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临时换人参加两国元首的高峰会议,是一件极其不符合外交礼仪的事情,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德国方面安排的接待晚宴规格和档次。晚宴上,琳琅满目的法国红酒,荷兰奶制品,比利时熏肉,德国人不动声色地炫耀着他们的胜利。
作为主人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更是不失时机的发表了一通演讲,他说道“亲爱的齐亚诺阁下,请替我转告墨索里尼先生,从6月2日无耻的英国海盗发起突袭袭击开始,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已经并肩战斗六个月了。在这六个月中,法国已经被我们打败了。英国的精锐陆军和空军部队已被击溃,被埋葬在战场上。我相信我们两个伟大国家的联合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贯趾高气扬的英国人很快就一定会相信这一点。”
里宾特洛甫手舞足蹈地长篇大论着,齐亚诺不动声色坐着。这与其说是晚宴演讲,不如说是里宾特洛甫的独角戏,齐亚诺和其他人不过只是一个坐在舞台上的观众而已。对于里宾特洛甫这一套吹嘘,意大利人并没有在意,齐亚诺更关心的是与希特勒的会谈,以及当他提出墨索里尼不能到访的问题时,希特勒会如何反应。
晚宴结束后,齐亚诺半躺在舒服的大床上,手里端着酒杯轻轻摇晃,看着窗外德意志首都柏林一片片街景,他默默回忆着这一天来的所闻所见。齐亚诺到达柏林之后,可以说是听尽了各种各样的恭维话,享受了一切隆重的款待。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些小细节却让这位外交老手看出了一些破绽。
在齐亚诺访问柏林的短短几个小时里,就遇到了一次英国空军轰炸柏林的空袭警报。那是他结束了德国外交部的晚宴,刚刚回到宾馆的时候,齐亚诺看到宾馆的服务人员快速但却井然有序地跑进地下室,在黑暗的楼梯里,动作却非常熟练,显然那里的防空洞对他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也就是说,至少英国人的轰炸机目前仍然对德国构成严重的威胁,希特勒在西线的目的远远没有达到,他敢在这种情况下置西线的威胁于不顾?
在静静的思考中,齐亚诺迎来了第二天的红日---------------
午餐后,希特勒接见了这位年轻的有些不像话的意大利外交部长。和齐亚诺打算的不同,希特勒并没有责怪墨索里尼“爽约”之事。同里宾特洛甫一样,希特勒不等齐亚诺开口说话就开始了大段独白。仿佛墨索里尼不来参加两国事先约定了领导人峰会根本就不是一件大事。他滔滔不绝,连绵江水般地开始演说。
他说英国已被击溃,最后投降只是时间问题,同时,伟大的意大利盟军也在地中海也取得了辉煌的军事胜利,因此轴心国的胜利指日可待了,现在已是应该考虑胜利后的世界安排的问题了---------
有了芒果这个穿越者事先打预防针,齐亚诺对希特勒的这一套表演自然有相当的免疫。他心里清清楚楚,希特勒这可是一个阴险狡猾的人,他可以郑重其事地给你一连串的假相,也可以用十二分的真诚口气,对你胡扯上一大通。连他的部下都把他看成一个演员,他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可能是事先设计好的表演,别奢望能在和他打交道时摸到一点漏洞,因为那很可能是他给你下好的圈套。同是,芒果也告诫过齐亚诺,希特勒是一个贪婪的人,他不会眼看着英国这块即将到口的“肥肉”又从嘴边溜掉,更不会大方地跟所谓的意大利同盟谈瓜分胜利果实,这一定是希特勒的稳军之计!也就是说,一方面希特勒要用“战后重新分配利益”这个大大的画饼来保证意大利人牢牢地捆上德国战车,利用意大利来牵制英国和他身后的美国。另一方面,希特勒本身还是念念不忘获得东方生存空间。在希特勒的如意算盘里,最好的结果就是意大利人在西线死磕英国人,而德国人掉头东进,获取苏联的领土和资源。相反,在意大利人的计划里,最好自然是把德国人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西线,至少在登陆大不列颠岛之前,意大利人是不会对苏联有一丝的想法。
“亲爱的元首,首先因墨索里尼阁下不能亲自出席本次会谈,请接受我方最真挚的道歉。”齐亚诺真诚地说道,“另外,我方认为在英国轰炸机依旧不时光临贵国首都的情况下,谈论最后的胜利,是否有些太早。”
的确,至少现在英国强大的空军依旧是希特勒的心头之患。希特勒私下曾对他的部下说过:“对英国作战只会把两个国家都变成焦土。”而且即使最终攻占了英国,也必然要使德军付出巨大的牺牲,而且英国人一定会带走他们能带走的,毁掉一切他们带不走的,留下一片废墟和几百万噢噢待哺的百姓给德国人。如果那样的话可能近10年内德国都无法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同时,希特勒也认识到,德军即使登陆作战,成功打垮了大不列颠,但却无力去瓜分在全世界土崩瓦解的英国殖民地,这样德国人的鲜血只能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换来渔翁之利。就连意大利人,凭借着那支远比德国海军强大的舰队,他们捞到的好处也会远远超过德国人。希特勒不反对意大利人夺取英国人、法国人在地中海的利益,但是这种夺取必须是用意大利人鲜血而不是德国人的。这是希特勒绝对不情愿的。横扫欧洲的德国钢铁之师不可能永远生龙活虎,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后就会变成疲惫之师,希特勒不愿把他的最后一颗子弹用在英国身上。只要英国人老老实实地呆在海峡的另一头,哪怕偶尔给柏林送点礼物过来,他也能够容容忍。毕竟,一旦德国人从苏联获得大片领土和资源相比,英国投下的炸弹就不过是隔靴抓痒罢了。
“可您知道吗?为什么我国会临时派我出席本次会议?”
“为什么?这是贵国的内政,我并不很关心。不过,我还是很有时间听一下贵方的解释,因为这个毕竟不符合外交礼节。”
“因为,就在前天,一支英国突击队在亚历山大袭击了我们伟大的领袖。在我离开罗马的时候,伟大的领袖仍未脱离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