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新第㈢书包网』↙
第312章改革就是吃饭
金边县新盖了一座招待所,县长邹鹤年胆子比较大,说要直接取名为金边宾馆,乔槿华比较谨慎,说还是叫招待所好。后来经过县常委会表决,还是通过了乔槿华的意见。
这件事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实际上,人往往要处在环境中,或者是其中的一员,与这里面的利益息息相关,也才会知道这些看起来小题大做的事,其实隐含着许多外人所无法熟知的信息量。
首先,邹鹤年的意见是代表县政府的意见,他说要把新的招待所取名为宾馆,是有跟外界,特别是跟省、市接轨的意思,这说明在县里,县政府领导还是比较跟潮流,相对激进一些。但反过来,也就看出了县委领导思想还比较保守,处事相对谨慎。这就会使金边县形成了一个特点,就是决策谨慎,但执行激进。决策层可能经常会被执行层倒逼着做一些决策层认为步子迈大了的事,但又因为执行层把事情推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使得决策层不得不也跟着冒一些风险。其实,这对一个基层的县来说,未免不是好事。至少,可以使决策层与执行层起到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作用。这也是最早设立县委和县政府两级机构时用意。可那是在社会经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会比较有效,一旦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突然间变快了,这种平衡也就会迅速被打破,矛盾也会渐渐出现不可调和了。
其实,从这样的小题大做所产生的结果中,却也可以看出县委和县政府党政一把手之间权力的较量和力量的大力。也就是每一次看似小题大做的决议,其实,也就是县委和县政府的一次扳手腕。因此,外面的人觉得这些当官的很无聊,屁大一点事,也要召开个常委会表决一下,但内部的人却通过每一项这种屁大点事最终的结果知道目前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这个县的发展方向由谁主导,由谁说了算。这才是小题大做的玄机所在。
金边县新落成的招待所最终还是没有改成宾馆,还是叫招待所。名字一定下来,大家也就明白了,金边县的权力依然被县委牢牢抓在手里。乔槿华才是金边县的一把手。在金边县,只有乔槿华才能最终说了算。
对此,邹鹤年当然感到很不舒服。但两、三年来了,经过了多少次的扳手腕较力气,在常委会上,他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邹鹤年后来明白在常委上,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改变不了现有的弱势的,想跟乔槿华比力气,在常委会上去比,那是找错了地方。因此,邹鹤年改变了作法,悄悄地在下面培养自己的势力,暗暗地锻炼自己的肌肉。他在等机会。他相信当他的肌肉练出来后,总有一天,他一定要在常委会上力压群雄,不能说控制了常委会,至少要在常委会上与乔槿华平分秋色。分果果时,你乔槿华分一个苹果,绝不敢随便丢一个小李子打发我邹鹤年。
金边县在招待所竟然整整摆了六桌酒席,按照乔槿华介绍,都是县科局级一级以上的领导。说这是萧鹏上任第一次到金边县视察,大家都表示热烈的欢迎。
主桌设在整个招待所餐厅中间,主桌的位置一共有十六个,所占的位置是其他桌子的两倍宽。椅子的背很高,一般人坐下去,椅背还要高出头顶一半左右,靠背是丝绒布垫起来的,两边的扶手镶着金边;桌布是用金丝绒的,上面加一个玻璃的转盘。
每个座位前的桌上共摆着四个杯子,一个最小的杯,也就是一口杯,大概能装一钱酒,是用来喝白酒用的;一个是直腰玻璃杯,大概能装一两左右的酒水,一般是用来喝啤酒用的;还有一个杯口大,下面小,约有二十公分高的玻璃杯,是用来装果汁的;最后一个杯是高脚大肚杯,是用来喝葡萄酒、红酒用的。
各种各样的酒水和调料就摆在转盘上慢慢地转着。每个座位前都配有一个穿着招待所制服的靓丽服务小姐,一挨客人坐上座位,立即便会先递上一条热毛巾,然后问:“先生,请问喝什么酒水?”“先生,给你来点酱油醋,加点麻辣好吗?”
菜上桌,必须得从下位上,然后就迅速转到上位,等主位的人首先品尝后,才往下慢慢转。一道菜的量,也就够每个人尝一口,一般不会少,而多也不会多多少。
萧鹏看着招待所的装修和设施,以及服务,笑着对乔槿华和邹鹤年说:“看来金边县的思想观念很跟得上形势啊,这种规格和标准,都赶得上国际水平了。我跟我父亲也参加过京城的国宴,那里的服务和设施看起来也不过如此。”
乔槿华谦虚地说:“现在都要在讲解放思想,讲改革开放,我们也要跟上形势啊。下一步,我听说萧书记准备在全市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到时候外商也就会陆续到来,我们做为地主,总不能表现得太寒碜。所以,我们在这次招待所的重建上标准就定高了,虽然财政穷了一些,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