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将军,八百里加急!”
远在河东绛邑的高顺,终于是接到了刘玄的密令。
刘玄走时就曾秘密约见他,叫一旦他那边得手,就会传消息过来,让高顺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高顺其实时刻都在准备着。
接到刘玄的密令,他是长吁了一口气。
也就是说,刘玄终于说服王匡,在王匡的帮助下成功吸引了李傕的注意。
如今李傕既然回兵,绛邑暂时获得喘息之机,也该是他出兵之时了。
他本不善于处理政务,绛邑城大小事务其实他都做甩手掌柜,交给了张辽和卫仲道他们打理。
至于他,则忙于军务,整备兵马,准备迎接随时到来的密令。
如今,密令在手,他要去见张辽。
“请转告张将军,就说高顺求见!”
张辽时在府内,正处理修葺城墙,加固城防,安抚流民一类事,听到高顺来见,当即放下手头事,请高顺进来。
高顺开门见山,将密令交给了张辽。
密令中同时让张辽主持绛邑事务云云。
“既然刘司马有吩咐,这里就交给张某,高将军请放心前往。”
得到张辽答复,高顺也就没有多待,从张辽这里告辞回了帐下,当下紧张的做着最后的准备。
也就在这时,张绣求见,开门见山,向他说道:“听闻刘司马已经成功拖住李傕,将军即将前往应援,不知可否带上小将?”
对于张绣的请求,高顺当然表示敬佩。
不过,高顺终是好意提醒他:“张小将军你可别忘了,你是刘司马扣押之人,你在绛邑城中好好呆着尚可,一旦随顺出城,则向董相国表明你就是刘司马一伙,到时将置你叔父于何地?更何况,你明目张胆的支持刘司马,不怕将来刘司马兵败,你便再无后路了吗?”
张绣考虑的其实没有这么多,他只知道刘玄将面临强敌,他不能袖手旁观。
更不会因为刘玄兵败将可能连累到他而有任何的畏惧退缩。
可是,他确实没有想到,他这么做,会因此害到他的叔父张济。
那么,就不能如此鲁莽行事了。
高顺说道:“河东新定,军心不稳,张小将军留在绛邑城帮助张将军协理事务,稳住军心,其实对刘司马而言,亦是尤为重要,何必要冒那个风险?”
张绣听来,也就不好再做强求,拱手从高顺这边出来。
……
在稳定了军心,做好了初步安排的刘玄,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
“禀将军!平小将和李小将两路人马已经按照刘司马军令行事,将人马屯扎到指定位置,请刘司马示下!”
听到这个消息,刘玄点了点头,当即道:“令两部人马按兵不动,不可声张,静候吾令。”
“诺!”
士兵领命下去。
脑后,只听王匡哈哈一笑,说道:“刘司马在此城内外安排得妥妥帖帖,想来只等李傕入网,再一网打尽了。”
一网打尽?刘玄可从不这么认为。
他设伏等待李傕往里钻,其实不过是给予李傕迎头一击,以好让李傕知道他的厉害。
不管怎样,初战最是重要,将影响到接下来三军之士气,以及未来的局面,不可马虎。
王匡继而说道:“想来刘司马为了留住贼将李傕,那是煞费苦心,不惜甘冒风险,孤骑而来。”
“好说,好说!”
刘玄笑着,应付王匡。
王匡继续道来。
“听说,董相国为了对付刘司马你,可是不惜起了三路人马,不知可有此事?既然刘司马在河内布此大局,当不会不顾及其他两路。比喻除了李傕一路距离河东最近,接下来的就是弘农郭汜一部。想来刘司马如此精明之人,绝不会目光短浅,不做后续安排。”
“比喻说,一旦刘司马你敌不过李傕,则留在河内风险倍增。怕的是,到时还没等刘司马你处理完此间事务,而距离仅次于李傕的郭汜一部抢先发难,则刘司马你腹背受敌,又该如何自处?想来不用我来提醒,刘司马你当事先思谋好了一切,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吧?”
“好说,好说!”
刘玄不可能不想到这一点,自然早就预谋好了退路。
不过现在可不是轻易透露的时候。
听到此语,刘玄是打起了哈哈。
……
弘农,崤函丛山峻岭之间。
有郭大贤一伙山贼,从当初的数千人马,慢慢发展到如今的数万。
镇守此地的郭汜,起先还想用引诱之策,令他们出山,但皆都失效。最后,不得不亲自从陕县出兵围剿。
而郭大贤,虽然不敌郭汜,然而他善于山地战,一旦失利就往山中躲藏。
连月来,郭汜不但没能击败郭大贤,反是眼看着郭大贤的势力渐渐坐大而无能为力。
一纸命令,从洛阳传来,让郭汜不得不撤兵崤函,往陕县疾去。
“哈哈,贼将终于是撤兵了!”
不得不说,郭汜的撤兵,令郭大贤一伙松了一口气。
连日累月的战斗,双方皆是损失惨重。
郭大贤虽然因为战斗的关系,不断的凝聚周围其他山寨的势力,以联合的方式将他们收拢在一处,从而成为一股强大的新生势力。然而,这股新生势力在乱斗中成长,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又会在乱斗中覆灭。
好在,战斗暂时停歇,他可以抽出手来稳固寨内势力。
可是,因为这些山寨势力当初是受到郭汜压迫,不得已这才联手走到一处。一旦郭汜撤兵,他们也就想着一拍而散。
郭大贤虽然在战斗中趁机铲除了几股势力头目,将他们所部人马收为己用。然而,这远远不够,一旦他们解散,则必削弱他现有的势力,他当然不甘。
思前想后。
也唯有发动新的战斗,才能趁机夺权,完成势力组合。
也就在他迫切需要新的契机时,远在河内的拜把子兄弟李大目一封书,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
信中,李大目明确的告诉他,他以前不是一直想要加入黑山吗,现在就是契机。
只要他拖住郭汜一伙,也就可以了。
一旦有了此功,将来可为他引荐。
当然,至于为什么,信中没有提起。
其实郭大贤又哪里想到,这封书,还是在刘玄被李大目扣押在山中时候,刘玄因为考虑到郭汜一事,还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困他一时。
刘玄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的想法,向李大目问起弘农可有黑山人马在。
李大目当时说弘农虽然没有黑山人马,但有他兄弟郭大贤在。
于是,刘玄利用这层关系,让李大目写信给郭大贤,承诺只要郭大贤拖住郭汜一阵,之后当引荐他加入黑山。
这,也就是王匡之前所提及的后路问题。
在刘玄看来,就算到了不得已时,被李傕困住了,只要拖住郭汜一阵,那么一切都有转机可能。
当然,信中李大目不方便提起刘玄这个黑山从事的身份,主要是不能泄露,只能是以兄弟情分请求郭大贤相助。
但这些其实已经足够了。
他的来信,正合了郭大贤的打算,当即写信回复李大目,一口应承了下来。
郭大贤于是以得罪了郭汜为突破口,告诉其他人,郭汜虽然暂时走了,那是因为他有新的任务,一旦他完成任务,也必重新杀回来。
而他们,势单力孤,将来想要立足崤函,抵御西凉,没有外援是不可能的。
遍观当今,也只有黑山,是最好的选择,他们有号称百万的势力。
同时他拿出了李大目的信,说不如相助李大目,拖住郭汜,以为将来加入黑山做投名状。
郭大贤的说服力还是有的,很快说服众人,也就起了兵马,一路追杀郭汜而去。
郭汜在得到禀报,那是气急败坏,从来都是他打别人,哪里有别人追着他打的道理?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伙不成气候的山贼!
虽然董卓的命令重要,奈何不先处理了身后贼兵,将来后方不稳,肯定是会有大麻烦的。
只是,就这样违背董卓的命令,只怕不好。
也就在他左右为难时,有一人的出现,让他眼前豁然一亮。
“当如此!速请来!”
嘱咐了此人几句,眼看着他领了本部兵马出发了,他也就放下心来。
这边,他随即领了人马,往后杀奔,与郭大贤决战于崤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