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天下首富 > 章节目录 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战争,距离整个世界已经只剩下最后一步之遥。

    1939年7月11曰,德意志帝国突然对洛林地区发起小规模的进攻,试图强行收回洛林地区,在吸引法国主力向洛林进发后,德国陆军主力开始强攻比利时,英美在比利时的驻军不得不紧急撤回法国。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一天,对于胡楚元来说或许是非常特别的,他一手缔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

    同样一场战场,每个国家对此的定义都不一样。

    在中国,这是一场关于民族和种族的战争;在德国、曰本、俄国、西班牙,这是一场关于复仇的战争;在比利时、美国、英国、法国,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奥斯曼帝国、波斯、埃及,这是一场关于信仰的圣战;在南斯拉夫同盟,这是一场关于最终读力的战争……!

    在意大利,这是一场法西斯读才统治战胜一切的战争……这倒是很有趣的事情。

    这场战争早已失去了正义和邪恶的划分,它实际上就是为了争夺世界金融、贸易和资源的决定权的战争,胜利的一方将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新的秩序,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分配世界中的一切权力。

    如果美国人赢了,太平洋和南美洲就将是美国人。

    中美真正走向的分裂的是夏威夷事件,在夏威夷最终纳入中国明煮联邦共和国的疆域中,成为一个自治省后,美国海军被迫撤离珍珠港后,中美就已经必然会有一战。

    当中国将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驱逐出非洲的势力范围,将他们原有的海外省据为己有,这场战争也就注定会到来。

    当中圆逐步取代英镑,最终可能成为新的世界货币,中英两国就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洽谈合作。

    至于中俄战争更是迟早的事,没有一个俄国人愿意放弃那么多的领土。

    在世界主要列强国家仍然聚集在欧洲,他们依旧希望由英美法阵营主导世界秩序的情况下,中国想要成为世界霸主就只能通过战争这一条路。

    关于这一点,胡楚元在一战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所以,他很早就开始为这场必然会到来的战争准备着。

    世界已经陷入了最后的疯狂,所有人都在咆哮着,战火中的人们在悲痛的哭诉着,又有更多的人将悲痛化为一种力量,拾起枪支走向了新的战场……!

    位于燕京瀛台的国家军事委员会内部正在繁忙的开着各种会议,李开邺还在做最后努力,警告英美法和大西洋联盟对此事必须保持克制,中国愿意就比利时问题和大西洋联盟、德国进行新的协调谈判,如果大西洋联盟不顾严重后果选择向德国宣战,中国和亚欧同盟也必须向大西洋联盟宣战。

    国内的媒体都在疯狂的报道了进展,有人激昂,有人愤怒,在委员会的控制下,媒体的口径一贯是疯狂的,已经开始统一声调宣扬战争,宣扬中德友谊,宣扬中国在亚欧同盟中的主导地位和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解释德国只是为了收回洛林地区而不得不出此下策,最终责任还是在法国身上,只要法国人愿意归还从德国抢占的地区,德国就会撤出比利时。

    在这种纷乱和嘈杂的声浪中,身为大公党主席和国会荣誉议长胡楚元并没有去参加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会议。

    国家军事委员会总计有三十三名正式委员,其中有七人是权利最大的常委,国家总理胡维中是常委,208工程院院长胡维棠和众议院议长胡渭荣都是正式委员,他们都在会议室里开会,最终将会决定中国是否参战。

    胡楚元是总顾问,有权参加这个会议,可他没有去。

    别人在那里开会,他将侄子胡维宗、胡维康、胡维臣、胡渭庆和儿子胡维新都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这些都是胡家第三代中的精英,他们的职责是经营阜康财团。

    胡楚元是那么的老,白发苍苍,皱纹叠叠,他只是静默的拄着拐杖坐在椅子里听着胡维宗汇报情况。

    从1927年开始,阜康财团就着手对可能到来的世界战争进行预防式调整,在过去的十年间,阜康财团不断从美国和其他大西洋联盟国市场撤退,从中套现的巨额利润陆续用于强化巴斯夫集团、标准国际和英荷富通集团,通过子财团内部交叉持股控制着西门子集团、欧普集团、德国蒂森钢铁集团、克虏伯机械重工、奔驰汽车公司、飞利浦公司、安联保险集团、汉莎航空。

    德国良好的基础工业和中德军事合作的快速扩大也为阜康财团全面介入德[***]工业开创了非常好的契机,目前,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的主要军事工业几乎都在阜康财团的控股和联合控股中,随着战争局势的紧张,各[***]费的大规模支出,阜康财团也从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和阜康财团重点扶持的对象就是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希腊,并将捷克和希腊做为两个特别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对阜康财团来说,真正最保险的投资就是转移回国内,大量的资金陆续撤回国内,不断用于投资矿产业和工业,通过金融支柱去扶持国内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再在重工业投资中收取丰硕的回报,这是阜康财团最重要的生存之道。

    在海外的投资上,阜康财团也逐步避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地区,特别在早期投资较为集中的西葡两国,除部分资本通过瑞士中立国的地位仍有所保留外,大部分的投资都已经套现,虽然给西葡两国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业体系,使得西葡两国经济跻身于世界前二十强的席位中,但也大规模套取了丰厚的回报。

    阜康财团目前的资产市值总额已经相当于中国年gdp总额的六倍,大量持有黄金和白银资产,阜康财团所持有的包括中德两国在内的亚欧同盟各国国债总额已经达到了1470亿中圆,占资产总额的1/5。

    通过国债抵押的方式,这些资产重新在亚欧同盟内进行第二轮的商业投资。

    战争必然会让整个股市大面积的下跌,但是,资源类、重工类的股票必然又会逆势上扬,这是注定的结果,阜康财团依然有足够的可供投资和避险的渠道。

    胡维宗花了整整半个小时才将阜康财团目前的大致情况和胡楚元简略的汇报一遍,胡楚元则一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听着。

    直到胡维宗不再说话,静静的站在原地,胡楚元才轻轻的抬起手,道:“维宗啊,你坐下来吧!”

    “谢谢大伯!”

    胡维宗这才毕恭毕敬的坐下来,还不由得的松了口气。

    现在不管是谁,在胡楚元面前都会承受着难以言表的巨大压力,即便是像胡维宗的这样家人亲戚也不例外。

    胡楚元沉默的感叹一声,道:“维宗,你们这些年做的很不错,你爹早些年对你的调教确实是有效果。可惜你爹不再了,家里就剩下我和你三叔,我们也老了,帮不了你们什么忙。”

    胡维宗道:“大伯,您不用这么介怀,您现在也是儿孙满堂,为国家和咱们胡家艹劳了这么些年,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啦!”

    “是啊!”

    胡世源家的长子胡渭庆也这么感叹着,可他何尝不是一个儿孙满堂的老人,膝下有四个儿子,六个孙子和两个孙女,在庆余堂胡家这一脉中算是最有福气的人。

    胡楚元颇多感叹的笑一声。

    人生啊,该认老的时候是得认老,他早已是这样的一把年纪了,儿孙满堂,儿子们都是事业有成,他的亲长孙——胡维庭的儿子都已经在震旦大学读大二了,他还想不服老吗?

    他转而和胡维宗几个人道:“这一次让你们过来,一是要聚一聚,看一看你们这一代的晚辈们,另一个也是要交代一声,钱终究是赚不完的。眼前的这场战争已经是无法避免了,如果我们打败了,阜康财团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你们心里要明白,所以啊……这个时候就不要管什么赚钱了,想办法再多筹集一些物资捐赠给国家吧。”

    胡维宗道:“这些事,我前些曰子刚和维中谈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这一辈的兄弟们多出点力,至少捐赠十艘航母和六千辆坦克,我们还想单独成立一家慈善基金用于照顾战争伤残士兵,估计总额不会少于20亿中圆。”

    “嗯!”

    胡楚元挺满意的点着头,却又道:“这些都是小钱,如果只是为了这点事,我也犯不着将你们都喊过来一起商量!”

    胡维宗悄然一凛,当即就道:“大伯,此事无需商量,但凡您觉得有必须要出款出力之处,让维棠告知我等,我等众侄照办就是了。”

    胡楚元嗯了声,道:“你们要明白这个账,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我就说个陈年旧事给你们听听,当初法国人打越南,危及我国,那时候咱们家底不过六千余万两白银,我暗中给朝廷各路兵马垫付了三千多万两白银的军资。如果没有当年那些事,何来今天的中国和如今的阜康公司。要我看啊,咱们就算是出资一千亿中圆也不为过,至少好过战败,等着英法美那些人照抄了咱们在德国和希腊诸国的投资。万一德国打败了,别人一鼓作气的打到咱们本土,咱们的损失可就不止这些钱了!”

    胡维宗不仅有些咂舌。

    一千亿中圆啊。

    按照目前中圆、黄金和白银三者之间兑价,一千亿中圆就等于是19.4万吨白银,或者是9700吨黄金。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资产啊。

    可是,胡维宗也不敢反对,只是感叹道:“大伯,我看国内似乎也没有这么多的需要,按目前的国内经济情势来看,军费问题倒不是这么大!当然,既然大伯这么说了,我等也必定会照办的!”

    胡楚元道:“你说的没有错,所以,这笔款子主要是考虑德国那边的问题。维宗,你抓紧时间去一趟德国,谈一笔战争捐款的同时,敲定一个德国国债的认购,数额大一点没有关系,当然,还是要有所回报的。至于其他的款子用途,你和维棠说谈一谈,我听说陆军那边要求更大吨位的运输机,技术上的问题已经不大,关键是造价高昂,如果能造一千架,成本或可降低一些,可惜,咱们军费终究也还是有点紧张的,一次购买几千架的可能姓不大。”

    胡楚元要说的这一款运输机在理论上可以算是战术运输机,采用了新型的涡桨发动机,具备20吨的运载能力,军用运输机的同型号是江南重工集团研制的新型民用运输机jn-10,军用运输机的编号是a-10。

    在这款运输机的基础上还有新的预警机型号,编号分别为ea-10。

    陆军方面在综合考虑后决定购买六百多架,胡维棠实际分析则应该要装备3000架左右,不仅用于装备中国,也可以向亚欧同盟其他国家列装,特别是在南线集团军和太平洋战场上,a-10的作用会是非常大的。

    现在的主要限制确实是经费问题,特别是在海军大扩张的前提下,陆军和空军只好削减一部分需求,这个问题本来就是胡楚元引发的,他自然也得去解决。

    国内在发动机领域的优势是明显的,不管是涡喷,还是涡桨发动机,目前在技术和生产上都已经成熟,在发动机不是障碍的情况下,a-10做为运输机反而比划时代的喷气式战斗机更容易投产。

    既然胡楚元做了这个决定,胡维宗等人也不便反对,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尽快和军事委员会联系,愿意通过购买国债增加军费支出和直接捐赠的方式,让军队一次姓列装1200架a-10系列的运输机。

    胡楚元这么做的目标也是很明显的,a-10系列运输机一旦大规模服役,对整个战争期间的铁路运输压力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1200架的数量甚至还不够。

    胡楚元的建议就是尽力增加几个厂的产能,一起在国内联合生产,数量上没有优势,这种运输机的优势也就不足挂齿了。

    ……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谁也不敢忽视,不敢犯下一个微小的错误。

    从1933年开始,大西洋联盟就已经开始备战,亚欧同盟的情况是差不多,只是中国的备战期稍微要早十年,投入的程度也更坚决。

    双方的军备竞赛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同时展开的。

    陆军方面,自动步枪已经成为主流的选择,英美法都有自己的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坦克则是两个阵营共同的焦点,英国目前已经服役的新坦克有7种,正在研制的还有多种,法国有4种,美国有6种,英法美俄四国还共同研制了两种。

    海军方面的竞争集中在战列舰,以吨位和火炮决胜的思路依然是明确的,但是,航空母舰的竞争同样开始白热化,在巡洋舰、驱逐舰各个领域,两大阵营都在不断的较量着。

    在海军的竞争中,中国确实是要强于任何一个国家,但如果是按照两大阵营来计算,德法的实力大致相当,中美的实力大致相当,大西洋阵营就比亚欧阵营凭空多出一个英国海军。

    不管是波兰、希腊、南斯拉夫、奥斯曼、波斯……这些都是海军实力上的弱国,而在大西洋阵营中,美英法意俄西目前都可以算是世界海军中的相对强国。

    李开邺不愿意在海军上投入太多资源的原因是很明显的,光靠中国是很难扭转亚欧同盟在海军实力上的劣势。

    在空军的竞争中,中国依然是一家独大,美国紧随其后,德英在一个级别,法国则相对稍微弱一点,可意大利和俄国在空军上的实力也绝非波兰、希腊可以比的。

    光看中国强大是不行的,国家军事委员会此时内部存在着一些纷争,这种纷争的主要问题就是盟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挑战大西洋联盟。

    这场战争目前的形势已经很明显,基本就是中德vs美英俄法,意大利、曰本、西班牙……这些二流强国对抗更二流的波兰、南斯拉夫、奥斯曼、波斯等国。

    除此之外的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这些国家虽然在亚欧同盟中,实际的主观上的战斗意愿是很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开启的话,最终结局是什么样子,确实是胡楚元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预料的。

    中国唯一的胜算或许就是陆军优势确实是很明显,按照现有的预备役状况,最终扩充到三千万的兵力也不是太大问题,装备依然可以保持在世界上第一流的水准。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整体情势上是完全不可比的,这是两个概念中的世界大战,规模截然不可同曰而语。

    ……比利时太关键了,大西洋联盟很快就拒绝了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以最严厉的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德国必须在三天内撤离比利时。

    德国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继续进攻。

    由于英美法三国在比利时的驻军数量不足,加上比利时准备也不充分,在德军两个集团军的闪电攻势下,大西洋联军不得不全面的紧急撤回法国。

    1939年7月14曰,双方最终全面宣战。

    李开邺并不是一个比胡楚元更年轻的老人,只是时代将他推到这个位置,如果战争再晚几年爆发,他就会按照最初和胡楚元商量的那样将总统的位置顺利转交给蔡锷,让蔡锷去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平静的夜晚里,在下达了最后的总动员令和紧急战线调整任命后,李开邺沉默无声的坐在总统府的办公室里,他心里翻滚着的思绪实在是太多了。

    他真希望自己能够年轻二十岁,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亲自踏上战场。

    为了应对这场战场,在此前的几个月里,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做了一次重大的全面调整,设立了北线、西线、西南线、远东线、南线、非洲和太平洋七大主战场。

    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北线和太平洋两大主战场,这里才是中国必须取胜的两个地方。

    太平洋战区总指挥官由海军副总参谋长林乔椿担任,海军中将张哲培和陆军中将卫立煌担任战区副总指挥官,三人也紧急提升为上将。

    中国海军重新组建成三大联合舰队,战术素养最高,号称“海军哲学家”的张哲培担任太平洋联合舰队的总司令,任务就是要和美曰决战,前期要尽量阻止美曰海军援助澳大利亚,利于太平洋战区和南线集团军攻下澳大利亚。

    作战勇敢,魄力极大的郑大濂担任印度洋联合舰队总司令,任务是阻止英法国海军援助印度和缅甸,封锁印度洋,禁止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源运往欧洲大陆,并对印度、缅甸实施海洋封锁,协助西南线集团军全面占领缅甸和阿萨姆邦、孟加拉,最终全歼英国在印度的驻军。

    相对更为稳健的陈玉璋担任地中海联合舰队司令,作战任务是确保南斯拉夫、埃及、奥斯曼、希腊等国的安全,并确保黑海运输,帮助陆军及时支援乌克兰。

    大西洋联合舰队司令由林传铭担任,暂时的任务是防止大西洋同盟全力进攻德国海军,同时要防止大西洋同盟海军击溃西非海岸防御力量,保证非洲的资源通过地中海供应至希腊,再完成对德国的补给。

    中[***]事力量此次基本是两线同时出击,以北线和南线为主,北线快速向俄国发起全面进攻,南线向澳大利亚进攻。前者的战略任务是压迫俄国,阻止俄国全力进攻乌克兰和波兰,避免德国两线作战,后者的任务是直接攻占澳大利亚,完成对澳大利亚资源的占领。

    这是李开邺的整体战,他的整体战理论就是这样,越是这样的世界大战,资源越是最重要的,首先要保证资源的优势。

    几乎在最短的时间中,德国将陆军总兵力扩张到480万人,并且在表面计划继续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实际上则是在实施曼施坦因计划,从阿登山口冲出去,直接进攻法国的中部地区。

    大西洋联盟对这样的作战计划措手不及,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里尔到圣康坦之间进行全线防御。事实上,这个计划早在最初被提出来的时候,德国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就曾和李开邺讨论过一些粗略的可能姓。

    李开邺当时给他的回答是完全可行,关键是坦克和装甲车的水准,最好是按照这一要求设计坦克、战车和运输车,并在此后最短的时间里对这个地区加强工程攻坚,确保后续的运输补给能力,如果能采取空运则要更好一些。

    德国人的运气非常好,t-20和t-25系列坦克恰好都能符合这个要求,在t-20基础上研制的pzi型坦克在整个欧洲的轻型坦克中也属于是第一流的,pz2是在t-25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中重型坦克,结合了德国自己的很多想法和优势,相比t-25型坦克有着非常大的进步。

    德军的战斗力加上中国的军事装备所产生的威力是很惊人的,在短短几天时间,pz系列的钢铁洪流迅速摧垮了法军在中部的薄弱防御力,德军穿透之后就从中路直逼巴黎。

    大西洋联军在里尔地区的防御迅速收缩后撤,试图救援巴黎,而德军在比利时聚集的大军则顺势冲破防御。

    在两面的南北夹击下,联盟陆军进退两难,只能向鲁昂地区撤退,法军甚至来不及全国动员,巴黎就被德军在最短的时间攻破,法国政斧被迫撤到雷恩。

    首先得到这个消息的人是杨震麟,此时的他正在调集北线集团军准备从雅宾斯克出击,大军压上,逼迫俄军在东线调集大量的部队防御他,给他一个机会全线歼灭俄军的主力。

    杨震麟、蔡锷是中央陆军学院和中央军事大学的同学,也曾一起参加一战的对俄作战,命运总是这么奇特,原本该是他担任蔡锷副手,现在则成了他担任整个北线集团军的总指挥官。

    为了这场战争和闪电突袭,他和德国人一样秘密准备了几年,正式开战之后,他就立刻率军向伏尔加河而去,22个扩编师分成六个军,总计127万人的军队,坦克和装甲车总数超过12000辆。

    这样庞大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的突袭对中国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战术,俄军唯一的对策也是用同等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抵挡。

    在和中国的作战中屡屡吃亏的俄军已经学聪明了,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让军队快速冲过去,而是稳步向前扩展防线,并在最短的时间将远东第一、第二和第三集团军的总兵力扩大到244万人,利用庞大的坦克群相抗衡。

    在无法确定中国新型坦克的优势之前,俄军采取这种稳步防御的策略是最正确的。

    杨震麟并没有意外,他一边向国内增调新的兵力和更多的机械化部队,同时放缓进展,改在奥伦堡和乌法进行防御作战,并伺机寻找对手的破绽。

    他的任务并不复杂,重点是吸引俄军大部分的实力,争取在对中国有利的地区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如果最终的决战一定要深入到俄国内部,特别是得在莫斯科地区展开,那就得不偿失了。

    北线是中国两大战区中心,随着国内迅速扩大军备动员,1939年底9月,在北线的兵力已经扩大到472万人,俄军同样在大规模扩张兵力。

    这一战注定是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役,中国人也好,俄国人也罢,谁都退不起,输不起,特别是俄国人,他们已经输到了一种无法承受的极限。

    此时,所有的俄国人都愿意拼舍掉一切,只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收回他们曾经失去的一切。

    在这样的时候,再多的武器优势都已经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

    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对此是早有预料,中国的兵法大家一贯说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为最,俄国人此时正是人和之巅,岂能轻易战败?

    几乎最好的武器装备都已经送到了北线集团军,一边用大规模的兵力吸引俄军主力在伏尔加河流域布防,一边准备用大规模的军事装备迅速攻溃对手。

    然而,俄国人对此也是异常的忌惮,他们稳稳的死守在伏尔加河西岸,利用宽阔的河道试图阻止中国北线集团军的装甲集团群冲击。

    陆军打不起来,空军已经全面交战,俄军在空军上的损失非常惨重,大规模的轰炸不断向着俄军阵线腹部延伸。

    几乎是在同时,德军已经攻陷法国大部分的领土,大西洋联军的主力被迫撤退到西班牙,美国终于意识到他们必须全面采取行动,不得不大规模的向西班牙派兵援助。

    美军和德军在欧洲大陆的交战已经是必然的结果。

    对德国人来说,他们最好的消息就俄军的主力完全被中国牵制住,他们只需要单线作战,甚至连波兰和乌克兰都没有受到俄军过多的攻击。

    1939年9月23曰,南线集团军终于开始全面进攻澳大利亚,联合攻势中除了南线集团军外,还有南洋联军、南洋联合舰队和太平洋联合舰队。

    这一次的攻击预谋已久,可对大西洋联盟而言,这确实是非常意外。

    谁都能想到中国会进攻澳大利亚,可谁能想到会是在这个阶段,而且是第一波的攻势就如此庞大,美军太平洋舰队迟迟无法跨过中国太平洋联合舰队封锁,也不敢和中国在海军上进行最终的决战。

    由于英国和美国都不敢跨过中总国海军的封锁线支援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内部的华人有170万,并不比白人的数量差多少……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特别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就是将这些非法进入澳大利亚的华人驱逐出境,但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反而是中国迅速占领了整个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地区,源源不断的派遣陆军攻击澳大利亚。

    1940年2月,澳大利亚全境被占领,重新成立的临时政斧中断和英国及大西洋联盟的一切关系,加入亚欧同盟,并颁布新的《战争资源临时管理法案》,允许在战争期内免除矿产业税收,全力向中国及亚欧同盟供应物资。

    3月,李济深率领西线集团军正式介入欧洲战场,主力攻击意大利,并派遣超过20万人的部队支援波斯和奥斯曼帝国进攻印度。

    3月17曰,杨震麟发动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陆军大决战——伏尔加决战,双方聚集的兵力超过一千万人在萨拉托夫集中决战。

    在此之前,空军和火炮部队对萨拉托夫已经实施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持续轰炸。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几乎同时使用了大规模的火箭炮部队,但中国在火箭炮的研究和投入是惊人的,整体规模是俄军的二十多倍,超过六千辆的火箭炮车的连续攻击让俄军在六十公里内失去了大部分阵地屏障。

    双方围绕着伏尔加河反复争夺,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几次丢失萨拉托夫后又重新夺回,在丧失了空军制空权的情况下,这样的代价是非常惨烈的。

    陆军的集中对运输和补给的压力较大,空军则在以最快的速度从中亚和疆省地区调往雅宾斯克,喷气式战斗机的大规模出现也使得俄国空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萨拉托夫战役中,中国陆军也第一次的使用了导弹部队,并且是大规模的攻击对手的机场等要害设施,俄国大量空军被迫撤回莫斯科地区。

    1940年4月14曰,蒋光鼐率先冲破喀山地区的防御线,绕过伏尔加河攻击俄军东线集团军的后腹阵线,这是t-30和t-35系列坦克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而俄军也在这一时期派上精锐的tk-34系列的重型坦克。

    双方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大规模差距使得tk-34坦克群迅速被击溃,北线集团军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快速机动的撕裂开对手的防御线,将对手分割开,最终让主力部队冲破了伏尔加防线。

    在伏尔加防线失守后,俄军迅速大规模的后撤,放弃大量的土地,集中在莫斯科外围组织更大规模的防御线。

    在欧洲战场,德军和美军主力也开始出现了第一次的大规模会战,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军坦克集团军群终于和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发生了碰撞。

    随着澳大利亚的失陷,俄军在东线战场的大规模溃败,全面转向收缩防御,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迎来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和李开邺希望的转折点,反而彻底激发了美国的力量。

    美军开始全面投入战争,数以百万人的部队登陆非洲和欧洲战场,英美两国真正的携手合作,并开始对俄国给予了更大规模的援助。

    战争注定要进入一个更为疯狂的阶段。

    正如胡楚元最初的预计一样,这只是一场中德和英美俄之间的战争,其他人都不过是配角。为了保持在太平洋海域的海军优势,中国并没有像最初承诺的那样派遣主力舰队进攻英国,事实上,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的承诺。

    中国已经牢牢的封锁住了印度洋和太平洋,英美此时主要的精力是将舰队集中在大西洋,试图攻下非洲和欧洲。

    在俄军被压制的情况下,德国一直是非常平稳的只需要面对自己的正面,在有东欧、中亚、巴尔干地区的资源和其他工业国援助下,德国根本没有较大的危机姓问题。

    中国陆军上将李济深也率领西线集团军进入了意大利。

    马季疆从西线集团军抽调出来担任非洲集团军总司令,和德军隆美尔合作,共同攻击非洲的法英殖民地,并迅速攻下了阿尔及利亚。

    ……这注定是一个名将如云,层出不穷的时代。

    当你看过兄弟连,你会感叹一个连级的军官都有如此好的素质,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反而是在德国和中国更容易见到。

    在长期将国家资源偏移向工业和军事教育上,中[***]事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量士官填补在整个军队中,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军官确保了整个军事力量的战斗力。

    这一点特别是展现在陆军和机械化部队。

    1940年5月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失控,双方都已经没有了回头路,美军的大规模登陆欧洲和德军潜艇狼群战术的现身几乎是同期而至,在短短几个月间,英美两军损失了超过六百艘运输船和货船,直接死于海难的士兵已经多达四万余人。

    即便如此,美英两军也没有停止向伊比利亚半岛派遣部队,并不断和德国在欧洲大陆反复争夺法国的领土。

    在这一时期,俄国虽然丢失了伏尔加防线,其西线部队依然是在英美的支持下不断夺回了对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区的控制权,并试图向波兰紧逼。

    乌克兰虽然亚欧同盟国家,并且在经济上大规模的受到阜康财团控制,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派兵支援波兰,而是和俄国秘密达成了某种特殊协议,只向波兰提供资源和军工产品,而不派兵参战,同时也不禁止向俄国出口非军工物资。

    乌克兰是比较挣扎的,做为一个实力有限的国家,他肯定不愿意和俄国直接开战,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外获取的库尔斯克铁矿区。

    直到俄军在1940年7月突然出兵攻占了整个库尔斯克铁矿区和周边的重工业区,乌克兰才最终向俄军出兵,停止向俄国供应任何物资。

    乌克兰的军队是肯定挡不住俄军的攻势,1940年7月底,随着乌克兰正式全面参战,中国北线集团军开始大规模发动对俄的第二轮进攻。

    10月底,杨震麟一度距离莫斯科只有三十公里之遥,最终考虑补给等问题,杨震麟被迫撤兵,重新南下占领库尔斯克和坦波夫,完成对德国提供东线保护的基础任务。

    撤军回占库尔斯克的命令是蔡锷下的,身为陆军总参谋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很多人都说不清楚的问题。

    这里面的很多决定似乎只有陆军参谋总部和李开邺清楚。

    胡楚元知道消息后也很惊讶,但他没有急着去问。

    战争打到了这个时期已经不是一战即能定下乾坤的,至于蔡锷和李开邺到底在想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