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三年,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被晋升为贝勒。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爱新觉罗家的既得利益者,他并不是保守派,相反,他十分支持顺治的一些改革。比如大胆启用汉人,采取措施缓和国内矛盾。
因为紧跟领导,加上比较开明,所以这个人的政绩非常不错,后来逐渐晋升为安亲王。
按照功劳,岳乐实际上不比鳌拜差,在顺治朝后期,他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主持人,决策军国大政,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可惜由于多尔衮的前车之鉴,顺治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没有选择岳乐。相反,对于岳乐这样的宗室,还比较地提防。
所以在四大臣辅政时期,岳乐的日子过得是比较郁闷的。后来康熙搞定了鳌拜,岳乐才算是熬出了头。可惜舒坦日子还没过几年,吴三桂就反了。
清朝到了这个时候,不仅八旗普通的士兵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连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多了,数来数去,打过仗带过兵的,岳乐已经是最牛的了,更何况当年清朝平定云南,岳乐还是洪承畴、吴三桂的领导。能到吴三桂的领导,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加上退到长江的时候,康熙下了死命令,不能再后退一步,否则,提脑袋来见。
再加上吴三桂自己的脑残,所以岳乐总算是把战线稳定在湖南一带。
等到康熙搞定了布尔尼、王辅臣之后,他把最厉害的部队全部都拨给了岳乐,有了本钱的岳乐,决定大干一场。
可能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终于有了兵,可以和吴三桂进行战略决战了!如果那样想,那就错了。
我记得,神雕侠侣里面黄蓉曾经说过:武功之中,十成中九成是骗人的玩意儿,只要能把高手骗倒,那就是胜了。
打仗也是这个道理。在这一点上,岳乐证明了他算是将军里面的高手。
他既没有打长沙,也没有打岳州,而是打了湖南萍乡这个地方。
大家如果仔细研究地图,就能明白岳乐的眼光的确非常毒辣,萍乡处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岳乐攻击这里,可以打穿清军支援江西的路线;还可以切断耿精忠与吴三桂的联系,分化瓦解他们的势力;更可以扫除长沙东面的屏障,在震慑长沙的同时孤立它,为未来包围长沙做准备。
所以攻击萍乡之举,一举三得。在岳乐的谋划之下,清军顺利攻下了萍乡。
攻下了萍乡之后,岳乐分析形势,他向康熙提出了自己的平叛策略:与吴三桂正面交锋,即使胜利,本方损失也太大,所得的土地也不容易保住。不如先攻江西,切断了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分化瓦解叛军联盟,再从福建,两粤进攻云南,直接抄了吴三桂的老家。
我认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岳乐无愧于清代六大亲王的称号,他确实有一定的全局思维。
岳乐的建议得到了批准,康熙命令湖南地区全线防守,只要拦住吴三桂的进攻即可。岳乐从萍乡进军江西,收复江西。
岳乐在江西的对手是耿精忠。富三代遇上经验丰富的老将,结果比较明显,耿精忠撤出江西。
不仅如此,清军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坚决要把耿精忠撵回老家去,所以在岳乐进攻江西的同时,康熙还派康亲王杰书进攻浙江。
杰书,1645年出生,和岳乐一样,他也是一个宗室,他是代善的孙子。算起来,他是康熙的堂哥。
杰书、索额图、多隆是鹿鼎记里面韦小宝的三大官场挚友,多隆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人,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康亲王杰书和索额图,在历史上还是由一定名气的。鹿鼎记中记载,杰书、索额图和韦小宝同志贪污受贿,搞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起趋炎附势,碌碌无为,马屁滚滚炉火纯青,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
杰书有没有贪污我不好下定论,不过按照康熙朝的潜规则,想来他们搞点副业,这个并不奇怪。
不过,历史上的杰书,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要知道,他也是清朝历史上的六大亲王之一。
论平定吴三桂的功劳,这哥们可以排名第三。
在这次讨伐耿精忠的战役中,康亲王的战绩十分出色,清军在他的指挥下屡战屡胜,收复了很多州县。而他在关键时刻的镇定,不在任何名将之下。有一次清军在移师途中,遭到了伏击,与耿精忠的部队展开了白刃战。杰书此时正在军中,他的大旗被耿精忠的火器打烂了,炮弹不断在他身边爆炸,亲兵从附近破庙中拆来了门板,为杰书遮挡。但杰书毫不畏惧,指挥作战谈笑自若,使士兵深受鼓舞,从而大败耿精忠。
在康亲王的指挥下,清军顺利收复了浙江。
这样清朝的两路主力大军直指福建,耿精忠成功地吸引了六大亲王中的两位,也算不枉此生了。
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杰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率领大军攻陷仙霞关。仙霞关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仙霞关失守,福建门户大开,耿精忠岌岌可危。
在两大亲王的努力下,康熙的平叛形势进入了良性轨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