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一书快要结束了,在是否写一战的问题上,无语也曾考虑过,但是在完成一战的布局,也就是中德俄奥联盟的情况下,一战的结果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实在是没有写的必要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为世界持久之和平,美国、英国以及法国希望中国立即撤出停泊于墨西哥外海的舰队,并停止对墨西哥的外交讹诈。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提出的善后条件无疑是极为恰当的,三国认为,对“托雷翁事件”的善后处置,应交由一个中立且公正的多国机构处置……我们相信,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将得到圆满的解决”……
当这份趾高气扬的外交公函由三国大使递交给外交大臣的时候,时任外交大臣则是用愤怒而又激动的口吻说道。
“这是最后通牒!”
是的!
或许,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一份很“普通”的外交公函,但是实际上,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不仅仅只是最后通牒,这根本就是一种羞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与“托雷翁惨案”一般,这一记响亮的耳光,使得中国人看清了西洋国家的嘴脸,进而断然放弃了对于和平的希望。
直到今天,在欧洲依然存在着一种言论——假如当年中国做出一定的让步,也许1500万青年就不会化为尸骨,凋零在人生最精彩的年货。
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一句中国的老话“士可杀不可辱”!”
《走向战争》
没有任何疑问,7月15日,就是英、美、法三国的对华外交通文发出之后的第二天,包括《东亚日报》在内的数十家报纸上均以头版刊登来自三国的“最后通牒”。
是的,中国人把这视做“最后通牒”,来自西洋国家的“最后通牒”
在报纸上发出这份报道之后。整个国家的空气变得有些沉闷。愤怒的情绪在这个国家四亿六千万民众的胸腔中激荡着。或许,他们永远都不能理解这种情感,对于极好“面子”的国人来说,“托雷翁惨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而现在的“最后通牒”同样也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国民对于西洋国家,或者说对于和平的最后一丝幻想。
战争!
在《东亚日报》的头版头条上,醒目黑体大字,似乎是在提醒着人们,这或许是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选择了。
除了战争之外,我们还能选择呢?
“我们——绝不惧怕战争!纵是死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将尊严的面对!但——我们绝不妥协!”
从上午九点开始,举国上下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人,这些青年可以说是国民教育下成长的第一代青年,他们或许只有小学,甚至初小文化,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已经成长为国民,与受旧时代影响普通国民不同,这些年龄不超过二十岁的青年,无疑是真正的第一代——中华帝国的第一代国民!
真正意义上的国民!
也正是这些青年,他们第一个站了出来,这些穿着校服、工装以及各色服装的青年人们,此时都有一个共同标志——他们无一例的胸佩白色纸花,在城市的街头、广场上汇集着。他们似乎是在为这个国家哀悼着,数以千万计的国民无不是悲愤万分、痛不欲生。
为什么会如此?
是因为无边的耻辱,或许,他们未曾经历过不平等条约的羞辱,甚至在过去,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不平等条约,但是现在,列强的最后通牒却让他们倍觉羞辱,曾经高呼和平的人们,在这个时候亦变得燥动起来,他们的目光中含着泪水,一面面国旗在人群中飘扬着,几乎所有的商铺、市街沿街的窗口,都伸出了一面国旗,尽管此时并非国庆,虽然此时并非陆海军节,但整个中国却随处可见国旗。
一面面国旗飘扬着,人们看着那国旗,在心底默默的念着与国旗相关的那句话“唯愿日月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是了,这国家是烈士是用血铸就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上一代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生命,令这个民族摆脱了异族的奴役,那么现在,新时代的考验降临了!
他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要接过接力棒!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中国!男儿死尔!”
突然,这一声怒吼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炸响,有如雷鸣般的吼声,在这个国家的上空激荡着。
是的,无非——死尔!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数千座城市到处都是一个声音,宁可四亿六千万国民悉数战死沙场,也绝不接受三国之最后通牒!
这正是一个民族悲愤时发出的怒吼声。
军人流了这么多血!
国民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
好不容易打败了俄国,争回了强国地位,当中国人尚沉浸于强国地位实现的梦境之时,托雷翁惨案中被屠杀的同胞,在天之灵尚未得到安息,面对中国提出的“合理”的善后条件,墨西哥不仅拒绝了,甚至还引起了美国的蛮横而无礼的干涉,随后英、法两国更是扑了上来,甘为美国的马前卒,甚至不惜发布“最后通蝶”,以迫使中国接受所谓的“调停”。
这是什么?
纵观人类历史,有比此更甚的“羞辱”吗?
显然,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
孰可忍孰不可忍!
三国联合的“最后通牒”有如当头棒喝一般,震惊了这个国家,原本对西洋列强就无丝毫好感的国人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所剩下的只现在满腔的愤怒了。
而这怒火,此时大有滔天之势,大有将引燃世间一切之势!
在皇宫前方的宫前广场上,这里曾是每年皇帝陛下寿辰时,国民向皇帝致敬所在,曾几何时,数以千百万计的国民,年复一年的在这里高呼着“万岁”,而此时,聚集在这里的,来自帝都各界,甚至还有来自国内各地数以十万计的人们在这里聚集着,他们之中既有学生,也有企业精英,同样还有工厂里休班的工人,甚至还有许多曾不闻窗外之事的普通市民,他们都静静的坐着,仰望着皇宫,人们的目中带泪,脸上尽悲愤之色。
在国家遭受如此羞辱的时刻,他们选择在这里,坐在这里表达自己的声音,表示自己将与国家站在一起,表示着他们将遵从皇帝的旨意,履行“举国一致”之责任。
在数以十万计的民众等待着皇帝走出皇宫的时候,在距离皇帝公里外的帝国咨议院,那个自帝国成立以来,一直只是聋子的耳朵,不过只是摆设的机构外,同样聚集着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毕竟在名义上,帝国咨议院是代表国民发声,向皇帝陛下转达民意的机构,至少在名义上如此。
相比于宫前广场的沉默的悲鸣,这里却显得有些激动。
“今日苍天可鉴!帝国列强意亡我中华之心未绝!我中华男儿若不奋起一搏!亡国之日不久矣!堂堂中华之国民!绝不做帝国列强之走狗之奴隶!绝不接受帝国列强之最后通牒,宁战死!不做无骨之奴!宁战死!不为奴!”
青年人用近乎嘶心裂肺的吼声呐喊着。
青年的吼声得到了周围人们的赞同!
“宁战死!不为奴!”
“宁战死!不为奴!”
纵观世界范围内,从未有任何民族从比这个民族更为悲愤的记忆,曾经的奴役几乎瓦解了这个民族的一切,将一个文明的民族,变成了愚昧的、麻木的、保守的近乎于“蛮化”的“半野蛮人”,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如此的敏感。
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或许,现在战争并没有降临在他们的头,或许最后通牒中并没有实际的战争威胁,但是在敏感的国人看来,这是一个信号,这正是人们一直以来所担心的——有色人种与白种人的最终决战!
现在,最终决战的时刻到了!
在帝国咨议院的那些咨议员们的面前,不断有来自广场上的血迹般般的血书,这是民众的决心,他们希望用这种方面上呈,用这种方式告诉那些咨议员们,什么是民心所向!
尽管,这些咨议员甚至就连一分钱的预算都无法批准,但这并不妨碍许多天真的人们相信,咨议员可以把民心带向皇帝!
“这、这可以怎么办?怎么办!”
见又接到数千份血书,身为咨议院副院长的张謇,这位大名鼎鼎的实业家,同样也是南直隶有名的社会活动家,此时额头汗水直帽,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向三大列强宣战!
天!
外头的那些人当真是疯了!
这个国家怎么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不知道,但是他却非常清楚,这也许就是民心,这就是民意,而民意……不可违!
“现在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咨议院都发现支持“举国一致”!”
又有人轻吐着一个数字,那位咨议员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但眉宇却显得有些飞扬,似乎这同样也是他所期待的,是的,并非只有燥动的青年人会如此,在咨议院内,同样有人认为,是时候用枪炮取代外交了。
不过,相比于平民百姓用“宁战死”的叫嚷不同,咨议院所用的却是“拥护举国一致”,他们是在变相的支持的战争。
“宁做战死鬼!宁做战死鬼!总不能都死了……”
一名老头持重的咨议员听着外面的呼声,有些担忧的大声说道。
“都死了!咱们中国可怎么办!怎么办!”
年迈的国会议员在吼着的同时老泪滑了下来,声音显得有些悲愤。
“如果我们都死了,那就让全世界都给我们陪葬!”
一声愤恨的言语从另一名咨议员的口中道出,英、美、法三国的外交通告把中国逼到了绝路上,他们的傲慢与无礼狠狠的抽了中国一个耳光,抽的国人耳内嗡嗡作响。
即便是老成持重者,此时,也很难做出什么太过理智的决定——因为此时,实际上已经“举国一致”了。
“你看,这就是民心!”
望着广场上的那些静坐的国民,感受着那无声的悲愤。有些感动的唐浩然回过头来看着韩彻,看着这位主张外交解决的海军大臣吐出了一句话来。
“陛下,这个民心现在却把全中国都置于烤架之上,国民在愤怒!军队在愤怒!整个国家现在都同火山一般,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如果说之前,还有外交妥协的可能,那么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外交妥协的可能了!”
韩彻的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做为军人,他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叫嚷着战争,实际上他是一直主张国际调和,但是现在,他却突然发现,似乎自己太过天真了,就像现在,他相信外交解决的道路已经被堵死了。
“是啊,妥协是没有可能!”
点了点头,置身于宫墙上的唐浩然注视着广场上的民众,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他们总以为,我们会退让!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确实做出了很多退让,可是外交,并非只是一味的退让,之前,我们之所以提出那个条约,实际上抱的心思,也是漫天要价做地还钱,可谁曾想……”
似是自嘲般的一声感叹之后,唐浩然摇头说道。
“他们的威慑是建立在我们害怕战争的基础上,现在国民的表现会让他们看到一个事实,中国人不怕打仗、不怕威胁!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如果他们要打,那么就和他们打到底!”
对于未来的一无所知,却又让他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面对三国的蛮横,唐浩然被同样的愤怒所笼罩着。
怎么办?
是接受?还是?
显然,这是不可接受的!
可如果不接受的话,那么等待中国的又将是什么呢?
是战争!
如果因此爆发战争,这是否会导致世界大战呢?
如果真的爆发了世界大战,那该怎么办?
实际上唐浩然自己的心里都没有底,可是现在,他的信心却无比的坚定了,因为国民在向他传达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人宁可全部战死,也绝不接受所谓的“最后通牒”。
“可是陛下……”
不待韩彻说完,唐浩然突然又是一笑。
“不过,朕相信,当我们表现出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决心与勇气的时候,美国人会退让的!朕以为英国、法国不可能为了美国的利益,便愿意和咱们打一仗!毕竟,我们这边还有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