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吴越十五郎 > 第53章 南山村 二
    原弘没想到来南山村一趟,还有如此惊喜!

    五代时最好的瓷器当推越州窑青瓷,元方道人说这些瓷器只比青瓷差一筹,而林三郎又是越州人士,原弘猜测他的手艺是跟越州窑老师傅学的。

    这么一个人才放在南山村,自当好好利用。

    当下他就问起了菊娘,两口子是怎么认识的,平时以何为营生。

    菊娘说前年冬天,三郎冻饿在村口被她所救,后来三郎养好身体后无处可去,恰好菊娘守寡三年,两人就做了夫妻。

    三郎在河滩边开了几亩荒地,平时帮人打点短工,勉强糊口。去年发现东山上的瓷土,由元方道长做主起了两眼窑,三郎帮着村里烧制瓷器,又送一些去河口村换粮,日子才宽裕一些。

    元方道长插嘴说:“我看林三郎烧制瓷器的手艺不错,就跟他订了一批瓷瓶、瓷罐用来放药。可惜他不肯落户南山村,不然有村里的粮食补贴,日子会更宽裕。”

    原弘去茅草屋里参观,除了基本的家具,还有瓷器,确实家徒四壁。待离开林三郎家后,原弘才问元方道人,那林三郎因何不肯入户南山村。

    元方道人说,因南山村是三清门的私产,所有庄户都签有身契,如果要落户南山村,就也要签身契。那林三郎出身耕读人家,自是不肯与人为奴仆。

    原弘笑问:“与庄户签身契,是为了防止种药制药手艺外泄吧?”

    “正是。”

    “那以后落户可以不用签身契,只需签个佣工契,问问那林三郎要不要落户?”

    “佣工契?”

    原弘将前世的劳动合同,简单介绍了一遍,特别强调保密条款,如有违背,将处极高的罚款,用工方有权将人送官查办。

    元方道人听后思索了一遍,还有迟疑,说怕配方泄密。

    原弘笑说:“以后凡有庄中产业需要招人用工,只需那掌握关键环节的人签有身契,其余都如此制定契约,你看是否可行?”

    “关键环节?”

    “对,就以药纱布为例,每人负责一个环节。有专门配制药膏的,也有专门处理纱布的,还有人专门将纱布与药膏混到一起的,还要有专人负责分装药纱布。只要配比金创药膏的人,是有身契的,其他环节的人,只需要有佣工契就行了。”

    这下元方道人服了,连说此法可行。

    元方道人又问:“公子准备大批生产药纱布么?”

    “是。”

    “可三清堂里每天来求医的金创患者并不多,大批生产后,该如何销售?”

    “师兄只管将生产的作坊安排好了,销售自有本公子安排。”

    一行人到了田庄头家里,老田家住的是土胚茅草屋,比林三郎家的纯茅草屋要好一些,但到了梅雨季节,估计也够呛。

    原弘让元方道人拿了庄子的人口、粮物册子,两人坐下来细细商讨。

    南山村现有四十三口人,其中男女壮劳力二十六人,老年人十人,还有幼儿七人。农田六十亩,均为水田,其余还有山地一百三十亩,旱地一百二十亩,除了水田种粮,其余的旱地和山地均种了各色药材。

    以每人每年消耗5斛粮食计算,全村四十三口人一年约消耗12000公斤的粮食。六十亩水田亩产粮食约200斤,全年收种的粮食只够全村人口粮的一半,每年要掏出115贯钱来购买粮食。

    幸亏田庄的药材产出不少,又有三清堂在,每年还能稳定入息近千两。

    原弘盘算了一下山庄的产业构成,侍弄药材都是精细活,村中壮劳力要做的活基本饱和。要想开展药材深加工,人手就是一大问题,需要好好合计。

    他又问清楚离南山村最近的村庄,都不到五里地,一个北岸村,一个是河口村,两村一东一西,加起来人口五百多,是农业大村,每年粜出不少粮食。

    元方道人也是一个机敏的,往年总在夏粮、秋粮成熟时,跟两个村购买粮食,如此才省下不少费用。

    对过账册,又喊了四家庄户的户主来见过新主家,原弘让钱五、元宝搬了车上的腊肉和糟烧酒下来,每户分了五斤肉一坛酒,田庄头家多分了一坛酒三斤肉以示不同。

    这么一弄,老田头知道新主家不会换庄头,心安了,更加殷勤周到地侍候主家。

    中午在老田家吃过农家饭,又带着人去后山上看药田。原弘也不懂药材的种植,匆匆走过场,就让田庄头带去东山看村里的那眼窑。

    往东山的窑上去,要沿着溪水走一段路,山势有点落差,溪水较急。

    原弘一路走一路观察,走到一水潭附近的荒地处停了下来,此处有三百来平方的相对平缓荒地,是个架水车造工坊的好地方。

    “老田,村中有会木工活的人么?”

    “回公子,吴家的根土学过,会做一些物事,不知公子要做什么?”

    原弘回想起一张憨厚老实的脸,这吴根土中午来见过他,看起来就一老实的农民,起先介绍时也说是庄里侍弄六十亩水田的,没想到还学过木工活。

    “我想在此处架一水车,不知那吴根土可会?”

    “水车?等小老儿派人去叫来,公子一问便知。”

    老田立即让他的大儿子跑去喊吴根土,一行人继续往东山上走。

    到了瓷窑附近,原弘看到了两眼窑,还有窑边的三间石头房子。

    他来到石头房子边上,伸出手指抠了点封堵石缝的灰白色物体下来,是烧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牢固性比前世的水泥要差一些,但也比村中的土胚房要好不少。

    老田头喊了几声三郎,却没有人应,便以为女婿回家吃饭了,招呼众人进屋里歇一歇。

    原弘进了石屋,发现三间屋都是制胚场所,最东边的那一间有一处简陋的床铺,其他地方全被各种制胚材料工具占领了。

    屋内制胚的工具,不是木制的就是竹制,显得很简陋,倒是那木制的拉胚机,做得颇为精细。

    原弘在第三间屋的木台子上,看到了颜料和毛笔,还有一些赭石等矿物。

    “老田,你女婿上色的材料都是哪里来的?”

    “回公子,都是三郎去山里寻来的。”

    老田头指着桌子上的石头矿物说:“以前刚发现瓷土时,三郎就去山里寻材料,说要上色。刚开始只有两种,现在已经好多种了。这孩子痴迷制胚烧瓷,只要家里活一做完,就出门找材料,小老儿劝了几次,都没劝住。”

    原弘点了点头:看来也是一个技术型人才,一心想烧出好瓷,可些在南山村没人理解。

    就算烧出好作品,也无法流入市场,换成铜钱米粮,对没有价值的劳动,朴实的庄户人家自然不待见。

    这时,屋外响起了菊娘的喊声:“三哥,奴送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