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宗接代永远是人生的第一大事,尤其是像李龟年和裴思雨这样的世家联姻,多子多孙,是所有人的期盼。
所以,即便是李龟年对于杨三胖的表现感觉有些奇怪,暂时也没有功夫去调查,在他貌美如花的一妻三妾面前,他只能强打起精神,把该交的公粮先交了。
次日一早,李龟年依旧按时起床晨练,李景伯却是一大早的就往颁政坊的御史台衙署去了。
他一早就有预感,今天会有人弹劾儿子李龟年,果然,来到御史台衙房之后,看到的折子还真不少,都是本部的御史上的,一点也没给他这个御史中丞留面子。
不过,看到这些折子的时候,他一点也没有恼火,因为,李龟年这个委屈,是帮皇帝承受的,现在弹劾他的人越多,之后皇帝对于李龟年的好感就越多,要不是他自己需要避嫌,他自己都忍不住想上一封折子了,所以,御史台的所有折子都被他抱了起来,准备往政事堂上交。
皇城大门还没有到打开的时辰,就有数骑快马自城外来,然之后,皇城上的吊篮就放了下来,将人接了进去。
“密卫在前方有消息传回来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城门口的大臣们纷纷议论道。
后宫之中,洗漱完毕,乘坐在御驾上往皇城而来的李隆基的案几上,一封由哥舒翰写出的建议奏章摆在上面,案几前,浑身都是汗水的熊飞跪坐在地上,向同样跪坐在案几一侧的高力士细述着临洮方面的情况。
“高将军,我等与哥舒将军潜入临洮吐蕃大营之后,发现他们的营盘虽大,但真正配有战马弓箭和刀枪军械的吐蕃骑兵还不到两万,其余的,都是吐蕃掳掠过来的奴仆,其中有三四成还是我大唐汉民。
由此可见,哥舒将军先前的猜测是对的,他们集中这么多人在临洮,是想呼应原州的兰池胡,让我军主力在关中和陇右一线不敢轻动,而他们的主力大军,则很有可能会进攻小勃律,只要拿下小勃律,他们就可以往西进掳掠西域诸国,还可以进攻我大唐安西都护府地界,无论怎么打,对吐蕃都最为有利。”
说到这个小勃律,就不得不说到它的位置与地形了,它位于葱岭以西,安西大都护府与吐蕃最西的交界的夹角处,其地左右虽然不到千里,却三面环山,隔绝了吐蕃和安西,只有面向波斯的方向开阔。
对于吐蕃和大唐来说,它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对于波斯以及波斯往西的诸国来说,它又是一个贯通中亚与西亚的商贸节点,此前它是波斯的属国,波斯被大食灭国,成为大食的属国之后,它就依附了大唐,成为了大唐的藩属国。
此前大食人和吐蕃人没有少打小勃律的主意,不过,有善于防守的唐军驻守小勃律,他们的进攻都没有讨到便宜,历史上吐蕃和大食针对小勃律的战争,就一直都是以唐军获胜告终。
李隆基一边听着熊飞的讲述,一边看完了哥舒翰的奏折。
“姚异这样的书生,果然不堪使用,朕倒是觉得,哥舒的建议十分可行,高卿看看。”对于出使吐蕃大营,却没有查看清楚吐蕃人的虚实的姚异吐槽了一句之后,李隆基将奏折推到高力士面前道。
很快,高力士的视线就扫过了哥舒翰的奏折,又看向熊飞问道,“哥舒将军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熊飞如实答道,“他在吐蕃人的大营中联络想要回归我大唐的汉民青壮以为内应,在我回来之时,已经组织起了三千人,现在只怕会更多,接下来他除了留几个在继续在吐蕃营中负责做这些人的,呃‘思想工作’之外。对,就是‘思想工作’,哥舒将军就是这么说的。
他自己则会快速启程前往小勃律,如果能查探到了吐蕃人的行军线路,哥舒将军打算引我军伏击吐蕃军主力,一旦有了战果,临洮这边的吞弥氏大营有内应在,只消几营兵马,便可一鼓而下。”
闻言,李隆基眯着眼睛想了许久,即便是马车已经到了太极殿外,他也没有下车,而是向高力士询问道,“张说的大军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高力士大概知道了李隆基有新的想法,开口答道,“十万大军,每日最多行军五十里,今天晚上,他应该会在泾州城外驻扎,现在派快马的话,午后就可以追上他。”
“拿笔墨来,着密卫以绝密等级传令张说,让他务必依朕之令行事。”李隆基说完,便将案几上的纸张摊开,高力士也快速的将一支沾有墨水的毛笔递到他手上。
此刻,李隆基要在这封命令上写什么,其实高力士已经心知肚明了。
相比较起来,兰池胡的叛乱,不过是鲜疥之痒,而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所以,对于康愿子,李隆基完全可以采用围而不打的姿态,甚至假意招降,而对吐蕃,则必须得给他们来一个狠的。
以吐蕃动辄出动三四十万兵力打仗的习惯来看,仅靠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的几万兵力,即便是打伏击,也是不可能对他们造成毁灭性打击,顶多是击败。
而如果调张说手下十万大军往安西,效果则不同,三军汇合,近二十万大军打四十万吐蕃军的伏击,即便是不能全歼,也能让他们损伤过半,从此一蹶不振。
“陛下,您调张说大军去安西,又将萧关,泾州,武功,白马川一代的守军全部调到原州附近,关中的门户岂不是大开?”高力士在李隆基的军令写到了一半之后开口道。
“不如此,不能让吐蕃误以为我军主力尽在原州。而且,谁又能想到,朕会冒这么大的险,实施这偷天换日之计呢?”李隆基有些激动道。
“可是,如此多的兵将调动,又如何做到保密?调集了之后,又由谁统领呢?”高力士依旧觉得这个计划漏洞百出,提出其中几点来道。
李隆基给他解释道,“由王相和裴相加兵部尚书衔亲自前往,再以防止兰池胡流窜进关中为由,对沿线诸州实行军官,禁止任何人穿州过县。
而且调兵,咱们也采用只调兵,不调将的策略,只说是增援临洮防线,临时抽调兵源,等这些士兵被抽到了泾州,是到王相手下去原州围康愿子,还是到裴相手下去临洮组织民壮假意与吐蕃军对持,都会实行严格军事管控,只说张说大军在另一方。
而且,一般的士兵根本不会去想到,原本应该剿灭了康愿子之后,再率军抵抗吐蕃大军的张说,会带兵跑到安西去,反正这两处地方实际上都不会爆发几万人以上的规模的大战。
倒是张说领着十万人马,要在冬日里行军数千里,这是一大难题,朕会去令泾州刺史,和泾州军大营,让他将府库的粮草冬衣全部带走,泾州本地的消耗,由长安往泾州发去供应。”
鼎盛时期的李隆基不愧是做皇帝的典范,各种问题在这片刻之间,他居然都已经想到了,倒是高力士,又想到了一点,开口道,“那在长安的吐蕃使者该怎么处置呢?”
李隆基书写完军令,起身抖了抖长袍道,“让李龟年继续跟他扯吧!在小勃律那边的战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让他们有所差察觉,也不能让吐蕃人离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