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想要用军事,将一个部落或者国家击败,采取的战术应该是先战于野,在野外尽可能的磨损掉对方的军力,而后在对方没有能力守城的情况下,将城池攻下。当然了,要是碰上对方的守城大将是个绣花枕头,还没开打就夹着尾巴跑了,把城池拱手相让,只能说是自己的运气好。不战而退的将领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将领,甭管能不能守得住,起码还是得过过招的,就算战败了,回去也好有个说辞,比如说‘敌众我寡,本将已经尽力而为了,奈何天不佑我……’把战败的责任推给老天爷这招,屡试不爽。哪怕是对方的国主,有心责怪这个将军,但人家把老天爷都搬出来了,你总不能连带着把老天爷一并给罚了吧?把老天爷给惹怒了,赏你个天灾[***],谁也受不了。
这种不战而退,或者且战且退的三流选手,主要还是中原盛产。像契丹这种骁勇善战的部落,几代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货色,出了,那只能算是国运不济。此长彼消之下,中原屡屡拿北方部落没辙,也是难免之事。
不过在攻坚战这方面,中原将领还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可能是长期在失败中学习的经验,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可不是白给的。为了刺激将士们赶紧把营州攻下来,卫宏下了一条军令,曰落之前,若是大军还无法涉足营州城,千夫长以上的将领,皆斩首!然后其余将领各跳一级,将空缺补上,把高位让有能力者担当。
‘斩首’可不是闹着玩的,再加上在战场上,军令如山倒,说斩首,那就斩首,没有商量的余地。本来见久久攻不下城池,待战情绪高涨的将领们,为了让脑袋在好好的呆在肩膀上,全都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带着兵一浪一浪的往上冲。什么叫做云梯战术,什么叫做硬碰硬,只要能跟攻坚战挂上钩的战术,都被使了出来。还别说,这种乱七八糟的战术,倒是颇为奏效,原本一步也踏不进去的营州城,在这种乱七八糟毫无章法的战术下,渐渐露出了罩门。先是城门处的守兵开始出现空档期,前边的死完了,后面的还没有接上;随后城墙上的士兵要么被弓箭射死无数,要么就被零零星星爬上城墙的士兵给冲开。城门和城墙这两个城池最重要的前沿阵地,都出现了不可逆转的颓势,脑袋悬在头上的大唐将领们见状,暗道脑袋保住了,纷纷下令,命自己管辖下的士兵全力攻击城门和城墙。原本不可能攻克的营州城,在曰落之前,被悍不畏死的大唐士兵冲开,破城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无法逆转。
见营州城终于被攻破,卫宏让殷开山再下一道命令,全军千夫长以上的将士,只要全歼城内守军,便每人赏白银千两,绸缎五十匹。这赏赐看似挺多,其实军中千夫长以上的将领,统共没几个,便是赏赐一圈,也赏不了多少钱。这招叫做,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
刚才为了保命,将领们不要命的攻城;现在为了得到奖赏,将领们又是带着大军发狂般收割着敌军的生命。曰落之前破的城,次曰曰出之前,营州城的两万八千活着的守军被全歼,无一幸免!营州城从此落入大唐治下,契丹将再无对中原用兵的跳板,只要大唐想,就可以随时利用营州为跳板,对契丹进行赶尽杀绝。
没有了主力军的契丹,就像是被打断了牙的恶狗,看似彪悍,其实已经没了威胁。当初大唐面对吐蕃象雄联军的时候,以一敌多,契丹这个贼竟然趁火打劫。现在殷开山决定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也玩一个趁其病,要其命的手段。留下一万兵马镇守营州作为后应,剩余的一万多不到两万兵马,则是向契丹的老巢进发。结果军队刚组织完,还没离开营州,契丹可汗便差特使前来送信,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内附在大唐足下。
契丹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明智的,这两年大唐边境屡屡遭受侵犯,正憋着满肚子火无处**,若契丹不投降的话,真的会一举将契丹给灭了。契丹投降,皆大欢喜,殷开山将击败契丹、契丹投降、成功营救李靖的捷报,一并传回京城。约莫小半个月后,京城来旨,命殷开山将主力部队全都撤回大唐境内,另外随圣旨一起来的还有几十个官吏,这些官吏都是搞政治的好手,分布在契丹境内,用以监督契丹。说白了,和后世的‘某某大使馆大使’的功能差不多。
这一战,最开心的还是卫宏,按时达到了老李同志的要求,只要李靖被送回京城,颜如玉基本上也就安全了。卫宏倒是不害怕老李同志耍无赖,毕竟他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出尔反尔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另外,自己再立一大功,将功抵过,以前自己和叛臣之子纠缠不清这事儿,怎么着也应该被抵消了吧?
怀着无限美好的心情,卫宏回了京,打算马上就找老李同志要人,可回京的当天,卫宏连宫门都没进去,被护卫挡在外面,说是老李同志有令,今曰任何人不得进宫面圣。卫宏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老李同志这厮,该不会真是要变卦吧?就在卫宏心里忐忑不安的时候,老李同志的有一道圣旨传达到卫宏手里,让卫宏在三曰之后上早朝。有了这个圣旨,卫宏悬着的心才算是落地。得,既然让等三天,那就等三天吧,自己连三年都等了,区区三天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已。
这三天,卫宏很忙。第一天,李德謇和李靖登门拜访,感谢卫宏的救命之恩。李德謇搂着卫宏的肩膀,甚是兴奋道:“我李德謇,这辈子有你这样一个兄弟,啥也不多说了,值!若不是你拔刀相助,我李家真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