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天灾净化 > 二六七 落单
    时间过的飞快,一个星期后“朝晖社”登记在册的人数竟然达到了三百多,不但有落单的进化者和各小队长加入,而且一些不如意的低级军官也有来这里挂名,这是赵兴华开始没有想到的,而且也大大的出乎了本次怂恿者刘少校的意料,如此庞大的一支全部由进化者组成的社团是很容易脱离军方管控的。

    不得已,来自军部一纸函文制止了本次事件持续发酵的势头。

    大意是:禁止沉湖基地内有不和谐的组织存在,姑且念在“朝晖社”成立的初衷是良性、善意的,不追究其组织者责任。念其该社团并未对基地造成不良影响,也未曾引发不良事端,责令限期加强整改,在聚会人数达到五十人时,需提前向军指挥部报备。“朝晖社”人员名单同时上交政务部,由政务部刘治国少校负责统管审批。

    任何事件一经官方审查批复,效率就立刻慢了下来,很多还准备过去凑热闹的进化者在听说还要在去部队那边政审,便都打了退堂鼓。也有人怕军部疑心这些人动机不良,受到牵连,便打消了前去报名的计划,当然退会的人也有很多,更多的人则保持观望的态度。

    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一旦被张开,再想破坏就不那么容易了。

    赵兴华在刘少校的授意下成立了这个“朝晖社”,便是为了吸引“楚南王”潜伏在沉湖基地内部的手下主动前来上门。放着这样一支半公开、组织松散、战斗潜力却十分强大的组织,那些人是一定不会放过的。同时赵兴华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和“第五使徒”失散的那几名同伴,可惜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逃离了这里,还是在某处角落里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这一天,“丙字营”副中队长兼社团老大的赵兴华正和往常一样,和几名新近“结拜”的兄弟讨论如何引诱范十八他们露出马脚,一名勤务兵跑来通知,说是中队长马德权让赵兴华去他那边,有事情要交代。

    赵兴华一头雾水,这位“丙字营”的正牌中队长除了开始时和他见过一面后,就再未曾露面,还当是位真正的甩手掌柜,今天不知道吹的什么风,竟然找自己过去。当下也没有多想,批上衣服便跟着这名勤务兵朝军营走去。

    上一次是马德权自己亲自前来劳工营训话,赵兴华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平日里都忙些什么,总是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自从他当上了副中队长,也就不再参与外出执行任务,下面任务的分配也多是由丁宝利和几名军方的书记员来完成,他则每天都忙着见一些跑来拉近乎的进化者,这之中也结识了不少奇人异士。

    楚鄂省自古是武术大省,闻名华夏的“武当山”便坐落于此,依托“武当”武学为基础,又衍生了很多其他武林门派和拳法。譬如“武当太乙神剑门拳功”、“武当恒山派的迷魂拳”、“武当丹派剑术”、“武当淮河派的太乙六合功”、“武当乾坤门的风雷掌”、“武当太乙铁松派的太乙混元球”、“武当太乙天鹰门的太乙天鹰功”等,另外还有很多本土门派和拳法,如岳家拳、洪门拳、熊门拳、隐仙门、太乙金刚拳等及前面提到的范十八所习的水浒门拳。

    这几日里,赵兴华也遇到了几位自称是用剑的高手,可惜谈论间便可探知,大多数是一些为了比赛时所练习的技巧套路,奖牌拿过很多,实战经验却是不行。毕竟末世前,华夏乃是太平盛世,武禁严格,哪有几个能有真正对杀的实战经验呢。当然这些人大多体质强于常人,而且从事武术运动也都比较注重饮食等方面,生活中的不良恶习较之普通人为少,进化的概率也就大大的增加。

    在和其他人探讨武术技巧时,几乎所有人都被他手上那根拇指粗细、刷着暗红色船舶油漆的钢筋所欺骗,只当他是以棍棒为兵器,毕竟这类武器使用也比较简单,上手快,只要有膀子力气,在外面的尸群中,胡乱轮砸都能打倒一片,但也没听说哪个门派把这不长不短的铁棒当成看家本领的。这位“朝晖社”老大多半也只是个敢拼命的主,手上功夫就未必如何了得,打打丧尸还行,和他们这些武术高手来比,那就不够看了。

    以此心中瞧不起这位老大、不服气的人也有很多,但也有几位心思平和,不曾有“进取心”的社员。当中一位名叫冯梁山的,便习练过“武当松溪短棍”,松溪短棍又名虎尾鞭,是一路古老的内家秘传套路,其动作古朴无华,粗旷洒脱,一招一势,极重攻防,它融刀之迅猛,棍之活便,剑之轻灵为一体,具有以静制动,后发先制的显著特点。

    冯梁山虽只是向赵兴华讲解了一些使棍的技巧,却也让赵老大收益非浅。原来短棍的使用上也和刀剑有着同工之妙,动作以点、扫、劈、撩为主。

    明代抗倭名将、著名武术家俞大猷所著有《剑经·总决歌》,而这本《剑经》乃实为棍普。俞大猷所学为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奉命南征时,特地到嵩山少林观看武僧棍技,结果大失所望。他认为:少林功夫“已失古人真诀”并“明告众僧”。在少林寺主持小山和尚的请求下,俞大猷带两名“年少有勇力者”两人——宗擎、普从随其“南行出入营阵之中,时授从阴阳变化真诀,复教以智慧觉照之戒”。三年后,二僧归少林“以所授之教,转授寺众”。

    所以“真正由少林传出的棍法,共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明朝正嘉年间,喇嘛僧传于少林,经洪转改编,而托始于元末紧那罗的”,“一种是嘉靖末俞大猷传与少林僧宗擎,宗擎转授寺众的。”在这两种棍法之中,第一种“兼枪带棒”、注重把法变换的少林棍法更符合北方拳种的特点,而宗擎所传的第二种棍法动作朴实、把法变换不大的练法更符合南方拳种的特点。两者共存于少林寺,从而奠定了“天下功夫汇少林”而后“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坚实基础。

    在冯梁山的讲解的棍棒技击术中,棍棒的“力点”非常是关键的,因为最有力的地方就是在棍尖和离棍尖约一尺内的一段棍梢中。这段棍的击打力量比其它地方击打力量要大。这就需要度量和对手的距离的远近,计算时间的迟速还有对发力点的控制,而赵兴华所擅长的就是空间距离感的把控。

    另外,棍法中除了常见的点、扫、劈、撩等动作外,缠击也是棍术高手常用的技巧。即使用粘缠圈转法,使棍尖作圆周运动,甩脱对手的武器,这和赵兴华所练习的西洋剑派中的搅手剑类似,所以对他来说道理相通,简单的练习几次后,很快也就上手了。

    赵兴华随着年轻的勤务兵战士朝一处荒僻的营房走去,他不知道在那里等待他的却不是顶头上司马德权,而是几个他没有想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