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疯子到财神 > 章节目录 第一四七章 吴楚大战起 范蠡心如焚
    上文说到,越王宠妃玉姬暗中与卜尹和咸尹交结,此举到底意欲何为?

    玉姬当然有他的意图,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和小王子宏儿。她本来是个不愿过问政治的女人,但是现在迫于大王子勾践即将立储、自己和儿子前途堪忧的局面,不得不想一些办法了。

    自从“百女宴”以来,玉姬已经不是一个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女人了,她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阵营。那么,算卦的卜尹和进谏的咸尹对她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暂时留到以后再解答吧,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说。

    这个事情很大,大到足以改变当时的政治格局、决定后来的天下大势,那就是:越国的邻国吴国开始悍然出兵,大举进攻楚国,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柏举之战”。

    &&&

    故事稍微扯远一点吧。

    吴楚之间的的冤仇由来已久,自多年之前的“鸡父之战”以来,两国一直兵戈不断。

    楚平王与与费无极将伍子胥逼逃吴国,令久有称霸之心的吴国如虎添翼。伍子胥又向吴王阖闾引荐了齐国军事奇才孙武、楚国旧臣伯等良将能相,大力辅佐吴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数年间成为南方军事强国。

    阖闾称霸心切,伍子胥复仇心切,孙武实践自己的军事理论心切,再加上楚国国王年幼、权臣贪鄙、国力不振,这一切导致了吴楚大战在所难免。然而伍子胥和孙武绝非急于求成的平庸之辈,他们深知楚国军力国力十分强大,因此不会轻举妄动。他们一定要创造一切用利条件,等到时机成熟才会大局用兵,战之必胜!

    为此,伍子胥提出了“疲敌扰敌”之策,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兵分三路,轮番骚扰,大大削弱了楚国兵力,消磨了出国斗志。孙武提出了传世万代的著名军事理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后伐城”,并全面实践。于是吴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一是洞观天下大势,辨别敌友,制定了西破强楚的长远计划。二是积极建立与邻国晋国、蔡国、唐国等国家的外交关系,在稳定晋国的同时,利用楚国权臣子常压榨蔡、唐两个小国造成积怨有利时机,进一步离间楚国与两国的关系,使本来为楚国盟国的两国转而与吴国联合起来。三是采用强逼南方越国与吴国结盟,遭到拒绝之后便悍然出兵越国,削弱和压制了越国,解除了后患。

    自此,吴国大破楚国的条件已经成熟,只等一个时机和借口了。恰在此时,蔡国前来向楚国求助,楚国正是瞌睡遇见了枕头!

    &&&

    蔡国是楚国在大别山以北的属国,长期遭受楚国的欺凌,几度被迫向东迁都。此时蔡昭侯在位,楚国令尹子常再次敲诈他的宝物,蔡昭侯忍无可忍,拒绝了子常。子常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找了个借口兴兵伐蔡。蔡国大兵压境,只好向邻国晋国求助,但是遭到了晋国拒绝。蔡昭侯思来想去,觉得近年来吴国对蔡国不错,而且吴楚两国宿来为敌,不如向吴国求救。

    吴王阖闾早在几年前就想攻打楚国郢都,当时被孙武以国民疲惫为由加以劝阻。这次蔡昭侯找上门来求救,阖闾觉得时机难得,便立刻召见伍子胥和孙武,

    阖闾问道:“你们以前劝我不可攻郢,这一次如何?”

    伍子胥和孙武都赞同,孙武道:“此次可以攻郢,然而必须联合蔡、唐两国,用其兵力与关隘,以增加取胜把握。”

    阖闾于是采纳二人建议,联合蔡、唐,严密部署,大举伐楚。吴国志在必胜,因此作战阵容十分强大。阖闾亲任统帅,伍子胥、孙武、伯等人随同,吴王子累为先锋,阖闾的弟弟夫概也领兵五千一起出征。

    吴军南路为主力,从潜地出发,翻越皖鄂交界处的大别山无人区,进入楚国境内,经柏举地区向西挺进。北路为策应,从水路乘舟溯淮河西行,先攻楚军以解蔡国之围,然后会同蔡、唐两国军队快速通过大隧、直辕、冥三道隘口,进入楚境后南插与主力会合。

    楚国左司马沈尹戍向令尹子常提出建议:由子常率领伐蔡之军迅速回撤至汉水西岸组织防御,他自己赶到方城去调集那里的机动部队,烧毁吴军停泊在淮的舟船,封锁大隧、直辕、冥三道隘口,截断吴军退路,然后配合主力在汉水东岸从背后夹击吴军。

    应该说,这本来也是一个不错的作战计划。但子常率领伐蔡楚军回撤到汉水西岸时,获悉吴军主力已出现在柏举以东的大别山区,子常贪鄙无能,争功心切,不等北路的沈尹戍军包抄到位,就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独自率领楚军主力渡过汉水东下,进入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寻找吴军交战。

    山区林密路窄,楚军盲目追击,随时都会出现某支部队孤军突出的现象。吴军却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法,主动后撤,引诱楚军,相机歼敌,抓住一股吃掉一股。楚军主力从小别追击到大别,与吴军三次交战,三战皆败,士气大受影响,军心开始动摇。吴军三战三胜,士气大振。

    子常率军退守,与回追的吴军在举水发源地龟峰山附近形成对峙。这时,阖闾的弟弟夫概主张乘楚军统帅失威、军心动摇之际,立刻向楚军发起猛攻。阖闾比较慎重,开始没有同意。夫概血气方刚,不愿放弃眼前出现的良好战机,果断地以自己率领的五千兵力率先向楚军发起猛攻。楚军阵形立刻动摇,阖闾见势,下令吴军主力投入战斗,一鼓作气将楚军主力围歼。楚军统帅子常弃军逃往郑国,副将射被俘,大夫史皇为掩护子常撤退战死。柏举决战,吴军一举夺取了决定性胜利。

    楚军残部在射之子延的指挥下,溃逃至安陆与云梦之间的清发水边,准备渡河,然而吴军追兵已到。阖闾听取夫概建议,待楚军渡河渡到一半时下令攻击,楚军溺毙、被俘者不计其数。渡过河的楚军残部溃逃至雍,正在埋锅造饭,又被吴军追上。楚军残部“弃食而逃”,吴军就地开饭,吃的是楚军做的饭,吴军吃饱喝足之后,乘胜追击。

    楚军副将沈尹戍,原计划赶到方城去征调机动部队,烧毁北路吴军停泊在淮水上的舟船。他刚赶到半路,就获悉北路吴军从淮上岸后,已迅速会合蔡、唐军通过大隧、直辕、冥三道隘口南下,子常指挥的楚军主力已遭败绩。沈尹戍于是就地返回,回援子常,当他赶到雍时,恰好与追击楚军残部的吴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沈尹戍指挥的楚军一时占得上风,但沈尹戍身负重伤,无法继续指挥,楚军余部全部被歼。

    至此,楚军彻底失败。十天后,吴军浩浩荡荡开进了楚国都城郢都。

    &&&

    吴军联合蔡唐两国向楚国大举进攻的消息很快传到越国,越国王朝上下笼罩在不安的气氛中。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如果楚国战败,吴国的实力就会更加强大,按照吴国“西破强楚,南灭越国”的大略,接下来受累的就该是越国了!

    越王允常寝食难安,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众人议论纷纷,有人主张静观其变,有人主张出兵助楚,有人主张加强防守,然而最终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允常心中憋闷:将到用时方恨少,平日里一个个自以为是,威风八面,关键时刻却没有一个人用得上!

    最终,允常做出决策:加强北方吴越边境防守,全军动员,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此时,范蠡更早得到消息,心中焦急不安。倘若吴军攻破郢都,继续向北、向西,三户邑必将深受其害,自己的兄嫂与侄子、红螺的娘家人、郑渚的父母兄弟、许许多多三户邑的父老乡亲难免深受其害,自己能够偏安越国吗?

    不幸的消息终于传来: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了!

    范疯子不能坐视不管,他要想出一个对策来!情急之下,范疯子直奔凤凰山求教于师父辛文子。

    辛文子早已得知吴楚开展,如今正在静观其变。他一次次驻足“九州方圆图”前面,多种设想,仔细揣摩,试图看出吴楚大战前景。终于,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预测。

    范蠡来访之时,辛文子仰躺在山洞前的藤椅上晒太阳。他似乎知道范蠡来访,眼睛也没有睁开道:“徒儿坐吧,为师正在手痒,陪为师对弈几局吧!”

    范蠡道:“师父好生消闲!吴军已经打到楚国郢都了,徒儿哪有闲心下棋?”

    辛文子道:“吴军打到郢都,与徒儿有何关系?难道徒儿有办法将吴军拦回来吗?”

    范蠡又急又恼道:“师父说的轻巧!徒儿的兄嫂侄儿怎么办?”

    辛文子道:“难道徒儿要去楚国解救吗?就算徒儿的黑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到达郢都也需三两个时日,况且一路关卡,徒儿能够顺利成行吗?为师尚怕徒儿受害于乱军之中!”

    范蠡急切道:“师父难道要徒儿袖手旁观吗?徒儿于心何忍!”

    辛文子道:“徒儿难道一定认为吴军会继续向北吗?吴军有这个兵力吗?吴军为何要向北进攻?徒儿想过这些问题吗?”

    范蠡道:“然而,形势难测啊!”

    辛文子道:“为师倒是以为,形势并不难测!”

    范蠡道:“师父何出此言?徒儿请师父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