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生正在进行时 > 第十八章 忆邻居(五)
    这个世界上当然不会有什么鬼怪,所谓的鬼怪传说,不过是人们自己吓唬自己,或者是对为揭开真相的事情道听途说罢了。不过,话虽是这样说的,但是不管是那时小的时候,还是现在这般年龄,有些时候心里还是有着一丝敬畏的。

    当然,那场捉迷藏我们并没有遇到什么所谓的鬼怪离奇事件。当时,我们由于内心里的胆小,几乎都是一溜烟的跑回了各自的家中,虽然记不清楚在家里同自己的父母都说了些什么,但是依稀记得,直到第二天,我们才知道那间旧屋子正是涛哥的藏身之地,他彼时只不过是在吓唬我们罢了!

    这场捉迷藏之所以还能让我有如此深的印象,想来也正是因为他的那一声恐吓吧。其实忆到这里,却让我此时有了另一个决定,原本我打算按照自己的年龄,将童年趣事一桩桩一件件的记下来,可是恍惚思虑,还未上学前的记忆,依稀还能够依照着年龄确定下来,但是上学之后的事情,却当真在时间上面无法精确。

    所以,忆及涛哥此人诸事之后,我临时打算推翻以前的决定,不再按照时间的车轴来续写童年,而是更换为以人忆事的顺序,将每一个在我生命中让我留下过回忆的人或事,都相应的写下来,也算是一种新的回忆方式吧!

    提及涛哥,那就接着将他彼时跟我的一些儿时趣事都一一陈列下来吧。他虽然和常人有异,算不上满分的正常人,倒是算个七八分却也当的。那时他的父母知道他的情况之后,自然也就断了他的上学之路,他本身就无意上学之类的烦琐事,当然也更为愿意依着父母的这个决定,故而我小的时候,涛哥这位大我们十几岁的孩子头儿却也算得上称职。

    他不但教会了我们捉迷藏,许多儿时的乐趣玩法也尽然都是他“以身作则”的教会了我们。记得有一次,他带着我和弟弟去干枯的渠沟里挖些淤泥玩耍,由于那是一条备用的渠沟,寻常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水的,对于那条大坑般的渠沟我前文中也已经有过记载了。

    渠沟正常情况下都是不会有水的,只是偶尔夏天雨水充足,那里地势又低,会存一些雨水罢了。夏日里若是从那里经过,必然能够听见成片成片的青蛙热热闹闹的欢叫个不停。这天,涛哥突发其想,可能是电视里面的枪战场景看得多了,不走正路的脑子便生出一个主意,想让我们和他去玩“枪战”。

    苦于没有玩具枪,那时家境都不富裕,而且玩具枪也不像现在这么的普遍,哪里会见到像现在小孩子们手中常玩的仿真度非常高的塑料枪呢。于是,他便想到用胶泥去做几把泥枪,这才有了带着我们来到渠沟的这一件趣事。

    所谓胶泥,不过是我们乡下对那些土质黏稠的淤泥另起的一个称呼罢了,那时的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能搞到胶泥,也就只能来到渠沟子里,对着还浅存着些雨水的大坑旁,挖几捧淤泥来充数。

    还别说,虽然我肯定是不会做泥枪的,但是年长我们十几岁的涛哥确实做泥枪的老手。只记得他或是掺土、或是揉搓,或是摔打、或是晾晒,不一会儿的时间一把有模有样的泥枪便做好了,只要再晒上一会,等泥土彻底干硬了之后,这把泥枪就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最后泥枪到手之后,我们肯定会痛痛快快的玩儿一场抢战,配合着嘴里发出“啾啾啾”的模仿声音,玩得也算是开心的很。虽然后来的事情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但是那把泥枪我当时也当真将它当成一把稀世宝物来看待,生怕将它能坏了,再不能玩了。

    到最后我也没能学会做泥枪的手艺,这也算是一个不大的遗憾吧,若要问最最后那把泥枪的下场,那恐怕就要将这个锅甩到母亲身上了。那几天,我每逢放学之后,肯定都要将那把泥枪拿出来玩儿上一会,估计那泥本身就不是多么坚固的泥,时间一长肯定是会散架的。在我又一次放学回来,母亲就告知我,那把泥枪已经裂成了好几块,被她直接扔到了外边的垃圾堆上了,为此我一直认为是母亲害怕我玩物丧志,将泥枪故意摔坏了,还因此与母亲赌气了好几天呢。

    想起涛哥这个人,一些饶有兴致的儿时玩法也都涌了上来,比如玩扑克牌,那时候我们小孩子们都在玩的八葫芦、黑五、比大小、升级等;还有象狮虎豹,按照一物降一物的排列对抗的趣味玩法;随便捡起四颗石头就能玩儿的憋死井,只需在地上简单的画一个图就可以……

    那些在当时很有趣味,在现在回忆起来也挺有意义的玩法也大多都是涛哥传授的,虽然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与他有些格格不入了,但是平心而论那时候的他却也也是我小时候一位十分“重要”的玩伴。

    你说涛哥一天天浑浑噩噩的,正经事上没有个正常思维,但是若是论起村里的辈分来,他却是整个后街里面的佼佼者,就连大人们也都十分佩服他的这个本事。不管是五福之内的,还是五福之外的,只要是后街人,只要是王姓族人,他都能准确无误的分出个辈分高低来。

    大概是因为只有认出辈分来,他见到何人的时候才能喊上一声叔伯之类的称呼,也就紧跟着能讨要上一两根烟来吸,或许这才是他能够将辈分认得如此之准的原因吧。

    关于与涛哥的接触,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也就逐渐变得少了起来。越来越知道他的情况后,便开始渐渐的疏远他,毕竟他并非常人,若当真整天和他混在一起,莫不说家里的父母不会同意,估计就连街坊邻居们也会取笑一二的。

    即便是现在的我也很少见到他了,虽然他还在我们的村里,还是以往的风格,以往的习性,但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

    不觉有感,心中一片唏嘘。

    日月光阴过,昼夜终轮回。君依当年君,吾非那时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