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弃妇的极致重生 > 章节目录 第449章 崔大回京
    积微学院?萧南的学生?

    安同握着匕首的手微微颤抖,这一路上发生了太多她事前没有预料的事儿,此刻她的已经不再像最初时那样笃定,相信自己和冯昭仪能顺利达成目标。

    这会儿又听说萧南的人也赶来了,她的心中愈发担忧:“难道这件事萧南也有份?”

    想到这种可能后,安同愈发紧张,说实话,在诸多堂、表姊妹中,她最敬佩萧南。尤其那年被萧南‘劝说’出家后,她对这个表姐‘翻手云覆手雨’的能力颇为佩服,甚至还带着几分隐隐的畏惧。

    这丫头太厉害了,每一步都算计到了!

    事后安同回到京城后,曾私下里打探,得知她的好四叔确实想用她为借口企图弹劾李承乾夫妇治家无方、教女无状,京中坊间已经有了类似的谣言,若不是安同动作快,定会被魏王的流言所伤。

    而到那时,就算安同再想出家,也已失去先机、没什么优势了。

    另外,还有一点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那便是萧南曾经秘密交给安同一个奇怪的小白瓷瓶,安同每日借着给先帝诵经祈福的时候,都会偷偷的往先帝的药盏中加上那么一滴。

    安同记得很清楚,她第一次偷偷加入这种神奇的药液后,昏迷已久的先帝便有了反应。随后先帝的身体便愈发好了起来,最后直至康复。

    安同至今还记得当时自己内心是怎样的惊讶,偏这件事她谁都不能说,因为一旦说了。她非但没有功劳(名义上,先帝可是因为她诚心祈福才病情好转滴)。反而有欺君的嫌疑。

    安同也不敢去追问萧南,因为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就那么大喇喇的问:“阿姊,你给我的白瓷瓶里装着的是仙家宝贝吗?”

    萧南若是随便说点儿什么打发了自己还算是好的,万一萧南生气了,安同还真不敢想象自己该如何收场。

    算了,安同默默的叹了口气,心里把萧南当做‘最不好惹’的人、直接拉近了她的重要人物档案中。

    心里存着这份忌惮,之后安同才会对萧南格外尊敬和亲近,并不单单因为萧南的‘救命’之恩啊。

    如今猛然听说萧南也搀和进来了,她心中的小人已经开始颤抖了——呜呜。她这个好阿姊可是个算无遗策的人呀,既然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阿耶这一边,那是不是表明,阿姊已经有了什么完全的计策。而冯昭仪和自己的那个‘妙计’注定会失败?!

    “小子程延寿、屈突通、秦敏之……参见圣人!”

    十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齐齐单膝跪倒,恭敬的向皇帝请安。

    就着明亮的月色,皇帝眯起眼睛努力辨认着,好一会儿才哈哈大笑两声,欣慰的说道:“好好,朕记得你们。你是程老国公家的那个二郎,你是屈突家的,你是……”

    皇帝的记性真不坏,他竟将十几个贵族少年一一认了出来。不止他们祖、父的官职、姓名,就连他们各自在家中的排行也都说得分毫不差。

    只见他缓缓推开搀扶着自己的安同,微微弯腰。做出要搀扶的动作,“你们的祖、父皆是朕的肱骨之臣。你们这些小郎也都是忠勇爱君的好孩子。好好好,都起来!”

    “谨遵命!”十几个少年没想到皇帝还记得自己。又是激动又是兴奋,个个挺起小胸脯,扯着嗓子大喊道。

    皇帝看着这一群精神抖擞的小郎,愈发满意,这次‘钓鱼’计划,因为他的一个失误险些酿成大祸,逼得他不得不狼狈逃离行宫。可也正因为这个失误,让他看清了许多人,也发掘了不少人才呀。

    眼前这些小家伙,个个出身豪门,且都是这般的忠君,相信用不了十几二十年,他们便会成为朝廷的着什么。

    “阿弟,你说阿娘和弟弟妹妹们不会有什么意外?我刚才听公主府的亲卫说,此刻京中也乱作了一团,许多权爵人家都遭了祝融之灾,咱们家不会也——”

    灵犀一身火红色的胡服盘膝坐在地上,双手抱着膝盖,头定定的看着京城方向,喃喃的说道。

    “阿姊,你就放心,阿娘向来稳妥,连骊山分院都准备得无比周全,京中大宅更不会有什么疏漏,”

    长生也担心,不过他自持已经是男子汉了,理应照顾家中的女人,他故作小大人的沉声劝着:“别忘了,还有阿耶呢,阿耶虽然不在京中,但却留了许多人手,咱们身边的阿甲、阿乙不就是阿耶悄悄安排给咱们的暗卫嘛。”

    提到父亲,长生的眼中充满敬佩和孺慕,他的阿耶就是厉害,远在数千里之外,却还能将他们兄妹照看得如此周到。

    尤其是那个阿甲、阿乙,过去长生都不知道他们竟是父亲的人,这次若不是歹人围攻学院,他和阿姊奋勇上墙杀敌,他还不会注意到身边有人死命保护他们呢。

    事后一番追问才知道,原来阿耶早就担心京中有变,提前一个月便做了安排。

    阿甲、阿乙是阿耶留在家中的暗卫,接到的唯一指令就是保护他们姐弟安全,在长生想来,连他们这样的大孩子阿耶都安排了人手,更不用说家中的几个幼弟幼妹了。

    对父母的能力,长生小盆友可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信任呢。

    只是,信任是一回事儿,担心却是另一回事儿,当他听到灵犀说:“我当然知道阿娘、阿耶厉害,可、可人家就是担心嘛”的时候,他也忍不住幽幽的叹了口气。

    就在崔家小姐弟担心母亲的时候,京城的萧南却很是畅快。

    方才抵达时,手下的一番吆喝。原本是打着壮声势的主意,若是能招呼来三两个帮手。则是意外之喜,然而萧南没有想到的是。她们的这番呼喝,却引来了一个极大的帮手——手握两千右卫的赵王李福。

    “乔木,这到底是怎么了?这些金吾卫缘何如此癫狂?!”

    李福经过弟弟的一番劝说,终拿定主意率领着家中两百亲卫赶了来,三两下帮萧南打退了那些金吾卫,并于一片火把亮光中寻到了萧南。

    这对兄弟还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捉着萧南的袖子低声询问着。

    “好叫两位舅舅知道,”萧南微微欠身行了个礼,轻声道:“我阿娘从骊山传来密信,信中说韦氏谋逆。欲弑君篡位,大皇子矫诏软禁五相及朝中重臣……霍氏附逆,汉王、羽林军朗将李易等亦意图不轨……”

    “什么?他们、他们竟然——”

    李福大惊失色,他这个‘惊’半真半假,方才兄弟两个在一起商议的时候,便猜到了韦氏、大皇子谋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骊山的情况竟然如此糟糕。

    李明的定力比他哥强一些,心思也缜密,直接问出最关键的问题:“圣人可安好?”

    “两位舅父只管放心。”萧南微微勾了勾唇角,道:“儿刚刚接到阿娘的最新消息,说是圣人已经顺利脱险,如今正在骊山西南侧的临时大营安置。大营中有五千调防的千牛卫保护圣驾。”

    “阿弥陀佛,圣人无恙便好!”

    李福抱拳冲着骊山方向连连拱手,嘴里不住的念叨着。

    李明却听出了这句话的重点。他思忖片刻,问道:“乔木。据我所知,骊山只有霍氏的三千戍卫。这五千千牛卫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呀。

    萧南微微一笑,事情发展到现在,她也没有必要隐瞒了,直接告诉两人:“是奔赴西北的三万援军中抽调的五千英勇儿郎。”

    李福、李明闻听此言全都愣住了,西北援军?不是说这些人出关的时候遭遇西突厥伏兵,全军覆没了嘛。怎么?

    难道——

    两人猛然想到了什么,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自己震惊的倒影。

    相较于刚刚的故作惊讶,此刻的‘惊’才叫一个货真价实。

    好一会儿,李明才道:“太好了,圣人有这些人马护送,定能平安抵达京城。只是,今夜京城大乱,不知多少人家罹难。吾等身为天潢贵胄,理应为君分忧,为京城百姓解难。阿兄,你说是也不是!”

    他可不是傻子,单从萧南的这句话中就听到了关键问题——原本‘战败’的西北援军如今却悄悄潜回京城护驾,其中定有原因。

    说不准,所谓的战败、皇帝重病等消息都是圣人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为得就是把京城的水搅浑,然后让某些人现行呢。

    萧南若能听到李明的心声,定会给这个便宜舅舅点一个大大的赞:亲,你真相鸟。

    李明聪明,李福也不傻,当下便明白了弟弟的暗示,他连连点头:“没错,我这就调集驻防在皇城的两千右卫进宫平叛。”

    圣驾不在京城,但皇宫里还有两个小皇子和一个怀孕的昭仪,韦氏若真的谋逆,这些人便是她必要扫除的对象。

    圣人已经脱险,此刻就算他们火速赶往骊山也没什么功劳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杀入皇宫,倘或能救下小皇子和武昭仪,待皇帝回京后,那也是大功一件呀。

    李明闻言,眼中精光闪烁,啧啧,他这个老实头阿兄终于开窍了,没错,他们此刻就带兵去平叛,哪怕没能救下两个皇子,能多杀些叛军,能在圣人回京前将京城的乱贼肃清,亦是不小的功勋呢。

    萧南见两位舅舅如此上道,也很是高兴,连声附和道:“还是两位舅舅想得周到,只是这坊中还有几家姻亲,儿须得过去看望一番。待儿将坊内的乱贼肃清后,便会立刻赶赴皇城与两位舅舅汇合,如何?”

    李福、李明又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个彼此心领神会的眼神,然后由李福出面道:“甚好甚好。只是乔木你身边的人手不多,舅舅留给你一百亲卫助你平叛。”

    “多谢舅舅!”

    萧南躬身行礼,连连道谢。

    李福摆摆手,而后便唤来自己的贴身护卫,附身耳语了几句。只见那护卫用力点了点头,便下去点出一百人马,亲自带领来到萧南近前。

    萧南见状,又是一番道谢。

    “乔木,刀剑无眼,诸事小心!”

    李明和李福临行前,再三叮嘱,得到萧南的连声应诺后,这才策马领着各自的亲卫朝宫城疾驰而去。

    送走了两位舅父,萧南领着一干人马进了小院,看了看孩子们,见他们虽受了些惊吓却没什么大碍后,这才亲自带着他们回家,又命阿山等人带领火铳队去相熟的人家探望情况,顺便帮忙。

    大火、乱兵、喊杀声足足折腾了一夜,远方的天际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京城的一切终于安定下来。

    次日,京城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没有报晓鼓,街上也没有什么行人,整个京城集体失声,唯有空气中传来的木材烧焦的味道宣告了昨夜的不平静。

    第三日,阳光灿烂的正午,皇帝的圣驾安全返回京城。

    第四日,圣人宣召长乐长公主、豫章长公主、东阳长公主、魏王、蜀王、晋王等一干长公主、亲王进宫,一同被宣召的还有诸位李氏宗亲、朝中五相和几位老国公。圣人与众人在议事堂商议了足足一日,直到黄昏才散会。

    第五日,圣人下旨废大皇子、二皇子为庶民,韦淑妃赐自缢,韦仲、韦季等韦氏族人抄家、夷三族。一时间,京城哭声震天,血流一片。

    第六日,圣人下旨封三皇子为太子,首相高中书令为太子太傅,相公崔泽为太子太保……

    一大串的封赏名单中,还有个不甚起眼的人:擢原鄯州刺史崔幼伯为司农寺正卿,即日进京。

    就这样,离京近三载的崔幼伯终于回京了。

    ps:还有一章,彻底完结。今天是母亲节,某萨祝天下的母亲们和终将要成为母亲的女王们节日快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