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清兴衰录 > 章节目录 第71章 董鄂妃出,三千粉黛无颜色
    前面说郑成功打到南京的时候,顺治突然秀逗了。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这是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从顺治皇帝的一贯表现来看,他是不应该如此冲动的,除非有特殊情况。他确实遇到了特殊情况,就是他的个人感情。

    能够对他造成这么大影响的,就是他最宠爱的老婆(没有之一)、为无数文人骚客提供了饭后谈资、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电视剧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董鄂妃。郑成功打到南京的时候,正是顺治如痴如狂地爱着这位董鄂妃的时候,而董鄂妃,那个时候处于病危的状态。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有时还真是那么回事。

    要讲董鄂妃,先要从顺治同志的感情说起。

    皇帝大多数是不太讲感情的,毕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冷血也算一个重要条件吧。

    不过顺治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的人。顺治的感情生活实际上是比较不幸的。顺治的个性前面已经说过,叛逆、敏感、自尊心极强已经成了他的标签,特别是经过多尔衮的事件之后,顺治唯我独尊的感觉特别强烈,凡事最厌恶别人替自己做主,任何人都不可以触碰。甚至包括他的老妈孝庄。

    恰恰古代婚姻这个事情,由不得自己做主,平民百姓的婚姻还讲个门当户对,皇帝的婚姻那更加是一种政治。

    所以,顺治的大婚,是由多尔衮和孝庄做的主。他的皇后,来自科尔沁草原,和孝庄还有亲戚关系,是孝庄的亲侄女,这位姑娘的老爸吴克善是顺治的亲舅舅。实际上这位科尔沁的姑娘从小就艳名远播,聪明美丽,被视为未来皇后的不二人选。当然这位姑娘生长在大富大贵的科尔沁亲王之家,性格上是有一点好奢华、讲排场的公主习气的。

    亲政后的顺治万事由他做主,偏偏婚事做不得主,而且这门婚事还是多尔衮定的。顺治是很不满意的。

    所以顺治有意推拖,婚期被迫延后,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后来两个人虽然勉强举行大婚仪式,但顺治对这个硬塞给他的皇后实在是不可能有什么好感,再后来顺治又借口她是多尔衮的干女儿的缘故懒得搭理,据说结婚三年都没和他的皇后kelove。

    用现在的话说,这桩婚事主要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合,这个科尔沁的皇后实在和顺治实在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强扭的瓜不甜。

    最后的结果是顺治坚决要废掉皇后。

    废皇后这种事情,大家容易受到电视的影响,觉得好像就是皇帝一句话的小事,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年代,废皇后都是一件大事,这绝对不仅仅是婚姻问题,而是涉及到外戚等多个势力的政治问题。一般来说,如果皇后不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绝对是不能被废的。事实就是,大清朝268年,废皇后,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由于废后这件事情实在太严重,为了这件事情,孝庄太后和顺治的关系闹得很僵。

    最后实在没办法,自己儿子的这个个性,孝庄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事情还是必须要解决的。加上这个骄气的皇后的公主病确实有点严重,喜欢铺张浪费,和孝庄顺治崇尚节俭的风气的确不太和谐,又比较喜欢吃醋。最关键的是,因为婚姻问题,以致顺治的健康都受到了影响,所以最终孝庄也不得不同意顺治废后。

    虽然顺治在废后这件事情上胜利了,但也只是个惨胜,因为皇后还是不由他做主:孝庄又把自己的侄孙女(即前皇后的亲侄女)介绍给顺治,订立为新皇后。孝庄的态度很明显,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是咱科尔沁的姑娘。

    孝庄是不把爱新觉罗家的血统改成蒙古血统誓不罢休啊!

    对于这位皇后,顺治谈不上喜欢,不过总算和多尔衮扯不上关系,所以也不讨厌。加上这个皇后的脾气比第一位皇后要好得多,所以一直相安无事。

    因为顺治的感情生活一直不太顺利,孝庄在皇后这个事情上又对他的干涉太多,所以他一度私生活比较放纵,随便临幸宫女。结果就是顺治一朝,时间不长,身份低微的后妃特别多,埋葬在孝陵就有十八个。据考证没有名分而又受过临幸的不知其数,最保守的数字是二十多个。

    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他遇到了这位后世称之为董鄂妃的女人。关于董鄂妃和顺治的爱情,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

    在说正题之前,先说点题外话。

    清朝女子的姓名很好玩儿,像康熙生母“佟佳氏”,实际不是确切意义上的名字,而是所有佟姓女子婚后都可以共享的指称,可识别性极弱,命名起来则极简约。类推之,张姓女即“张佳氏”,李姓女则“李佳氏”,赵姓女就是“赵佳氏”了,实际就是“张好人”、“李善人”、“赵美人”。比这种命名方式更简便的,干脆直接以先祖的部落为姓氏,且吝啬掉那个表彰性的后缀“佳”字。董鄂妃就是这样一个清朝女子,她出身于满洲董鄂部落一个功臣家族,所以叫董鄂氏,后世称之为董鄂妃。

    关于这位董鄂妃的史料多的出奇,光是董鄂妃的身世就有至少四种:

    一、秦淮八艳之董小宛说

    二、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说

    三、正史说

    四、汤若望说

    后世已经证明,秦淮八艳之董小宛说纯属意淫,这个传说可能出自汉族人民的自我安慰:所谓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征服大清皇帝的终究是我们汉族女人。

    历史上董小宛的活动记载的很清楚,她比顺治大了十几岁。董小宛死的时候才27岁,也就是说,那个时候顺治才刚刚大婚的。更何况,清朝是相当看重出身的,普通的汉人女子绝无可能当上皇帝的妃子,别说妃子了,就算是宫女、地位低下的包衣都要是旗人家的孩子。虽然清朝的宫里面是有汉人女子当妃子的,比如康熙的母亲佟佳氏。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则佟佳氏在后宫中地位比较低,二来佟佳氏更确切的讲是属于有汉族血统的旗人,佟氏家族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归顺了大清朝。他们自己恐怕都不认为自己属于汉族。康熙登基之后,更是把佟氏家族调为上三旗。

    所以董小宛虽然名气很大,但就她这个“小姐”的身份,就是嫁给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很困难,更不用奢望能给顺治当老婆了。最后经过千辛万苦,经过柳如是的介绍,才嫁了个复社名士冒辟疆。

    董小宛之说的漏洞太多,所以早早的被否定。

    其他三种说法,虽然都有点似似而非,但是综合起来看,恰恰就隐藏着真相。

    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据说,董鄂氏比较爱好学习,知识比较丰富,第一次婚姻是嫁给了一位满洲军人,由于满洲皇帝对于史料的兢兢业业地篡改,关于董鄂氏的初婚,具体嫁给谁,情境如何,已经成了一个谜。

    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董鄂氏的初婚是不太幸福的。要知道,满洲打仗的军人,文化层次是很有限的,所以爱好读书的董鄂氏和她这个前夫的共同语言应该是很少的。

    本来他们可能就这么貌合神离地过一辈子,可能某本不知名的书上会记载,董鄂氏,某某某福晋,某某某年挂了。

    不过可能历史这位编剧觉得这个年代太过血腥,战火纷飞,一定要弄点缠绵悱恻才过瘾。

    因此,历史这位好编剧利用一个习俗,整出了一场旷世爱情。清朝初年有个习俗,后、妃和公卿以上官员的夫人,可以享“受命妇更番入侍”的待遇。意思就是说,“公”这一爵位以下的贵胄夫人,要轮流进入宫廷或王府,侍奉贵妇或后妃(这也是董鄂妃不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夫人的主要依据,因为亲王夫人本身就是受“命妇”侍奉的对象,而不应成为入侍者)。

    可能某一天正好董鄂妃进入皇宫中走动,和皇后太后皇妃等人增进增进感情。

    无巧不成书,顺治正好这一天无聊,也跑到了同一个地方。忽然看到一个陌生的美女,自从被迫娶了第一任和第二任皇后之后,顺治的私生活是比较放荡的,所以顺治是比较好色的。

    看到这样的美女自然要上去搭讪(或者说是调戏),结果不搭讪还好,一搭讪,竟然发现两个人三观统一,兴趣爱好相同,都很喜欢读书。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来没有经历爱情的顺治久旱逢甘霖,竟然爱上了这位董鄂氏。于是就经常想方设法让董鄂氏进宫,这位董鄂氏也是感情长期压抑,遇到顺治也是干柴碰到烈火。表面上董鄂氏是和后宫的娘娘拉关系,实际上是董鄂氏和顺治谈恋爱。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种事情,传播速度向来是比较快的(参见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所以一下子传到了董鄂氏的老公那边,要知道,在任何年代,男人都不太受得了老婆搞这种事情,即使老婆的偷情对象是皇帝。

    董鄂氏的老公又是个打仗的出生,肯定是比较粗鲁的,可能进行了家庭暴力。顺治知道自己的情人竟然被家暴,怒上心头,把这个满洲军人招过来打了一记耳光。

    要说这位满洲军人,实在是心里素质不过关,竟然郁闷地死了,也有说法是迫于顺治的压力自杀。

    不管是怎么死的,这不是我们的重点,重点是我们的董鄂氏成了寡妇,或者说是恢复了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