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62
    --go-->

    第二百一十一章外来入侵者

    一个已经病入膏肓之人,无论他以前是多么的讳疾忌医,也不得不接受医生的治疗。而一位刚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实习医生,在面对濒危的病人,即使自己是如何地害怕承担风险和束手无策,也要坚持试一试,换句话说,死马当作活马医!

    其实处于困境之中的企业,实施改革的阻力更小,因为这种困境已经帮助改革者消除了阻力,人人都知道要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企业内部人士所固有的保守意识。在全面考察了公司三个月这后,渡边三郎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改革之路。

    首先他将公司内的一些产品技术等级落后和竞争激烈的一次性电池的工厂关闭,将固定资产卖掉,并将技术中心的其它项目毫不留情地砍掉,全力在原有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上进一步开发。调整原有的产品结构,砍去无利可图的项目,整合供应商的数量,将资源集中到少数几个大供应商,以获得采购成本上的节约。

    其次是推行“破坏与创造”运动。将组织机构的扁平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原来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减少了管理层次,在实行权限委让的前提下,缩短公司内部决裁事项的批准时间。增加直接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减少间接人员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和公司的整体工作效率。打破原有的年功序列制,引入内部竞争,根据考核结果,评定薪酬标准。适当地提高女性管理人员的比例,让许多女性的管理才能不被白白的浪费。

    在研发上引入了在微星科技集团运行多年,行之有效的ipd(集成产品开发)项目,力图缩短产品的研发时间,降低费用,减少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还成立了9个跨部门的项目小组。每个跨部门项目小组的任务是把不同级别及资深员工召集起来讨论公司某个特定领域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和发展机会:如业务发展、采购、制造、研发、行政管理、市场和销售、产品和复杂度的定位调整、财务成本以及管理体系等等。这样的跨部门项目小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减少推行改革计划的阻力,提高各种计划实施的力度,而这不仅仅是高级经理们的事情。

    这一切都在内部雇员的惶恐不安中进行的,渡边很小心地推行着自己的计划,在日本这个比较固守传统的社会里,任何非常规的做法,必将会引起不小的阻力。年功序列制被打破了,雇员们发现自己的薪水并没有减少,事实上渡边三郎也不敢减薪,特别是公司内的研发队伍和管理骨干,这才是整个收购与改造计划的关键所在,而年轻人发现自己的“向上爬”的自由度更大了,因为有了内部竞争。

    唯一看不到的是,公司赢利的那一天似乎还很遥远。受制于收购协议,渡边无法采取裁员的方式,但是却有“提前退休”的灵活措施,为此他宁愿多付出一笔钱。

    “坚持就是胜利!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胜利就在前方!”李思明在遥远的深圳,又一次给予所谓的“精神支持”。

    渡边三郎刚到日本时,他的日本同胞高喊:“中国人来了!”就如同微星科技集团在美国设立管理分部时,美国人危言耸听地呐喊“中国人打进来了”一样。

    甚至有人发出“狼来了”的危险口号,仿佛日本从此国将不国了,日本人的神经被来自中国的微星科技集团的具有高风险的收购行动给绷的紧紧的。也许要不是这家前日本公司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加上这家电池公司的技术并不是特别先进,恐怕李思明想收购也收购不来。

    这次收购其实刚开始时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只是这一次是有史有来第一个由中国人收购日本公司的案例,让事件变得更有“民族情感”的味道,再加上李思明本人和渡边三郎本人各自传奇性的人生经历,由不得日本人不注意。日本人很想知道,中国人会不会最终成功,有许多人等着看笑话呢!甚至连标题都想好了:李思明兵败大阪!中国人也很想知道,渡边三郎或者说李思明会不会再一次成功?这次收购的标的资产,一些投资银行给的评定等级是比较低的。

    最初的三个月,日本人发现渡边三郎每天准时从郊外租的别墅准时上下班,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十一个小时,不停地看资料,找下属谈话,或者拜访供应商和客户,总之是一个指令也没下。

    “我本来就是哑巴嘛,再当一回也就是重操旧业!”渡边三郎这么自嘲道。

    但是当他真正摸透了新公司的一切情况之后,从5月份的第一个工作日,他就发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于传统的日本公司来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日本媒体终于有机会发表了自己的高见:

    “渡边三郎先生也许是在中国呆久了,忘记了这里是日本,这是一家有着二十年历史的日本公司。年功序列制是日本公司赖以生存的法宝,他怎么能这样干?让那些曾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年长职员跟毛头小子们一起竞争?”

    “现在看来,终生雇佣制还未遭到渡边三郎先生的破坏,到目前为止,他还未主动解雇任何一位员工。有消息称,微星电池内部的一些年纪接近退休的职员主动请求辞职,因为现在辞职他们可以额外得到一笔不菲的退休金,否则如果公司将来破产,他们将一无所有,很显然这些资历较深的职员并不看好公司的未来。”

    “渡边三郎是日本人,也许在此之前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他跟中国的传奇人物李思明等人是亲密的创业伙伴,他本人也因此成了在亚洲排名靠前的巨富。也许因为他跟中国人打交道久了,很显然他忘了日本公司的传统,他之前采取的一系改革措施是有悖于日本公司传统的,据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我们不对他的改革抱有多大的希望,管理界普遍表示他的一系列改革不符合日本管理实践和国情。至少,我们看不到他如何能让员工保持对公司的忠诚?”

    ……

    渡边三郎的名头火了,任何一家日本媒体都在谈论这个标新立异者的一举一动。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他,媒体还煞有介事地请来无数位管理专家和大公司的高管,来评论渡边三郎的每一个改革措施,讥笑他对日本的无知,这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人们谈来谈去,谈到最后兴趣变的乏味了,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或者观众的注意,媒体将报道的重点放到了渡边三郎的个人历史上去,将他当年扮作哑巴近三十年的那段陈年旧事给翻了出来,让人津津乐道,还把渡边当年离开东北时的一张土的掉渣的老照片给搜了出来,据说有n家电视台希望能拍一部关于渡边三郎个人的纪录片或者电影。

    渡边不介意自己成为一位明星级的老板或者企业家,却不希望成为这种负面的明星。相反的,从内心深处来讲,他特别想在自己的同胞面前证明自己。不得不说,是早年的经历成就他后来的成功,在跟李思明合伙“发财”之前,他就是一位比较成功的商人,他想证明自己这位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同时事业重心也在中国的日本人,能够让一家曾是百分之百的日本式公司脱胎换骨,甚至会更好的能力。

    “难道我就不能成为一位大救星?”渡边三郎很郁闷,“就是失败了又怎样,我亏得起!”

    当然,这只是他内心之中的想法,只是发泄一下对外界对他的质疑的不满而已,他并不缺乏经验、勇气和智慧,只是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唱衰腔调让他很担心,他担心下属们在这些负面评论面前丧失重新站起来的勇气。而下属们已经从最初的忐忑不安中渐渐地安定了下来,没有人被解雇,没有人被降薪,真正有能力的人受到了重用,而那些一时因为工作调换和职位降低而心存不满之人并不是渡边所担心的事,那些得到提拔的人都是他用整个春季观察之后任用的,如果这些心存不满之人主动辞职,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系统。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西方的传说中,美神维纳斯出生于贝壳中,当贝壳打开的时候,从她身上滴下来的露水就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不过,现代科学表明,珍珠产于某些贝壳内,因异物比如砂粒渗入壳内,贝壳本能地自然分泌出保护自己的物质,包裹“珠胚”而形成珠状颗粒。

    渡边三郎也许就是那个“入侵者”或者是“砂粒”,这个入侵者的一举一动跟他所处的大环境是格格不入的,他打破了一个已经固化的经济社会思维,他在向一个曾经被证明是成功之所在也是日本管理界引起为傲的管理制度发起挑战。所以从感情上讲,或者从认知上讲,外界对此多持唱衰评论,那些评论家们,看上去甚至比微星电池的内部雇员们更了解公司现状,并且更有发言权。微星电池的前老板前雇员纷纷跳出来,当面发表看法,给渡边三郎支招,“怒其不争”!听说珍珠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间久了就会发黄,所以有“人老珠黄”的说法,渡边三郎坚决反对,他认为自己很有活力,人越老越精,成了精华。

    渡边三郎本人并不认为管理文化的差异是阻碍跨国并购最终成功的障碍,他认可的是成本、技术和利润,任何实现削减成本,促进技术突破和实现最终利润增长的改革措施都是好的措施,不管这种措施是借鉴于中国、美国还是日本。至于那些曾经被证明是正确无比的公司治理传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不是长治久安的。他尊重公司内部长期形成的某些传统,只要这种传统并不妨碍他的改革和公司的发展,这也是集团的本地化策略的一部分。他过去的管理经验表明,一切有助于促进公司稳定赢利的措施并非都是打上了“本国专用”的标签。

    就在渡边三郎忙于微星电池的改革大计的时候,李思明也开始了自己的日本之行。这不是他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期的准备来的。1994年是微星科技集团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年,为此公司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而日本是除了美国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战场。

    正如韩国的汽车在日本不受欢迎一样,香江电器在日本只能说是渗入,不仅遭到了日本各大厂商的围剿,也受到进入日本市场的限制。而微星微处理器,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当中美之间关于计算机产品的协议达成之后,ibm和paq等美国公司相继派出高级商务代表团拜访过李思明,希望能与微星半导体建立伙伴关系,对于这些美国计算机公司来说,采购微星微处理器不仅是成本的考量,也是一种市场策略——不仅可以借着一颗“中国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对英特尔也是一种牵制。脚踩两条船的事情,谁都会做,日本的各大计算机厂商也闻风而动,也希望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因为日本人自己不生产电脑用微处理器,所以对日本人的利益并非有“损害”。

    借此理由,李思明高调访问日本。对付贸易壁垒,采取直接投资的办法,是一个外国公司进入当地市场最为妥当的方式,李思明希望能够在日本设立一个晶圆工厂,生产芯片,并以此为契机,让集团其它子公司能够打开日本市场,包括香江电器。

    如果比财富,李思明也许算不上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但是他却比任何一个富豪的知名度要高的多,原因是他过去的传奇经历和他各种身份的变换。你也许能在某一职业上很成功,但是你如果能在几个完全不同的职业都能取得成功,那么你算得上是偶像级的人物,尤其是你来自一个还比较贫穷比较落后的不同制度国家。

    李思明的高调访问日本,引起了全日本的注意,成了媒体追逐的目标。用渡边三郎的话说:哪怕李思明一不小心放了个屁,媒体也会高叫“打雷了”!

    “我认识渡边三郎先生二十多年,他是一位有智慧有毅力有勇气的人,也是一位待人宽厚仁慈之人,总之,他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日本人!”李思明在大阪机场主动对闻讯赶来的日本媒体说,对他来讲,吹捧渡边也就是吹捧自己更是让全日本国的国民好感倍增,“过去的事实证明这一点,他在微星电池上任半年以来,管理费用就减少了20%,拆卖了7项非主营业务投资,回笼了资金,而我们的技术人员的薪水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没有解雇任何一位日本雇员,也没有一名来自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雇员。”

    “这是微星科技集团在日本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计划。我们的投资将会促进两国雇员甚至集团所属全球雇员之间的了解,投资计划将会促进贵国当地的经济发展,就业增长和税收增加,也会为我们微星公司在贵国创造更多的生意机会,相信我们在日本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雇员和当地政府都会从中受益!”

    李思明在大阪机场对着日本媒体大肆谈论着“利益均沾”,一副跨国公司的嘴脸,私毫不谈自己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没有一个跨国公司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式的公司”,任何行动计划都是围绕着利润来的。

    而他的心里却在想,如何能打入日本市场,赚日本人的钱。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外来入侵者!

    第二百一十一章外来入侵者在线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