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授他们正在研究渔人湾的海洋环境,因为他们发现,在这大半年来,渔人湾并没有因为游客的增加,商业的开发变差,甚至变得更好。
比如海水中的藻类明显增加,藻类是海洋的营养剂,只有藻类丰富,其他的海洋生物才会丰富,才能提供给鱼类等充足的养分。
根据他们的调查发现,渔人湾的海洋生物种类增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因为这样,他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渔人湾来一次细致的研究。
可以说,唐家村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双赢的例子,等他们研究透,可以向其他的海滨城市推荐。
不过,他们或许永远查不出真相。因为这一切,原因就在卫航的身上,一枚神秘的海珠,除了卫航自己,没有人再知道它的存在。
“我们都很奇怪,目前也只是一些猜测。真正的原因,还在摸索之中。渔人湾很特殊,照这样发展下去,渔人湾方圆几十海里会演变成一个大型的渔场,不比国内舟山渔场差很多。”于教授说道。
众所周知,舟山渔船是国内最大的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地处东海。与苏联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
那儿是众多的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中国沿海冬季群众渔业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带鱼渔场,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区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渔场。
当然,中间经历了一段没落的时期。
大家也知道,靠近河口的海域,肯定是会被河水污染。一条大河,往往凝聚了沿岸城市所有的污染物。
正是那样,舟山渔场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很多海鱼被迫迁离,也就使得渔场的没落。
近些年来,情况有了好转,有望渔场的振兴。
“按道理讲,渔人湾应该不具备这种条件才对。”于教授很不解。
深海中,如拥有自下而上的上升水流区域或对流旺盛的水域也可成为良好的渔场。在水温跃层明显处、水流静稳或水文稳定处、两种不同水流交汇处、水下浅滩、水底有植物丛生成或动物聚集的水域、及生物障碍线边缘区域,都能形成渔场。
渔场大多分布在营养盐类多的海域,这里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的饵料来源充足,故集中了大量的鱼类资源。一般在水深200米以内的浅海范围内,特别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大都可成为优良的索饵渔场。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有利于形成产卵渔场。
这里好像是无缘无故就改变了,海藻资源迅速丰富起来,带旺了这附近的其他海产繁衍。
“会不会跟气候有关?其实,这一年来,唐家村的气候明显变了。这一点,唐家村的居民是体会最深的。”卫航故意把方向引导到其他的地方。
于教授微微点头,也不是不可能,气候的影响很复杂,目前他们也很难全部能分析出来。
第七百七十五章 渔人湾渔场的形成(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