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尼玛的,两点攻击都打偏了,剩下收割者那一点攻击力难道还能打中?现场也不知道多少人都是带着这种幸灾乐祸的兴奋样,就等着看司马天地出这个丑。
虽然他也知道作为司马家的二少爷,不可能就这样束手就擒,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似乎是还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办法来破解这个厄运,总不会就靠刚才那个无厘头似的赌?
想起这个赌,无数的人又默默地站在了司马天地的对立面。
这时收割者的攻击已然发动了,这是支手持巨型镰刀的死神部队,他们的脸孔被深深地隐藏在巨大的斗篷之中,在头部的那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空虚的黑洞。
巨大镰刀所过之处,骷髅弓箭手们灰飞烟灭,简直就像是秋风扫落叶一般将这些骷髅们扫成残渣!
一看骰面,赫然是丢出“六”这种暴击一样的数字啊!
“哦哦哦!”观众们发出一阵阵惊叹声,这眼看就是要全灭这部队,成功反补的节奏嘛,我擦,难道这二少爷在不知不觉中就破掉了那看似无敌的“厄运”?
诸多观战的人中,只有司马弃、安不知和另外一些真正的行家,才保持着一张臭脸,甚至有人无奈地摇了摇头:杀得了这支部队,却未必能将其转化为魔力啊!
首先,收割者的特点是将所有被自己消灭,将进入魔力池的部队压入他自己身下,每有这样的一张牌,他的攻击就加一点,看似狂野的能力下面,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缺陷,一旦他收割不成,发被人搞死,那就连着他身下的那张牌一起成为别人的魔力了!
虽然他的身板不错有三点血,可他毕竟是个近战攻击单位,一不小心自然就陷入对面的敌阵之中了。
此外,可别忘记了骷髅的魔法锁,那不仅是对敌人生效,连对自己人也是有效的:一旦要进入魔力池,便丢一个判定骰子,如果是三点或以上,就直接进入此牌拥有者(也就是司马天地)的弃牌堆。
当收割者杀死骷髅弓箭手时,则无论那骰子是丢出几来,骷髅弓箭手都不可能转化为司马天地的魔力,要么成为收割者的一个战利品,要么就变成他弃牌堆里的一堆枯骨。
可以这么说,当他召唤师攻击失准的那刻起,他所打的那个赌,就已经输了,实际上这个赌本身,就是个错误,是个笑话!
当然,现场很多观众还不知道这点,就在他们疑惑为什么这部队还不转化为魔力时,骷髅弓箭手的判定骰子已经丢出来了,不多时便旋转落定,居然这次的点数也很不错,居然是个“五”,于是魔法锁成功启动,一阵青烟而过,部队已经化为卡牌好好地躺在了司马天地的弃牌堆,也就是他的坟场里,而不是魔力池中。
为何如此?
现场很多观众也是被这一波三折的剧情给搞蒙了,很多游戏经验较浅的人,愣是想了半天才理清楚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所以过了好半天,现场里才稀稀拉拉地响起一阵阵的嬉笑声:
这司马天地也太逗了,明知道不能补,也去补,岂不是徒增笑料?
就是在这样的笑场中,司马天地完成了自己的弃牌行动,宣布回合结果。
现在轮到司马玄黄困惑了,实际上在司马天地摆出要反补骷髅弓箭手的瞬间,他就觉得奇怪,自己这个弟弟他太了解不过了,在整个家族里面,他是最勤于训练,努力磨练自己游戏技术的人,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谁都可能出,唯独是自己这个弟弟绝对不会出。
唯一的结论,就是他故意这么做!
现在的问题是他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手里捏着“魔力汲取”想用出来,想了好半天,他觉得这也只能是唯一的解释了!司马弃的这个厄运有多恶心他也心里清楚,所以不用看他也知道对面一定在卡英雄和事件的手牌,那么他起手手里就有“魔力汲取”倒也不足为奇。
按着这个指导思想,又因为对方全面收缩战线,他这回合的动作便也不大,只是在左翼重新架设了一面攻击墙,然后把自己的枪手也反补掉,两个拳手全部压到前线,再丢弃两张牌做魔力。
这就是全面总攻的信号了!
对于披风族来说,有两大利器,一则就是在前线放置攻击墙,这样以后就可以随时召唤零费的盗贼,配合“突袭”事件卡让其直冲底线,窃取对手的魔力,当初安不知就是用这手将陈羁风玩得团团转。
另外一个则是突袭利器,拳手!这部队两血一攻,原本是不怎么强悍的身板,可最大的能力就是当一个拳手攻击造成伤害后,如果目标还没死,则可以将战场上另一个拳击手强行给拉到目标的周围,这个兵种是用来拦截、围杀、冲击防线的最佳武器,也是披风族的主战单位。
现在他同时祭出这两大杀招,同时在魔力池里又放下六点魔力,下回合随时可能跳出个强大的英雄来,这就已经是逼战的节奏了!
只要司马天地下个回合再无法摆脱厄运的纠缠,魔力池、阵线便会双双告破,而那时司马玄黄只要将自己的魔力池用个干净,便也不怕“魔力汲取”的威胁了。
这场比赛打到现在,终于结束了前期互相试探的僵持阶段,即将进入刺刀见红的火拼环节,场上观众瞧得清楚,顿时发出阵阵欢呼,无数双眼睛都死死地盯着司马天地。
现在只要他给出指令,战斗祭司就会将他这回合需要补充的三张牌发出去,生死就将见个分晓。
于是,司马天地说话了:“都逼到这份上,看来不打是不行了。要不,我再来跟你们打个赌?”
说到这里时,一抹诡异的笑容浮现在他脸上,然后他再次将脸扬起,通过转播屏看向全场所有观众,以无比自信的口气缓缓说道:“我赌我这三张牌里,一定能摸到伊鲁特·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