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人的来历不明,秦守还在让王泰安排罗网抓紧时间清查这些人的底细。
蒙田那边也派回来了两名战功赫赫的大将,每一个都是年轻力壮之辈,敢打敢拼,秦守在御书房接见了二人。
“介绍一下自己!”秦守淡淡道。
“末将韩鑫,将门出身,跟随蒙将军两年有余,列参将,已独自指挥战斗百余场,七十胜,三十平!”韩鑫自介道。
“末将马朝,西漠人,父亲是一个马术教官,跟随蒙将军冲锋陷阵一年有余,经历百余场大战,列越骑校尉一职!”马朝介绍道。
秦守点了点头,两人的资料秦守早就看过了,但是赐魂一事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赐了,想了一下后,秦守问道:“前段时间朕出了一道题目,两百万将士如何拿下黑暗森林以北的三个帝国,你们有什么想法?”
韩鑫作为随军参谋,思索了一下躬身道:“陛下,持久战可行!”
“你呢?”秦守看向马朝。
马朝咬了咬牙道:“末将觉得,无论从军力和国力,乃至将士的装备上,短时间内我们大秦拿不下黑暗森林以北的三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谓何人?”秦守淡淡问道。
两人同时跪下,拱手道:“是谓陛下!”
“好了,你二人明日再来此见朕!”秦守摆手示意两人退下。
待两人走后,秦守在御书房来回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敲定了人选,一个自然召唤韩信,另一个为了打长距离的奔袭战,召唤马超,而且秦守心头有个期待,期待马超觉醒后能召唤西凉铁骑的阴兵,那到时候奔袭天竺国,就不用太多兵勇就能完成了。
确定后,秦守就坐下准备休息一下,刚喝两口水,王泰就拿这一份厚厚的信走了进来。
“陛下,苏大人来信了!”王泰双手把厚厚的信呈给了秦守。
秦守拿过开始翻阅起来:
陛下,臣苏仪给陛下请安了。
臣自大秦历九月三日入天竺国到写此信一共经历了五个月零七天,下面臣把所做之事给陛下详细罗列。
第一:臣已经成功帮耶罗阿明公子取得了优势,若是不出人力难以扭转的事情,耶罗阿明公子定能成功执掌耶罗商行。
第二:天竺国国主婆罗门夜已经召回了婆罗夜华亲王,据臣分析,是天竺国主要剥夺其兵权了,目前帝都气氛极为凝重,臣已设法与之见面,但未深聊。
第三:罗网在天竺国的分舵已经展开。
第四:叶东地区的曹阿满已经攻下了十三个王国,但还未建立帝国,似乎没有称帝的心思。
第五:臣虽远行,但心系故土,建陛下早日控制黑暗森林四周的帝国,据守黑暗森林,应对天竺国和烈阳帝国,两国都欲占据整个东域南州。
……
后面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东西,秦守看完后,瞧了一眼落款的日期,半月前的信件,可见传信即使有传送阵的情况下,也很难传回来,这就意味着天竺国和叶东地区各种环境阻力极大。
“拿下黑暗森林四周的帝国……恰好……”秦守看起了书房墙壁上的东域南州地图,突然秦守明白苏仪的意思了。
“果然,要是拿下黑暗森林四周的帝国,就能达到新的平衡,只用留心对付烈阳帝国即可,到时候天竺国……”秦守并不是不想最先报复天竺国,但是有天山这座横断了南北的天然屏障,不太好动手。
“苏仪啊,不要让朕失望,你可是领了鬼谷之魂的!”秦守希望苏仪能用奇谋,把天竺国搞乱,乱到奔溃最好。
另一边,苏仪再次得见了受到强烈打压的婆罗夜华亲王,以喝茶的名义两人闲聊着,在这之前,苏仪可是花了大量的心思和代价去研究婆罗夜华亲王,得知婆罗夜华亲王心中藏着一只恶虎。
所以苏仪开始攻心了,要把婆罗夜华亲王心头那只被自己锁住的恶虎放出来,让婆罗夜华亲王对天竺国皇帝婆罗门夜产生一种极度的危机感,比如一旦兵权被夺之后,婆罗夜华亲王一家将会受到死亡的威胁。
……
另一边,几日整理之后,李司终于选出了两个王国和两个与西漠三国接壤的九等帝国,把资料送给了秦守审查。
“朕没心情看,王国随便灭,把你选的帝国的情况介绍一下即可!”秦守敲着桌子道。
“是,陛下,臣选了两个九等帝国,都是与西漠三国接壤的,两国都只有一个九等仙门,在列的修士差不多有两三千人,修为最高的都是二星天空境,其中名为野狼帝国的靠近沿海,夺之能控制沿海。
另一个叫做毛于帝国,夺之可以对附近几个帝国形成威胁之势。两个目前兵勇属于朝廷的都只有百万,而且装备都不是很精良。”
李司介绍了一下具体情况,秦守思索了一下,要是后面要防备天竺国,必须掌控天山靠大秦这边沿海的地方,避免天竺国绕过天山对大秦突袭。
“帝国新疆域下的各个仙门有不归顺的吗?”秦守问道。
“回禀陛下,自前一段时间发布告令之后,目前就尚宇帝国境内的八等仙门流青门态度不明确,也不按帝国规定上供东西。”李司拱手道。
自大秦接管乞国和尚宇帝国大部分疆域后,最先统筹的就是各个地方的仙门势力,采取的是建立以向阳山为首的新帝国仙门体系,并且这些仙门必须要完全服从帝国的统治。
但大陆上,仙门一直游离帝国律法之外,关系好的就帮帮所在帝国皇室的忙,要是差的,完全不理会,尚宇帝国的仙门是最为明显的,几乎不太帮助尚宇帝国皇室,这也是尚宇帝国这次灭国的原因之一。
“修为最强的是何人?”秦守问道。
“是其大长老,五星天空境,其门内共有十一名天空境,四星一名,三星两名,二星四名,剩下的都是一星,日轮境门人三百多人。”李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