惑,就是因为境界太低,或者所谓的修为不够,就像蚂蚁不能了解人类一样。当然了,刳心去智这种修为只有至人才能做到,所以也请不要问有这种本领为什么不去统治世界之类的愚蠢问题。

    果真能达到合同万物,则万物皆是能量聚集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己身之能量混同于万物,便如水滴融入大海,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肢体,只要运用其精神便可使之随心所欲变化,点石成金成金聚沙成塔皆同儿戏。自然,精神可影响世间万物,自然也包括人类自身,那么人类又该如何认识自身呢?

    《知北游》曰:

    舜问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我们来翻译下:舜问丞说:“道可以获得而据有吗?”丞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所据有,你怎么能获得并占有大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由我所有,那谁会拥有我的身体呢?”丞说:“这是天地把形体托付给你;降生人世并非你所据有,是天地托付你阴阳之和;性命也不是你所据有,是天地委托顺境于你;子孙也不是你所据有,是天地托付你的蜕变之形。所以行走不知去哪里,居处不知持守什么,饮食不知什么滋味。(行走、居处和饮食都不过是)天地之间气的运动,又怎么可以获得并据有呢?”

    可知,人的肉体并非自己所有,而是天地交付的使用权,那么人的精神呢?《汤问》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这个换心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也并非自己所有,而是精气强弱的外在表现。既然如此,那么就有了更大问题:1、死是怎么回事,是天地收回了人的肉体与灵魂吗,又该如何看待死亡呢?2、人的一生是怎么回事,只是一场梦境吗?

    但至少,我们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答案很简单,物质因为被感知而存在,意识因为物质存在而有功用,所以既不是我选择了世界,也不是世界选择了我,我与世界是相辅相成而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