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荏苒,岁月如梭。
终于到了开学报名的时候。
八月三十一号,这天是周四。一大早,天阴阴的,铅灰色,,有些闷。
母亲推出了开学前赶集时特意为刘海滨新买的八手自行车。时隔二十三年,海滨再次见到了自己相伴六年的伙伴。多少个清晨,海滨骑着它,挺直腰杆,双手伸出,拥抱朝阳,多少个夕阳,它驮着饥肠辘辘的海滨,一路疾驰,拼了命的赶回家,冲向饭锅。
这是一辆凤凰牌二八加重大杠,这是一辆及其结实抗造的自行车,做工相当的朴实,用料那是一个奢侈。这种自行车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太罕见了,海滨上一次看到这种车还是在一部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里。贴心的父亲为了怕海滨将来的上学路上万一遇到风霜雨雪,道路泥泞不堪,车盖瓦会塞泥,于是毅然决然的把自行车的前后盖瓦,前后刹车都卸掉了,只剩下车架子和两个车轮,海兵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觉得特别土而且特别丢人的坐骑,居然特别像后世的自己为了减肥而买的美利达山地车,只不过凤凰的车胎窄点,没有调速器和码表,但是凤凰的牌子硬啊。莫名其妙的突然觉得前世的自己其实也挺酷的,至少特立独行啊。这么拉风的车子多吸引眼球,没有名牌书包,只能用父亲的黄埔牌手提包,这是一种七八十年代很流行的皮革制成的手提包,通常都是能够有机会出差的销售员或者采购员或者厂领导才能有的,这是身份的象征。可这是八十年代末,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新文具和新书包。骑着这样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SH手提包,咋看也不是个初中生,再加上一身不合身的衣服,家做的手工布鞋,有一种神奇的喜感。
母亲催促着还在怀旧的海滨赶紧出发。于是母子两推车上路。刘海滨当然很擅长骑自行车,前世他每天都要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来回奔波几十里,六年时间,每天五六十里路,他的自行车骑行技术那叫一个赞。所以刘海滨出门就要上车,却被老妈一把薅了下来,无论海滨怎么坚持,母亲还是不放心,坚持让海滨坐了后座,而母亲真的不怎么会骑自行车,一路上走走停停,很快母亲就冒了汗,但还是一个劲的蹬着车子,刘海滨突然很难受。一路无话,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白底黑字上写着石城欢迎你的过街牌子,这是海滨前世对于城市的最初印象,这块牌子一直在海滨的脑海里,很多年未曾淡化。
母亲一个农村的妇人,乍一接触城市的车水马龙(后世来看当然并不繁华),又不认识路,基本上不敢骑着走,只好推着自行车,正计划问问路人,海滨却领着她,一路蹒跚。三拐五拐,一直就到了记忆中的石城一中。此时的一中和二十年后大不相同。用后世的眼光看起来这所学校有些破旧,一点都不辉煌典雅,但总感觉更像是学校。
一中坐北朝南,对开的大门相当的简朴,只是由铁棍焊接成的,没有装饰的花纹,只是在铁棍的顶部焊接了枪尖,每扇大门的下面有一个轮子。此时大门是全部敞开的,不断的有家长和大群的孩子们向里涌入。
没等母亲寻找,刘海滨很自然的接过自行车,未加思考的就推着车子到了学校对面的学生存车棚,直接进去把自行车找了个角落放下,然后用铁链穿过车轮用锁头锁好。然后扭头跟母亲说,“妈,走吧,去交钱”。母亲看了海滨一眼,感觉宝贝儿子有些奇怪,也没多说,就跟着海滨进了校门。进了大门,二十几年未曾见到的熟悉的校园让刘海滨蓦地站住。而母亲却回头看看,嘴里唤了一声“二宝,走哇,赶紧的,别瞎耽误,把你安排好了,我还得家去拔草呢”。
刘海滨鼻子一酸,眼前四十岁左右的母亲两鬓微霜,常年劳作晒得黑黑的脸上已经有了鱼尾纹和皱纹。她的双手那么粗糙,虽然来之前清洗了半天,指甲里还是有残存的干农活留下的泥垢。刘海滨的眼睛因为泪水变得模糊,这一刻眼前的母亲和前世的母亲陡然重合起来,不再有丝毫的区别,再没有刚刚回来的生疏感。
“妈”,刘海滨突然潸然泪下,母亲赶紧回过身,用手给海滨擦泪,海滨感觉到母亲大拇指的粗糙,上面可能还有草叶割的血口,他赶紧勉强笑笑,“妈,没事,迷眼了”。旁边来来往往的家长和孩子们都惊讶的看着这对母子。妈妈不明就里,但也突然感到心酸,最小的儿子也要离开家了。
虽然每天都会回去,但是几十里路就这么一个一米六不到的小儿子自己骑着自行车来回,又怎么能让当妈的放心的下。可是孩子成绩争气,考到了全乡第一,被一中录取了。要知道一中只录取全乡的前两名啊,全乡七八所小学十几个六年级的教学班,七八百小学毕业生,只有前两名才能上一中。这是儿子跳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再苦再累也要让打小就懂事的小儿子上学,骑自行车上学总不会比干农活更辛苦,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吃商品粮,就让他自己苦这几年吧。
想到这,母亲一拽儿子,“走,交钱去”。
交完学费,娘两个走在红砖铺就的甬路上,母亲看着旁边的花坛和左右三层高的两栋教学楼,“二宝,你看学校多好,玩玩命,将来咱也考个好大学,不用下地种玉米棒子,行不?”。
刘海滨点点头,没说话,心里暗自思忖。“妈,这辈子我再也不会让你们那么辛苦,这可能,不,这就是我重生的意义,不是为了什么个人价值,我就是让自己的亲人过得好。”
母亲并没有注意到刘海滨的小心思,她还是很激动,“二宝,明早晨你就得自己来了。早晨早点起,我给你熬粥,吃的暖暖呼呼的,别走错了路。不许晚了”。
“嗯”,刘海滨答应了一声,“妈,你放心,我会努力的,我一定考上大学,然后把你和我爸接出来享福”。母亲咧开嘴笑了,笑的特别骄傲,特别欣慰,“嗯嗯,妈等着你把我接出来住带暖气的楼房,你小子得说话算数,到时候可别让你媳妇把我的被窝扔到大街上”。“那怎么可能,我到时候娶两媳妇,一个专门伺候您”,海滨笑着开了个玩笑。“快滚吧,能娶一个你就谢天谢地了,还娶两,你先考上大学吧”。海滨笑了笑,没回答,母亲又连番的嘱咐,“回头开了学在班上别多言多语的,听老师的话,多干点活没事,别惹事,要是有人欺负你就忍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事多想想”。海滨有些头大,却又觉得挺幸福,“妈,你放心吧,我就光学习,不惹事”。
说着笑着,娘两出了校门,推出自行车,踏上回家的路。当天晚上,爸妈催着海滨早点睡,刘海滨也已经适应了没有手机的生活,早早的上了父亲给海滨焊的小铁床,陷入深沉的睡眠。
翌日五点半,就被叫起来吃饭,碗边还放着一个母亲特意煮的鸡蛋,他揉着眼睛,对母亲说“其实不用起这么早,六点半出发,七点多就到了,七点半上课,不用急”。母亲啪的打了一下海滨的后脑勺,“万一路上有点啥事呢,赶紧吃,早点到了还能看看书呢”。
临出发时母亲塞给儿子一张一元的纸币,“这是你中午饭钱,自己没几个烧饼包子啥的,别饿着自己”。而刘海滨还没完全醒过盹,却迷迷糊糊的在想如何解决这么早起床的问题。
PS:今天发现,有了两个收藏,心里很高兴,有人在读自己的故事,有一种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