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五星大导演 > 第100章 全国上映
    在十一国庆刚刚过去的这个票房淡季里面,一部反映农民工城市生活的片子在bj地区彻底火了。

    在周六取得了6万票房的基础上,周日票房不减反增,再次获得8万票房。

    在周一工作日影片的热度依旧不减,在放映影院数目增加了五家的情况下摘下接近7万的票房,并且开始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话题热度,引起了街头巷尾大妈大婶们的讨论。

    在bj这样一个外地人是本地人两三倍的大城市里面,这样一部反映外地人在bj的生活奋斗史的电影作品,很快引起了外地人的共鸣,纷纷走入影院成为了潜在的观众。

    这时候已经不用于东鼓弄他的报纸软文了,报刊杂志电台甚至电视台都开始自发地报道起《上车走吧》这部电影。

    在工作日的五天里面,上映的影院逐日增加,但是观影热度丝毫不减,影片前期靠宣传吸引了大批观众,但是后期靠口碑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在周五的时候上映的影院正式突破五十家,而这五天影片一共斩获了24万的票房。

    七天时间,收获的票房就使张伟可以收回影片的制片成本了。

    而且在周五这天,《上车走吧》的报道居然登上了《光明日报》这样的党报,虽然是在很不起眼的地方登了几百字的报道,但是这对一部小成本的电影也非常的难得了。

    报道中写道:“近期,一部反映外来务工人员在京生活经历的电影《上车走吧》在京津地区热映,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影热情,据本报了解,该片以一个外地人的视角来看bj,真实展现了外地人在bj的社会生存现实…………据悉,该电影导演是我国著名的年轻导演张伟,张伟导演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上知名电影节的奖项,而电影的主创人员是一群70后的年轻人,这部电影的出现表明我国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更加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先行者。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人民而演,为人民而歌,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

    到了第二个周末,电影热度依旧不减,周末两天再收15万票房。

    而此时,全国各地的片商已经蜂拥bj,现在都已经快到10月底了,但是从今年开年以来大半年时间,电影市场还没有出现一部票房大热的片子,各地的发行商和院线商们已经嗷嗷待哺了。

    于东叫来张伟和他商量起其他城市的发行策略。

    于东给张伟指出了两条路,一是和bj一样,跟各地的发行商签署发行分成协议,按照票房获取分成收益;二是直接卖电影的拷贝。

    张伟不太清楚二者有什么区别。

    于东解释道:“前面的一条路就和咱们在bj的发行方式一样,但是现在全国各地都是分销,你得和每一个省的发行商单独谈判。而且这样做有一个弊端,我们片方没有办法监票。我也就是bj这边时长熟一点,认识的人多一点,到了外地的话,就没办法了,人家给你报多少票房就是多少,根本没法查,而且票房分成的款项很多发行方可能会拖你个一两年都是常有的事儿,没有人的话这钱根本要不回来。”

    张伟听他这么说,果断的放弃了这条路,他的新电影还在等米下锅呢,可没时间去和发行方纠缠不清。于是问道:“那第二条路怎么操作?”

    于东解释道“我所说的第二条路卖拷贝,就是我们直接把拷贝卖给各地的发行商,让他们自己发行,我们在卖拷贝的时候直接将预估的票房分成折算成拷贝的价格,最后是赚多赚少看各地发行商自己的本事,这样做我们可以提前拿到分成,也没有后顾之忧。”

    张伟听他的意思明显是倾向于第二种选择。

    于东继续说道:“如果各地都不瞒报票房的话,第一条路肯定赚的更多,但是不瞒报不可能的,咱们现在已经成了一块肥肉了,谁都想咬一口啊。”

    张伟果断地说道:“那就选第二种吧,直接卖掉拷贝,先把能赚到的钱赚到手再说。”

    于东说道:“那好,我也是这个意思,我和他们去谈,根据各地的市场情况,拷贝的金额都不太一样,发行公司自己心里都有一个底线。”

    张伟说道:“那就麻烦师兄了,我之前说的给你百分之二的票房分成,在全国内的票房都算数,到时候你把卖拷贝的钱折成票房就成。”

    于东大喜,美滋滋的去和全国几十个发行商谈判去了。

    这时又传来了一个消息,bj电视艺术中心想要将这部电影改编成电视剧,过来询问版权的问题。

    这个bj电视艺术中心那可是相当牛逼的,他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电视剧专业制作单位。他创作拍摄了国内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国内第一部室内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国内第一部电视幽默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国内第一部以自身资产为抵押,全额贷款,全部在境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bj人在纽约》;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春节电视贺岁片《万事如意》等等。

    过来商谈的是艺术中心的赵保刚导演,他现在可是知名的电视剧导演,《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都是他执导拍摄的。

    见面之后张伟赶忙问好,把姿态摆得很低。

    互相客套了一下之后,赵保刚导演直接说明了来意。这个改编的想法就是他在电视艺术中心内部提出来的,他也是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之后,萌生了改编的想法。

    赵保刚感觉一部电影毕竟时间有限,里面很多人物的背景和生活经历还都有待发掘。

    电视艺术中心的意思是让张伟他们再添加一些素材,将电影改编成一个大概二十集左右的电视剧剧本,然后电视艺术中心出十万的价格把剧本买下来进行拍摄。

    而且赵保刚导演还承诺主要演员可以继续邀请电影里面的演员扮演。

    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一集电视剧也就两三千块钱,十万的话那就是一集五千块了,这可是天价了,之所以电视艺术中心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也是考虑到电影的巨大成功所能带来的宣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