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博在这里,其实在这一刻已经接过了肖晓阳的指挥权。或者说是一种温柔的方式解除了肖晓阳的指挥权。
因为刘文博发现肖晓阳对于唐士国不是简单的质疑。而是肖晓阳进入了一个思维上的牛角尖,整个牛角尖想要证明唐士国是错误的,而根本不在乎唐士国到底是不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那个指挥官而言!
刘文博现在的战术安排,其实根本上而言,就算为了将战线前移。也是在更加贯彻的执行唐士国的战术想法。也就是将指挥部再度前移。彻底离开保护圈。吸引583纵队越境作战。
而且相对而言,刘文博更加冒险。他做好了两手准备,第一种准备就算正面和583纵队扛到底,也是用三个营和583纵队正面对抗。另一个准备就算夹击583纵队。也就是两个营拖住583纵队,一个营侧击583纵队!
刘文博的指挥能力不在肖晓阳之下的,其实某种程度上而言,肖晓阳是善于练兵治兵,而具体作战这一块,肖晓阳这个时候的能力其实好不是很强,至少相对于他练兵和治兵的能力而言,实在就弱得太多了。
其实现在战场上出现了迷局的局面。
不仅仅是肖晓阳真不知道你583纵队所在地。同样,对于辛格洛夫斯基而已,774团的位置也变得不再确定。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碎石林的动静。774团原本留在29哨所的兵力,已经投入到了碎石林的行动中区,你774团原本的中站计划,就必然会出现兵力的空缺和缺口。也是就算774团,必然会有战术上的调整。那么774团的位置就变得不可能琢磨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辛格洛夫斯基在到达栗子山后,兵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将注意力再次转移到了碎石林。因为碎石林的动静实在太大了。必然会牵扯到整个战场的神经,774团,身在其中,也不可能回避。
当然,继续被动干等也不是办法。现在双方战场上的大致局面已经清楚了,没有必要再完全保持静默,出其不意做不到了,那就回归到中规中矩的作战方针中来!派出部分侦察兵,迁出侦查和了解整个战场的局面。
辛格洛夫斯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居然再次派出洛特小队,或者他是认为在哪里跌倒就应该在哪里爬起来。
而且这一次洛特小队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就是63哨所。至于路径的选择,辛格洛夫斯基不在乎。
其实,辛德洛夫斯基有一种感觉,那就是774团很有可能还会在63哨所周围设置伏击点。要想故伎重演一遍!也正是处于这个考虑,辛格洛夫斯基已经下定决心,除非出现100%的把握,否则自己绝对不会进入63哨所周边。自己已经上过一次当了,就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而且辛格洛夫万万没有想到的,就是他的对手现在已经不再是肖晓阳了。也就是他依据肖晓阳性格判断的一些战场因素,已经发改变了。
77团,从来都不是肖晓阳一个人的774团,刘文博作为政委,是有着擎天柱的效果的。
而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出现了,那就是摩萨国远东战区司令保罗。辛格洛夫出发前给远东战区司令部的电报,让一直置身事外的保罗也坐不住了。更是因为碎石林的动静却是让保罗有些看不明白。
无论是碎石林出现问题,还是583纵队出现问题。自己这种完全消极的的态度,必然是要承担极大的责任的。
正是处于这种情况,保罗开始下令第43机械步兵师侦查大队向碎石林靠拢。做好接应583纵队和压制华夏国活动范围的准备。
而对于两支关键行的侦查小分队而言。
二班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将小田和李平留在30哨所,就立即出发了。这一次,他们目标不是枯涸小道,而是栗子山。但是其实二班并不当心,因为他们认为栗子山应该不会是敌人的战术重点。毕竟敌人在栗子山吃过的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洛特小队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也立即出发了。他们的目标这一次是63哨所,同时他们吸取了二班作战的经验,决定沿着枯涸小道河堤的背面前进。不同于二班,洛特小队很清楚,前面危险重重,自己算是进入华夏国的纵深地带了。
两支侦查部队的出发,其实真是双方第一次触角的深处。而对于774团和583纵队而言,这种触角,也许伸出去一次就够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