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才出土的缘故,近千年来它一直被埋在地下,并没有被风水日晒过,而潮湿这类的问题对于石头来说并不算什么。上面的内容当然是古文,这也是为什么工作人员要细细讲解的原因,但是这一点对李想来说显然不是障碍。
有些事情,史书不敢写,文人不敢提,可是总有人会记住,用另外一种方式记住,口口相传也也好……尽管宋史上把两帝的死一笔带过,可是李三娘的故事却依然流传了前年。更有人像这样,把自己所经历的,不可以在当时公诸于世的故事,用刀锤,一点点的刻到石碑上,等待有一天,让这个故事重见光明。
李想细细的把石碑上的文字看了几遍,眼泪几乎流下来,却硬是憋了回去。他早就把那短时间发生的其他事情打听了个清清楚楚,如今再看看石碑上的记载,他很快就把整个梳理出来。
靖康元年九月十一日,李三娘毒死了徽宗,钦宗,而她也被卫兵刺死。这种事情可以算的上是丑闻,所以朝廷对外从来没有提起过过两帝真正的死因,如果是在太平的年代,这件事情一定会被瞒的死死的。然而这个时候,内忧外患,金人围城,没有人有精力再去管这些细枝末节,所以尽管官方没有提这件事儿。但是老百姓还是从出入宫闱的卫士们口中得到了消息。
这个刻石碑的人,是住在三娘庙旁的一个石匠,他跟他的邻居一样,从卫兵的口中得知了这个被放在街头曝尸的被砍得面目全非的女人是谁。
徽宗,钦宗这两个皇帝,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可是大宋的百姓们大部分还是习惯于乖顺的生活,所以虽然心中有怨气,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弑君——即使这个皇帝下令在城中甄选美女送给金人,这些被选中的女孩子的家人也只会抱在一起团团哭泣。
然而,李三娘替他们结束了噩梦。就在两个皇帝被毒死的当晚,何栗带兵,将正在民居门前让人抢夺小娘子出门的李邦彦当场斩杀,所有已经被集中到一起的小娘子全部被放回了家里。百姓们隐约得知那两个祸国殃民的皇帝死了。而次日一早,李三娘的尸首被扔在了街头。在这样的时刻,百姓们又怎么会放任着几乎在他们眼里救苦救难的李三娘就这么毫无尊严的躺在那里?
路过的百姓纷纷把身上的外衣脱下来,给李三娘遮挡阳光,而看守的卫士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阻拦这些百姓。禁军卫士,同样是人,即使他的责任是保卫皇帝,可杀死这种祸国殃民的皇帝的女人,他们一样尊重。
九月十二日的晚上,一群家里的小娘子被抓走,又放回来的开封市民聚集到了一起,在商量之后,他们买了酒菜,请邻里中两个做厮波的人送给看守尸体的卫士吃,而另外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则趁着卫兵喝酒的功夫,匍匐着过去,在衣服堆底下,把李三娘的尸首拖了出来。
虽然市民们弄来了一口棺材,可是开封城内是没有墓地的,可她们又不想把李三娘的随便埋在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所以在他们偷尸体出来之前,便商议好了,把三娘的尸首埋在观音庙里。
可是真正埋的时候,又出了问题,观音庙的地面是石板铺成的,每天都有人来观音庙过来上香,尤其现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这里的香火更不是一般的旺盛。小小的一个庙,随便哪里的石板被撬起来,挖了坑再添上,都一定有痕迹……一群人看着整齐的石板儿地面犯了愁,最后终于有人出了主意,把李三娘,埋在观音像下头。观音像底下有个很大的基座,前面又放了香案,这块地面被翻动的话,应该不会有人注意。这个主意不错,唯一的问题是这样做算不算对菩萨不敬?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很快就被别的人说服了。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李三娘也是救苦救难的,让李三娘在菩萨这里借个地方躺躺,菩萨一定不会生气的。
老百姓的思维淳朴而简单,他们笃定了菩萨不会生气,又想到这样子李三娘平日里也能借些香火,觉得这实在是个好主意,便决定把李三娘埋在观音像下头。其实关于墓葬,照理说是有很多讲究很多说法的,可这时候哪里可能再请人看风水——开什么玩笑,开封城本来就不是埋人的地方的!可是外有金人围城,他们的行为本身又是犯法的,别无选择之下,所以尽管埋在观音像底下照理说是各种的不适合,但百姓们觉得他们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也就这么办了。
一群开封市民轮番干活,挖了半夜,挖出了个深达几丈的深坑,他准备把李三娘的棺材里放下去的时候,又有人犯了愁。李三娘满头的珠翠早被贪心的宫人摘走,满头只剩下个玉簪子,这样子下葬,太寒酸了,就算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下葬的时候也得几个样头面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陪葬的资材……大半夜的,要干的又是个体力活,所以过来的绝大部分是男人,哪里有首饰?这时候也没时间回去拿,儿,于是便有人带头摘了身上的玉佩坠角之类的东西放到了李三娘身边。大部分人没带这些东西,就拿了随身带的铜钱,银角之类的东西放进去,最后装了满满的一棺。这才合上了棺木,把棺木放了下去。
后来,开封城破,战火中,观音庙被毁坏,木质的观音像也被烧了七零八碎。等到金人撤出,局势稍微好转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便商议着把重新雕个观音像。木质的雕像实在是不结实,便换了泥塑的。泥塑比较结实,保存时间也要长很多,比木材的强多了。
当时开封处于宋军与金军的势力范围拉锯的中心,朝廷的影响力并不强,对李三娘心怀感激的开封市民再重塑塑像的时候心照不宣的就把观音的塑成了李三娘的模样。渐渐地,私下里便有人把这个观音庙叫做三娘庙。再后来,国都迁回,归来的人也渐渐发现这个观音像与李三娘有些相似,甚至一些朝廷的官员也知道这事儿,但是两帝的死因本就是皇室讳莫如深的话题,谁会专门把这个事儿报上去触霉头?所以三娘庙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矗立在开封城,李三娘的雕像也就继续立在那里,接受着百姓们的香火了。
雕刻石碑的人,很可能是当时给三娘收殓尸首的市民中的一员,他大概是不想三娘这么不明不白的埋在这里,无人记得。于是便在一块石碑上仔仔细细的把把市民偷尸,下葬以及后来重塑观音像的事情都刻在了上头,然后埋在了观音庙的院子里。如果不是工人们为了铺设电缆而暂时掀开了院中的石板挖沟,发现了这个石碑,或许这个秘密还要继续深埋地下。
石碑上的描述很简略,不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