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州城临近西陲,四季分明,冬天有朔风透骨,春天也有和风拂面。
春主生发,一季寒冬过后,缕缕生机被唤醒,同样,大病小痛也开始发散,尤其是西陲特有的一种“附骨风”,此病近几年开始多发,只见于花甲之下的精壮男人,发于经脉,那酸到骨头缝儿里的痛丝丝络络,让平日里劳碌过度讨生活的人们站不得坐不得,各种不得,最后不得不折一根粗枝拄着,一瘸一拐地来到城里的的医馆看病。
西大街的光寿馆门前一大早排队的人最多,排在门口下了台阶,到了街边拐个弯儿,还能排到右边数第五家,门高匾阔的香回楼门口。
香回楼原来也就算是城中二流酒楼,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在大约两年前,酒楼的饭菜忽然变得一等一的好吃。于是宾客盈门,赚得盆满钵满,近几个月换了门坊匾额,惹眼的很。
按说这等财大气粗的酒楼一早开门迎客就被堵了门口,虎背熊腰的伙计不发飚轰人才怪,可偏偏这家伙硬是一脸的笑意,一边拆门板一边和病人搭着话,声若洪钟,“各位早各位早,各位街坊是哪一条街的,刚开春就来找道生先生看病啊?”
“这位小哥,我们是城北稗草巷的,先生前些天就遣人来发了号签,我们轮到第一天来,这病一过了冬就发,每天骨头缝里就像塞进了冰碴子,不来这看一看什么活计都干不了!”
平日里不施展“小搬山”术都能力负五百斤的壮汉龇牙咧嘴答道,大伙儿纷纷附和称是。
“在下祝容,是这香回楼的伙计,道生先生刚在后厨布好引火阵诀,他说还要去天工号定几个模子,再去禾木园取药草,半个时辰后才能去光寿馆,各位不妨进来喝杯驼奶茶,还是去年的老规矩,陈道生先生说茶钱他请了。”伙计向大伙拱手言道。
众人哈哈一笑,也不客气,纷纷走进酒楼大厅坐了下来,早就有几位伙计拎着大铜壶和一摞摞的碗,给落座的百姓摆碗倒茶,棕色的奶茶蒸汽升腾,溜碗边儿滋溜一口,热乎乎地过瘾。
在座的一位虬髯汉子嚷到:“伙计,光喝这奶茶不顶事儿啊,这道生先生就没说上几盆面饼?”
伙计还没来得及答话,旁桌的花甲老汉转首说道:“这位老弟一看就是外地慕名来看病的吧?不是陈道生先生小气,这附骨风无法治愈,只能压制,治病之前须得空腹,五谷杂粮,果蔬肉蛋都不可入口,要是吃了这几个月就活该受罪了。”
“为了让大伙不至于忍饥受冷,道生先生特意调制了这驼奶茶,取长鬃驼的奶和青茶,加上驱寒补气的药材煮在一起,喝了顶饿的很!”
虬髯汉子听了赶紧滋溜两口,喝完抹一把嘴大声道:“那我得多喝一碗,能省一顿饭钱!”
众人大笑。
~~~~~~~~~~~~~~~~~~~~~~~~~
酒楼供应茶点,当然不止这些看病的百姓。前来喝早茶的住宿客商,歇脚行人也不少,一会儿工夫就坐满了几十张桌子,人多了话就多,天南地北的杂闻轶事就此不大功夫就随着散去的客人传出大门,传遍全城。
“开春了,圣域该有消息传下来,不知道今年传术集定在什么日子,听闻今年有好术法传入俗世。”
“昆仑传术五百年,大大小小的行当都有术法传承,恤民生增民力,为众生开太平,定盛世之繁华,,今年据说五位大先生会有人亲临传术,那肯定是有大术要传了。只是那庄圣师好远游,幻化众生游戏人间,三十年前现身传术一次之后再无音信,我等只怕这辈子也无缘得见了。”
这一桌说的是传术盛事,另一桌聊得却是人间格局。
一位青衫文士摇着折扇,对同桌的人说道:“几位,在下有一挚友乃是棋院的三品棋士,他在给我的信中说,院里的那位女诸葛恐怕要出山了!”
他这一言登时引起了同桌以及旁边几桌的兴致,这位女诸葛当真复姓诸葛,出身湖州名门诸葛氏,全名尚少人知晓,但她却是众先棋院年纪最小的国手,也是唯一的女国手,年方及笄就被众先棋院当代大国手赵太平收入门下,据说还是亲自上门收徒,受拜师六礼之后大国手长身展臂而啸,惊动四野**,称河洛国运百年无忧矣!
“棋院虽分属这方外修行宗门,但一向是河洛中州的镇国根本,这赵大国手更是皇帝陛下的亲叔祖,他执掌棋院近百年,每五年派驻一位国手常驻出云台,行国师之职,看来这五年该轮到这位女诸葛了。”
文士摇头轻叹道:“女诸葛出山镇国,是河洛之大事,可这北边也不安生,元城主召回了岱岳,把亲儿子派去做了幽燕的大将军了!”
旁桌又一人惊道:“就是那位天生穷奇之相的元破少城主?听说他生性残暴,曾手撕妖罴食之,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等山野传言未必可信,不过这位少城主年纪不大,武道三品具体的境界可是千真万确。”说罢猛摇了几下扇子,那一旁凑过脑袋听半天不做声的虬髯汉子登时奇道:“三月倒春寒,这位先生您穿着棉袍扇扇子,咱可是有点不懂了!”
文士闻言不悦,想呵斥那虬髯汉子,却又觉得无言以对,只能悻悻收了扇子,抿了一口驼奶,自言自语道:“青鸾出世,凶兽转生,术法再广,民力再旺,恐怕也只是为天地徒增刍狗耳……”
众人热聊正酣,不觉得半个时辰已经悄然而过,忽然听得外边有小厮高声喊道:“先生回馆,请各位父老起身就诊了!”大家赶紧饮净了碗中的驼奶茶,纷纷起身出门前往旁边的光寿馆。
~~~~~~~~~~~~~~~~~
光寿馆是阳州城的老医馆,由当地名医包老先生创立,迄今已经二十年之久,不见得妙手回春几许,起死返生许多,但因包老先生为人宽厚,药剂给的量足便宜,普通百姓头疼脑热的来诊诊脉施施针,也就好了,所以口碑还是很好的。
两年之前,有人自远方至,叩门入医馆学徒,包先生发现此人煎药火候精准,抓药手法利落,施针之时辅以“淬元术”的时候,其时机把控也很准确,于是将一身医术倾囊相授,结果这人却另辟蹊径,自己琢磨出一套专治这“”附骨风”的手法来,一招鲜吃遍天,来找他看病的络绎不绝,不得已辟出一间诊室来给他,以学徒身份坐诊,包老先生自己也艳羡不已,常指之感叹“沅水之后浪,来之甚急也!”
医馆前厅很宽阔,左右各有两间诊室,右边靠门那间今天人最多,不用多说,自然是那位道生先生在此坐诊。
众人陆续而至,拥到门前,那虬髯汉子一马当先抢在前面,一位身着医馆制式灰衫、面容清秀的少年伙计腰杆笔直,在门前负手而立,舒臂拦住他说道:“这位兄台稍安,咱们在庭前长凳安坐,按照号签依次就诊。”
虬髯汉子笑道:“咱也不是那没规矩之人,只是想一睹这道生先生的风姿雅态,咱家不住这城内,也没号签,可以等上一等!”
这话出口就听身后一阵哄笑,虬髯汉子不知所以,少年天生善面,笑起来眼睛眯成一线,“我不太习惯被男人盯着看,不知兄台准备看多久,看久了恐要耽误大家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