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前面大家已经对吴三桂的非常了解了,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吴三桂是沙场骁将,勇不可当,在战术上计谋不断,出奇制胜!
现在,我们是时候来谈谈吴三桂的缺点了。吴三桂也是有鲜明的弱点的,主要是有两点,第一点,相信大家都没什么疑问,这哥们人品太差,唯利是图。
在这次造反事件上,他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开始的时候,这老头子还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指责清朝盗窃我明朝,改变我们汉人先前穿的衣服,是可忍孰不可忍,反他娘的。
假是假了点,但是所谓能骗一个是一个,也还是有不少明朝的遗民对他抱有一丝丝盼望的。
但是等到吴三桂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绩之后,这哥们飘飘然了。于是他把国号定为“大周”,而不是把明朝皇帝后裔立为皇帝,这与他先前打的旗号“反清复明”相悖了。。。别人是奔着“反清复明”而来,你倒好,人家在浴血奋战,你却背后捅一刀,还要明朝皇帝后裔跪着跟他讲话,他们哪能忍得下,这是原则问题!
于是反清大军的内部开始出现分裂。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台湾的郑经,不过这个后面再讲。
另一个弱点,如果大家翻开前面的记载,大家可以发现,由始至终,吴三桂其实都是被清政府牵着鼻子走的。虽然他立下了很多功劳,不过大多数作战行动,他并不是决策者。而决策过的两次,一次是在四川,被刘文秀打得丢盔弃甲,最后还是靠一次战术偷袭,才扭转了战局。另一次是在云南的磨盘山之战,要不是因为南明的叛徒,他差点被李定国打成尼堪第二。
所以,这位猛将吴三桂的另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一直以来就不具备战略上的远见及全盘筹划的能力。他外交幼稚,老了之后更是非常保守,缺乏进取精神。
经常有人把吴三桂看成为枭雄,不过我以为,从他的行事风格来看,他离枭雄还是差一点火候的。枭雄所具备的统帅能力,吴三桂是比较缺乏的。
也正因为如此,吴三桂在战斗初期取得了一定战术上的胜利之后,他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像吴三桂这种情况,属于偏师,必须速战速决,决不可打成持久战。一般来说,要乘着开始阶段的声势,快速进军,借助各地起兵反清的有利形势,乘清军没有防备,兵力不集中,清朝的统治集团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一鼓作气,挥戈渡江,北涉黄河,直逼北京。虽然成功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可以说是吴三桂取胜的唯一道路。
翻开中国历史,在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由藩王反叛最后成功的,有且只有一次。大多数,一旦进入相持阶段,无一例外地被干掉了。顺便附送一顶帽子:某某朝平定了某某的叛乱。
不过,这绝无仅有的一次,恰恰发生了吴三桂前半生所效力的明朝:靖难之役,朱棣成功地干掉了朱允。
而朱棣之所以能够干掉朱允,除了朱棣本身的军事实力强大,朱允太过于柔弱之外,不得不提一下朱棣所采用的战略。
朱棣在开始阶段,他从北京出发,准备从北京打到南京。朱棣不愧是军事高手,他在一路上多次战胜朱允的部队。不过结果却很悲剧,虽然朱棣屡战屡胜,但是朱允的军队依然兵多势盛,攻不胜攻,朱棣的军队占领了一座城池之后也很快失去,根本无法巩固。真正在自己手上的,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而且朱棣还在山东的济南遇到了朱允军队的强烈抵抗,完成看不到任何能够攻克济南的希望。
正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朱棣和他手下的谋士发现了一条豁然开朗的康庄大道:为什么一定要攻击济南呢?为什么不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接攻打南京呢。
于是朱棣果断决定直捣南京。这次朱棣仅仅用了半年,就成功地攻下了南京,登上了帝位。是为明成祖。
而吴三桂无疑拥有和朱棣相似的条件。
关于平定三藩,后世史书一般记载,由于康熙皇帝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所以最终击败了吴三桂。
我以为,这个说法,不是故意混淆视听,就是毫无常识。
要知道,在中国大地上,清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平定了全国各地的反抗,这才过了几年,要说不反抗还可以说的过去,要说全国人民都支持清政府,打死我也不信。
那个年代盘踞在北京内城的都是满洲八旗,削藩令只是皇权的需要,它代表了满清权贵的利益。这与全国百姓无关,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支持更是狗屁胡说!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子的:虽然吴三桂的名声很差,但是他的起兵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要知道,虽然大家都很了解他的无耻,但是当他在云南振臂一呼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响应的。
刚刚建立起全国统治的清朝并未得天下之欢心,广大的汉族各阶层人民不喜欢这个朝廷,他们宁肯由本民族的强人来统治,也不愿接受关外一个异民族向自己发号施令。清兵南下屠杀过成千上万的汉人。前事不远,人们记忆犹新,那种亡国遗恨不会在短期内被消除。新来的统治者,清朝的封疆大吏,地方官府,鱼肉百姓。旧恨新仇,很容易激起人们怒火中烧。
可惜的是,吴三桂具备和朱棣相似的条件,却不具备朱棣一样的勇气,所以他一辈子都成不了枭雄。
吴三桂没有直捣北京,甚至连南京都没有去。吴三桂到了湖南之后,面对举足即可渡江局面,停滞不前了。此时江北已是风声鹤唳,人心不固。如能迅速渡江,独占长江之险,军事主动权稳操在手,并在政治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动员江北乃至黄河流域的汉官汉将参加,清朝将无法收拾局面,势必继续退至黄河北岸,以图固守。
奇怪的是,吴三桂的部队屯驻了三个多月,吴把近二十万的精锐之师都集中于湖南长江沿线,却毫无北进的迹象。这个时候吴三桂竟然向康熙提出,放了自己在北京的儿子,和大清划江共治。康熙得报后很愤怒,为了表明朝廷平叛的决心,康熙帝毅然决定把吴应熊给宰了,并昭示全国。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正确的意见。这个人叫刘玄初。
之所以这个人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主要还是因为吴三桂造反失败了。如果吴三桂真的成功了,我想这个人的地位应该可以和刘伯温相提并论。
刘玄初是四川人,是吴三桂的谋士,就是现在大军区的参谋长。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要是吴三桂失败,自己也跟着遭殃,所以在起义之初,刘玄初就对吴三桂表示:直至今日,明朝灭亡才几十年,不是很久的时间,人们的心思还在思念着明朝,应该东征或者北上,立明朝后裔为皇帝,那些明朝遗留的大臣名将肯定会勇往直前的。“明亡未久,人心思奋,宜立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
无奈吴三桂稍微打下了点根据地之后,就把反清复明这事完全扔在脑后了。
等到吴三桂已经和清军在长江对峙的时候,此时的刘玄初已经是病入膏肓,临死的时候,他再次向吴三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正是直捣“黄龙府”的好机会,大王却在河上逍遥,等待四面八方的清军集结。一般来说,弱者与强者斗,弱者讲究速度,强者讲究实力。如今咱们云南一省,比不上东南一郡,江浙的财富,山陕的武勇,全在长江那边。王按兵不动,是想与清军长期对峙,这不就是弱者与强者较量实力,比比看谁家更有钱,您这不是作吗?”
在我看来,虽然历史上这位兄弟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在有限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刘玄初无愧一个出色的参谋长、一个权谋大师,他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我和敌我分析的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果吴三桂能够听从这位仁兄的劝说,鹿死谁手真的很难说。可惜的是,刘玄初临死前的话依然没有能够打动吴三桂。真是no作nodie!
说到底,还是吴三桂根本没有雄才伟略,无法形成千秋伟业。
吴三桂的短路,给了康熙从容的时间。康熙给长江一带的守军下了一条死命令:现在湖南四川已经丢了,如果谁再敢后退一步,吴应熊就是你们的下场。
大家出来打仗的,其实无非也是混口饭吃,所以如果能够逃,那当然是百战逃为先。但是现在老板都发话了,如果再逃,那就军法伺候了。。。逃跑实在太不划算了!而且依托长江天险,现在的防守形势也比之前要好的多。
所以在康熙的督促之下,清军建立了长江防线,重点防守长江沿岸的南昌,武昌,长沙,岳州,荆州,襄阳等地,不许吴三桂过江一步。
而就是这条防线,吴三桂到死再也没有能越过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