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海风掀起微浪,拍打着礁石和海岸,在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下,一支体型庞大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向北航行。
这是从长江口驶来的汉军船队,由六百艘两千石以上的大船组成,船体十分坚固,可以抗击近海大浪,船队满载着三万精锐汉军,一路向北疾行。
此时中原大战正处于对峙阶段,曹仁已无法再撤回徐州,汉军也迟迟没有向曹军发动进攻,关键就是刘璟在等待甘宁的消息。
在用奇兵收复交州后,汉军便尝到了海路出击的甜头,这一次为夺取中原大战的胜利,刘璟又毫不犹豫地再一次启用水军,他希望水军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经历了去年的海路出击,汉军已经积累一定经验,第二次再走海路就相对容易得多,尽管如此,汉军还是做了大量准备。
在刚开春时,甘宁便派出两支先遣船队在北方沿海探查海路,经过几个月三次航行,汉军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航线,就在汉军和曹军在谯郡对峙之时,甘宁和陆逊便率领三万汉军向北进发了。
汉军第一次从海路北征,并没有太远的计划,没有考虑进攻河北,而是要夺取青州,在这次中原大战中,曹丕已下令曹休率五万青州军赶赴徐州,这便使得青州空虚,让刘璟看到了夺取青州的机会。
一旦汉军夺取青州,必然会给徐州带来巨大的压力,那么中原大战的胜利天平将彻底倒向汉军,这是刘璟的一贯风格,中原的谨慎必然会有外围的奇兵。
六百艘战船在近海的碧浪中一路劈波斩浪,船队绵延百里,船帆如云,声势浩大,在最前面一艘四千石的楼船上,甘宁手执短戟站在船舷上向岸边眺望,凝视着远方一条黑线的陆地。
甘宁心潮起伏,他一生中都在水中作战,在十年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出海作战,走出一条前无古人之路。
“都督在想什么?”司马陆逊慢慢走到甘宁身旁笑问道。
甘宁微微叹息一声,“我在感慨自己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从海路北伐,对于曹军而言,这恐怕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奇袭。”
“我想曹操或许有过担心,毕竟我们已经南下突袭交州成功,曹操岂能不知?但就算知道,他们也防不胜防,除非他们有水军拦截,否则主动权还是在我们手中,他总不能把精兵强将都部署在沿海,那实在不现实。”
甘宁点点头,又笑道:“其实我也考虑过,汉王为何不让我们直接杀入河北,河北现在兵力空虚,我们可横扫河北,一直杀到邺都,对曹军的压力岂不是更大?”
“这就是汉王殿下的稳健,曹魏不是交州,不可能一口吞下,必须一步一步走,尤其中原战役是攻伐曹魏最关键的一步,一旦我们拿下中原,曹魏便大势已去,而夺取青州,则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两人正说着,头不定就得手了。”
赵云苦笑一声道:“毕竟对峙了半个月,天气又炎热起来,曹军防守松懈也很正常,不过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殿下准备几时和曹军决战?”
刘璟笑了笑,“我在等待张辽军队北撤,张辽军队不撤,这一战我就没有把握。”
赵云一怔,“殿下何以认为张辽军会撤退呢?”
甘宁水军北上之事极为隐秘,甚至连赵云、文聘这样大将都不知晓,只有司马懿和庞统两个军师知晓,刘璟便对司马懿道:“军师不妨告诉子龙原因。”
司马懿微微笑道:“赵都督可能还不知道,三万水军已在半个多月前从海路北上,甘宁将军此时应该率军进入了青州,相信这几天就会有消息传来。”
赵云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此事竟然如此隐秘,连他都不知晓,但他并不懊悔,更多却是激动,他忍不住笑逐颜开道:“如此一来,曹丕就不得不分兵北上了,除非他不要青州,但这又不可能。”
赵云忽然又迟疑一下道:“如果曹丕是命令曹休的军队赶回青州呢?”
刘璟淡淡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曹休军队返回青州,那么徐州怎么办?谁来保护他曹丕的安全?中原大战固然重要,但比起他自身安全的重要,还是要差一点点,况且在曹丕最初的命令中,就不打算让张辽参与中原之战,他只是不放心幽州军驻防邺都,担心曹彰在邺都发动政变,才借机让张辽把幽州军带离邺都,所以我断定曹丕一定是让张辽北援青州,没有了张辽军队的威胁,这场中原战役,我就有了九分的把握。”
赵云半晌才叹息一声,“殿下已经把曹丕看透了。”
就在这时,远处一队骑兵疾奔而至,为首军侯催马冲上山丘,给刘璟侍卫说了几句,便被带到刘璟面前,侍卫道:“殿下,青州有消息过来!”
刘璟笑了起来,说到青州,青州消息就来了,他便问道:“消息在哪里?”
军侯将一封鹰信呈给刘璟,刘璟接过看了一遍,随即对司马懿和赵云笑道:“我们回去吧!准备和曹仁决战中原。”
司马懿和赵云对望一眼,司马懿急问道:“甘宁将军到哪里了?”
刘璟把鹰信递给司马懿,“他在两天前攻下了临淄,青州各郡望风而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