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骁小的时候家境不错,读过书,因为家里是商人,对书籍管的不严,于是他也爱看一些稀奇古怪的书,什么将军史记,小说传说,均有涉猎,他此时定下招兵标准,也是有自己考量的。</p>
首先,从选兵开始说起。王骁选兵,特别会注重兵的来源。久经沙场的老兵对王骁而言没有意义,也招不到那么好的兵,而且这些人都成了兵油子,上阵只想保命,平时只想捞钱,打仗勇猛品行端正的少之又少。这种人,对一支铁军而言,是害群之马,所以坚决不能要。</p>
所谓练兵先整军。就是先从军中选优汰劣,加以整顿,称为“选伍”。这就是先从军队的素质着手。</p>
练兵先练将。王骁认为国家的武科是“选将”而“非练将之道”,要在练兵的实践中锻炼和增长将帅才干。练兵先练将,两者互为因果,才能在练兵中锻炼出知兵法、善用兵的将领。</p>
他决心先分练,后合练。在军队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单一兵种战术训练,组织步、骑、炮、车兵合练。动作一致,进退有节,要求官兵不仅熟练本兵种技术、战术,也了解其他兵种技术、战术,做到互相配合,动作一致,进退有节。这些虽然是他现在作为总旗只带五十个人,没资格用到的东西,但是他必须为以后做准备。</p>
《孙子兵法》里面说道,最好的部队应该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山”。意思是说军队行动时要象风一样迅速,要求部队能够服从命令,克服万难急行军;队列象树林一样整齐,要求部队听从指挥,讲纪律;攻击时要像烈火一样毫不留情,要求部队作战勇敢;防守时如稳如大山,要求部队坚毅顽强。这便是王骁想的军队应当展现出来的风格。</p>
王骁也想好了未来军中赏罚制度,这好比前朝有一将军名为戚正光,他对于若该赏处,就是平时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赏,有患难也是扶持看顾;若犯军令,就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决不干预恩仇”。正因为戚正光治军练兵强调组织纪律而又信赏必罚,所以他的“戚家军”才被称为节制之师,每战必胜。据记载,他在蓟镇时,请调三千浙兵来蓟。这支曾经他亲自严格训练过的部队,到达蓟州城外时,恰逢大雨,因未接到入城命令,竟列队路旁,“自朝至昃,植立不动”,于是“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意思就是从早到晚,这三千人在大雨中拔军姿都不带动的,这一下震撼了边军,从此以后便开始听从军令。</p>
王骁认为抛开训练不谈,军纪严肃,才是一支军队该有的灵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况是需要号令统一的军队?心中想着这些事情,他又觉得以后得物色物色严肃公平的人,军中赏罚均按法制来,功则赏过则罚,哪怕是他这个未来主将,以后也不例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是?</p>
王骁准备在找来的五十人中分为三队,第一队由白嬴带领,编为杀手队,皆习练长枪,俗话说月棍年刀一辈子枪,白嬴的枪法是家传的,枪法刚猛而又不失柔斤,单挑很强,但放到战场之上就不够看的了,所以他准备让白嬴带三十人成三列,只练刺杀一招,毕竟长枪虽然精通难,但是几十个人组成长枪方阵倒是非常简单,但关键在于一支军队的意志和决心是否强大,比如说骑兵对着你冲过来了,而你坚持不住扔掉长枪就跑,确实这是生理本能,但你这种恐慌情绪会蔓延,直到方阵崩溃,所以说,王骁对长枪兵的基本规划就三点,第一,队列整齐,第二,技能娴熟,毕竟只练一招刺杀,第三,不畏惧牺牲。这最后一点有些难,不过王骁会注意这一点,以后多家鼓励便是。</p>
长枪兵的问题解决后,他又想让张彪率领十五人组成盾牌队,因为考虑到接触的敌人有弓箭之流的武器,防御措施也要做好,他现在手底下一共就五十人,死不起死不起。张彪喜欢用大斧,不过现在为了集体,只能让他先用盾牌腰刀了,等日后慢慢队伍大了,再让他专门训练一支步兵出来好了。</p>
最后五人暂时交给韩大福习练弓箭,那十五人的盾牌兵不仅要会遮挡护卫,还要学会远程投掷标枪,弓箭手数量太少,形成不了压制火力,而且弓箭手训练难度颇高,就只能先让盾牌兵学一下标枪救急了,这一部分人,王骁还要亲自当教官。</p>
对于各系兵种的理解,燕朝早期就有过规划,而且相当细致。</p>
“凡各卫所将士,务必以时练习武艺。骑卒必善驰马射弓及枪刀;步兵善弓弩及枪”,并且“凡用枪,以进退习熟为试中”。很明显,步兵肉搏兵器的考核内容中既没有提及刀牌,也没有长刀、大斧,而是纯粹地要求士兵必须善用长枪。</p>
事实上,燕朝初期不仅安排了这类突击检查性的考核。连军队中的军官提拔,也要接受枪术考核。而且对他们的考核,存在极强的竞技性。</p>
所以,王骁现阶段枪兵为主的思路没有错,但现在他家当没攒出来,要不他就发展点火铳和火炮,可是那玩意造价太昂贵,而且极难打造,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弄出以长枪兵为主,刀盾兵为辅,几名弓箭手策应的编队。不过话说回来,平时也就是守卫寨子,感觉问题不会太大,用是够用了。</p>
正当此时,王骁又想起来小时候看的书:“纪效新书”,其中有一段大致是这么描写的戚爷爷。</p>
..........................</p>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p>
胡宗宪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便给了他三千士兵,让他去训练。</p>
要说在前朝的优秀将领中,论作战勇猛,运筹帷幄,戚正光的整体素质应该能排在前五名,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军事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作用,却是因为他有着一项无人可及的专长——训练。</p>
三千名新兵蛋子怀揣着混饭吃的梦想来到了军营,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地狱般的生活。</p>
根记载,但凡新兵入伍,戚正光总要训一段话,鼓励大家学武,此段话实为奇文,,摘录如下:</p>
“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杀不了你,你武艺不如他,他便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p>
当然,作为一名新兵,这些话你大可当是耳旁风,但戚指导员压根也没指望你能自觉执行,他已经预备了许多惊喜,以保证你充实地度过这段难忘的军营生活。</p>
思想教育之后,接下来就是站队列了,包括队伍行进转向等等,具体形式和今天差不多,但如果你转错了方向,走错了队列,就不仅仅是拉出去罚站了,那是要打板子的,打完了也不会让你去医务室,还得接着练。</p>
练完队列后,戚教官将教大家学习号令,包括擂鼓是前进,鸣金是收兵、以及旗帜挥舞的各种意义,如果你不识字,不要紧,戚教官会教你,但如果教完了你又还给了戚老师,那就不好了,为保证你下次记住,戚教官会打你板子,直到你哭爹喊娘,发誓一定记住为止。</p>
在完成既定课程之后,下面该学习武艺了,教官都是从各地选来的武林高手,全部都是练实战的,套路选手一般不在聘请之类。</p>
考虑到大家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智商的差异性,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戚教官把学习成绩分成九等,定期考核,考核的方式是实战。</p>
规则如下:双方对打,你打赢了,就升级,升一级赏银一分,如果你打输了,就降级,降一级打五棍。</p>
该规则简单概括为:你不打我,我就打你,反正打不过战友,就要被戚老师打,横竖都是被打,还不如拼命打战友,顺便还能挣点零用钱。</p>
于是,在这种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方法下,新兵同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遍体鳞伤,然而正是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下,他们练就了非凡的武艺,成就了非凡的事业。</p>
而对于这支特殊的部队,燕朝的人们有一个通俗的称谓——戚家军。</p>
王骁试图以戚家军为蓝本,加上自己的考虑思量,毕竟戚家军的一些思维适用于当时,而现在,敌人不同,技术进化也不同了,敌人和当年戚爷爷的敌人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虽说如此,但王骁仍然对这支新军抱有极大的希望。</p>
那么,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后,等到这几天招来人马,就要迎来王骁设立的第一个科目了——队形队列。王骁希望用堂堂正正的正面对决打到敌人崩溃,所以长枪兵的阵型是一大问题,同退同进,万众一心,才能发挥出方阵枪兵的最大实力,那么该如何训练他们队列,王骁皱着眉头,去家中书柜取来书,皱着眉头开始深思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