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到了这里,依旧没有说清楚死的这一种本能,死是因为思想的死,对有机环境的厌倦,渴望回归无机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渴望长生不老,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没有死,他们对于有机环境还有留恋。不过他们也有一种死的趋势,当那一种留恋没有了,自然也就只有死了,这一种死的本能是一直存在着的,在没有失去那一种留恋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失去那一种留恋!这是一种思想的找死,引起了死的本能!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一生与苦难做邻居,伟大时光已夺走你什么,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我不哭我已经没有尊严能放弃”,其实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有机的生命出生之后,面临的除了喜悦和欢乐之外,还有悲伤和痛苦。正是因为生命是活的,活着就要面临痛苦和折磨,这是一种自杀的动机,而这一种动机在生命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了,这就是死的本能。不杀自己,就去杀别人,这是对痛苦的一种宣泄,别人看上去为什么快快乐乐的,为什么自己却活在痛苦之中,这是一种心里的不平衡,而人在没有意识的状态下,对于会移动的东西都认为那是一种威胁,都会产生一种毁灭掉所有会移动的东西的欲望,同时也会对会移动的东西产生畏惧,这两种情绪看似没有什么关系却相辅相成,同时存在一个人的身上。遇到危险时,人们除了畏惧,还产生攻击的动机,为了生存,必须消灭所有的威胁。
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自己身上仇恨和毁灭的本能,它在半路上迎合了战争贩子们的努力。”这是一个战争的促成过程,当隐藏着杀戮欲望的人,获得杀人的理由之后,在没有了道德的束缚之后,那一种隐藏的欲望自然会表露出来。这就像是一个洗脑的过程,本来自己知道那是错误的,但是在别人的解释下,就会觉得那是对的,只有那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结束了对为什么要战争这一个话题的讨论之后,讨论者们又开始分析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性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整场战争归结下来,就是名与利的争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争夺是毫无疑问的,那似乎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就是生的本能,而这一种生的本能在很多情况下就要表现出死的本能,破坏的本能,从这一点,也就把生与死的两种本能联系在了一起。
一战的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同盟国阵营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协约国阵营包括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的人从战争带来的这一些灾难来分析,就认为战争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如果人类没有战争,也许早就有能力遨游太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毒气、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新武器的制造,不就可以用于人类内部的战争,还可以用于开发地球,保卫地球,撇开强大的宇宙文明不说,一颗小小的陨石都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只有使用具有极有杀伤力的武器,才能够消除宇宙中存在的一些威胁。除此之外,在武器上取得的进步,同样可以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了那些武器制造原理的启发,人们也可以发明出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科技产品。从这一点来分析,有的人认为战争可以促进人类世界的发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一个人口饱和或者是过量的国家来说,发动战争也许是解决人口问题最好的一种方式。战争中出现的新科技,对于人类工业甚至是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也是毫无疑问的。
这些都是谈论者们根据历史的记载材料来讨论的,这些记载毫无疑问是有着极大的准确性的,因为在两次战争发生的时候,人类社会早已进入到了科技文明时代,对于信息的存储已经实现了多元化,这就保证了历史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人们还讨论到了战争的目的性,战争只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并不是为了维护公平,战争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倾斜,实现群体中的不公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华民国在一九一六年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并且向欧洲派出了十七点五万的劳工。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反而在巴黎和会上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整个和会,美国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遭到了日方的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但提案被否决了。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引起中国人民的抗议,爆发了“五四运动”。
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那段血腥的风雨,是中国人民空前的灾难,中华历史上无发抹去的伤痛。历史书,满是殇,你的容颜已泛黄;读书人断肠,伤心事,静静淌。
战争反映的似乎是人类的劣根性,战争完全就是为了利益,谁的拳头厉害,谁就有资格决定如何分配利益。身处战争的乱世,没有道理可讲,什么都要靠拳头来说话。这是暴力,暴力的目的就是利益,利益是一切有机生物生存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外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战争,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之中,作战区域面积达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这就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战争的确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同样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航空技术对于现在的人类社会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没有航天技术,就不会有人造卫星,没有人造卫星就不会有现在的很多信息技术。还有原子能的开发与利用,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原子能在慢慢地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直至现在,原子能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主要能源。从一定程度上说,战争对于科技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当日本军占领中国东北,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在国联不能做出实质性的回应的情况下,鲁迅先生悲怆的喊出:“强权即公理,如今的联合国在真理,即人有尊严的生活优先于领土纠纷的问题与利益问题较量的面前也显得是那样的外强中干。”这充分地反映了“弱国无外交”这一个道理,无论是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还是在东北问题上的纠葛,都说明了一点,国力不够强大就要受到欺凌。无论是在动物中还是在人群中,弱小的一方总是不会占优势的,总是要被欺凌的。
在残忍的大屠杀面前,有的人以杀人为乐,甚至把杀人当作是一种游戏,进行比赛,比赛谁杀的人最多。这一种行为,只能说是回到了野兽的水平,彻底丧失了人性。人类几千年以来的文化涵养统统都抛弃了,人之所以会与野兽区别开来,就是因为人有着思想,思想的作用就是支配一个人的行动,为什么会有人渴望长生不老,就是因为他们动了思想的妄念,希望自己永垂不朽。思想既然可以支配一个人的行动,那么做出那一种屠戮同类行为的人应该怎么评价他们呢?那些人其实就是没有思想的野兽,在他们屠杀同类的时候,他们完全与野兽没有什么区别,在那一刻,他们完全丢弃了一个人的尊严,完全与野兽混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