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大宋西京,是长安与汴京之间最大的城池,必经之地。
自潼关到汴京,沿着黄河一路东行,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如此情况下,洛阳城的地位就越发的重要了,成为汴京一座重要的屏障。
可就是这样一座至关重要的大城,秦王赵昭只在一夜之间就拿下了!
洛阳的守卫者是西京留守王圭,赵顼比较信赖的大臣之一。
王圭的立场曾经也摇摆过,但是因为儿子的缘故,王圭最终选择了赵顼,在乌台诗案中的态度直接得罪了赵昭,再没有改变的可能。
所以即便是看到秦王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无法再归附,大宋是一个看中文人气节的年代,两面三刀的话,连他自己都要鄙夷自己。
王圭只能硬着头皮顶着,自认为将洛阳城布置的固若金汤。赵昭若是破不了洛阳,想要进攻汴京根本没戏。
其子王中岏一度得意,说秦王要兵败洛阳,铩羽而归。
但是当天晚上,洛阳各级官吏和将领,有六成以上的人主动投诚秦王,开城门投降。
洛阳不战而下,王圭父子根本没有反应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阶下囚了。
直到邵雍站到赵昭身边时,王圭父子也醒悟过来,邵雍大师在洛阳拥有着何等深厚的根基,洛阳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与他们有关系。如今看来,他们之间是早有勾结,如今则是里应外合。
自己是西京留守没错。也掌握着整个洛阳城防的兵力和权力。可是他并没有关注士兵内心的能耐。事实证明。王圭父子十二分失败,甚至没有察觉到,旗下有许多的官员和将领存在问题,以至于根本没有防备。
已经里应外合进城的时候,自己这边才有消息。
可悲啊!
王圭不过是个小角色,赵昭并不想格外理会,他的目标在汴京。
西军迅速经过洛阳,前往汴京城。
……
洛阳失陷的消息传开。天下震惊!
汴京赵颢接到消息,五雷轰顶,原以为洛阳会阻挡西军一段时间,为他们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好应付局面的。
可是这个时间仅仅只有一夜,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而且情况对他们十分不利,辽国突然南征,牵制了河北路大军,吴充即便是有心,也根本无法抽出军队南下。
原本还指望着各地的秦王之师能够前来解救。奈何圣旨是发出去了,可是没有一个州府的官员和将领听从圣旨派兵前来。存了什么心思,显而易见。
孤立无援,这一刻他们似乎体会到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而今与赵昭之间的距离也只能下最后一道汴京城墙,城墙在,他们依旧是大宋的皇帝、亲王和太后,哪怕是苟延残喘。但如果城墙破,身家性命什么都没有了。
汴京的三十万大军是他们最后的指望,南征交趾有功的郭逵已经被委以重任,负责统领外城防御。而内城则是由殿前都虞侯狄咏负责的。
唯有如此,才能让病榻上的赵顼稍稍放心。
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尽头,每一次呼吸都痛彻心扉,而呼吸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了。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闭上眼睛,前去另外一个世界,到底是天国还是地狱,赵顼不知道。他也不愿意多想,到了这个地步,自己已经无所谓了。
他现在真正关心的是母亲和妻儿的安危,他们还活着,他们要活着,可是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洛阳破了,这对赵顼的打击不小。
一夜之间,洛阳有六成的官员公开投诚秦王,甚至连邵雍也站出来,说秦王乃是天命所归。超级“神棍”的话是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本来摇摆不定的一些官员和百姓都纷纷看好秦王。
人心向背,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军心,军队士兵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汴京这三十万大军的军心所向。
洛阳那边有六成的人投降,汴京这边呢?如今这情况,早已经不是人心浮动,蠢蠢欲动这么简单了。不知道有多少将领和官员已经于秦王那边安通款曲,私下有勾结来往了。
这也是赵顼最为害怕的地方,这种事情是防不胜防的。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没有任何的自信可以说服,可以约束群臣和将领。高压手段只能防备一时,无法持久,稍有不慎还可能会其反作用。
其实无论如何,也只能关注大部分人,始终会有漏网之鱼。对于他们而言,汴京的城防只要有一处漏洞,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赵顼很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他们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他已经是将死之人,一切都不怕了,可是母亲妻儿该怎么办?
他们已经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赵昭了,比如契丹入侵,汴京和长安之间先握手言和,暂时罢兵,一致对外。
可是有什么用呢?赵昭不是不答应,给出的条件是,这件事要以他为主导。大宋的军队和权力必选要交给他,这不等若是让他成为大宋皇帝吗?
赵顼已经不在乎了,但是母亲和赵颢却死活不愿意,在这件事上丝毫不让步。
于是乎,一切又告吹了,到了这个地步,在想要阻止赵昭已经没有可能!
……
……
就在赵顼奄奄一息的时候,赵昭已经兵临城下,并且送来的所谓的最后通牒。
一名官员代表秦王送来消息。
内容很简单,那就是要求高滔滔母子立即投降,以赵顼的名义退位让贤,如此可以保全他们一家子的平安。
毕竟辽国已经开始南征。内斗的事情不宜耗费太长时间。也不宜耗费太多的实力。万一最后便宜了辽国人,那可就大大的不划算了!
赵昭不想成为罪人,也不想因为此事被人诟病,实际上最不愿意的是因此影响到自己未来的大计。为此,他甚至不惜放过赵顼一家,最起码给他们一个善终,保留他们的尊严。
但前提是赵顼一家要识趣,愿意舍得。可惜条件开出去了。高滔滔与赵顼不为所动。
一片苦心被辜负,赵昭也没什么好说的!
于是乎,给赵顼和高滔滔下了最后通牒,内容很简单。如果他们执迷不悟,依旧负隅顽抗,那么攻破汴京之日,他们一家一个不留,所有的荣誉和尊严都将会被剥夺,青史除名,遗臭万年。
这是最后的通牒。限期五日之内答复的,若是没有结果。就会大举攻城。
……
……
高滔滔接到这所谓的最后通牒,勃然大怒,赵昭这是做什么?威胁人吗?
“我倒是要看看,他攻破汴京之后能怎么样?还真是大言不惭!”赵颢愤愤不平,许久之后才发现自己言辞似乎有漏洞,急忙改口道:“以他们的本事,想要攻破汴京?做梦吧!
他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自信,只是唯有如此说,嘴上才能舒服点,心里多少也有安稳的感觉。”
韩琦很无奈,这个时候他已经没办法多说任何一句话了。说什么都没有意义,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事已至此,一切都听高滔滔的,太后与官家说怎么样就怎么办?他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了,哪怕是人生会有污点,但是气节不能变。韩相公想要体面地死去,不想死的太卑微,太窝囊!
对于赵颢的态度,他也完全是睁只眼闭只眼了,说实话他现在倒是有些体谅赵顼了,觉得这位官家有些可悲,有些可怜!
粗重的呼吸之后,赵顼连胜咳嗽,仿佛一口气憋屈在心里,已经吐不出来。
生命即将结束,赵顼知道自己的生命真的走到了尽头,也许过不了今晚。
他强忍疼痛,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母后,要不就退位吧,事已至此,汴京迟早保不住了,到时候……”赵顼现在不是懦弱,也没有意气用事,他只是单纯的害怕。
害怕失去,害怕妻儿会遭遇悲惨的命运。人之将死,富贵荣华,帝王基业还重要吗?其实和多说人一样都有些虚幻。按理说,对一个皇帝而言,他最应该操心的该是江山社稷。但赵顼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江山,也就没什么好操心的。
现在最紧要,最让人放心不小的就是妻儿,尤其是四个年幼的儿子。对于赵昭提出的最后通牒,他内里心实质上是愿意接受的。
赵昭的话是可信的,这是他的直觉,赵顼也不得不佩服,赵昭做事的确是光明磊落。
何况自己要是退位,无论是这份恩德,还是从形式上而言,对大宋,对他总是有好处的。自己的儿子应该能因此保住性命和地位,否则赵昭就要被天下人所责备,厌恶,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但这件事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了,必须要经过母后高滔滔的同意。
赵顼已经不是在商量,更大程度上,他倒像是在哀求!
“赵昭能真正饶过他们吗?”高滔滔冷冷一笑道:“你放心,我会将你的第九子赵佶送去民间寄养的,即便所有人都出事了,他也会安然无恙长大,为你留下一脉香火的。”
对高滔滔而言,从几十年前开始,这件事就注定没有回头路,不可能再有改变。一条道走到黑,是一个合格阴谋家该有的担当和勇气。
高滔滔起身离开了,只留下一声淡淡的叹息。与此同时,赵顼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最后一丝神采从天地间飘过,也不知是忧心忡忡,还是欣慰离开?
渐渐的消散,最终黯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