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斧传 > 第四章 飞完卵
    开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叫司马仁,五十二岁的开隆皇帝,四十二岁的赵姬皇后,皆算得上老来得子,自然对这个儿子宝贝的紧。

    但兴许是皇后在教育司马昭的过程中攒下了经验教训,这一次,她把司马仁教育的相当成功,现年三十六岁的司马仁,长相,气质,说话方式,做事风格,几乎和开隆皇帝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深讨皇帝皇后喜欢。

    加之太子司马昭与皇帝之间的裂痕,皇帝要废长立幼的传言,自司马仁三十岁献上那篇引发朝野轰动的《兴邦书》后,更是成为了大家公认的趋势。

    是的,比起只会打打杀杀的司马昭,这个谦谦公子般的司马仁,吃相卖相都太好了,满朝士林没有一个不喜欢。

    八十八岁的高龄,六十一年的皇帝岁月,开隆皇帝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两个儿子一个可文安天下,一个能开疆拓土,如果他能长生不死,这大晋朝必将迎来属于它自己的辉煌时代。

    但世事没有如果,开隆皇帝八十八岁驾崩,是喜丧。

    但留给大晋的,却未必是喜事。

    太子司马昭去岁平定了夷州匪患,却被弹劾滥杀无辜百姓,上书参他的,正是礼部尚书赵乾福的得意门生,东南按察使魏尚。

    一名二品大员的奏本分量很足,更何况有人打响了针对太子的第一枪,这件事已经足以让朝中的各方势力发现了某种苗头。

    一时间,从谏者如流,仿佛那个为大晋朝开疆拓土三洲十八县的司马昭,不是那个国家脊梁,反而是一个居心叵测,拥兵自重的乱臣贼子。

    司马昭飞速上了自白书,内容简单直白,大意说明了一件事,我本身就是太子,我爹挂了国家就是我的,我又何必拥兵自重,自己作践属于自己的江山?

    本意是表忠心的文字,在那帮脸上挂不住的文官那里,便成了司马昭巴不得皇帝去世,自己已经等不及了的谋逆之言。

    令司马昭心寒的是,这样的诛心之言,皇帝竟将信将疑,下了一道命令,叫司马昭回京复命,美名曰回京听封。

    司马昭心彻底寒了,接到圣旨的当晚一夜无眠,一道道密令从司马昭的帐下传出,八百里加急,奔向北疆,奔向西戎,奔向东南,又沿海路直上东北。

    无需怀疑司马昭的能量,借着太子的身份,三十年如一日的整改军队,大晋朝的军队虽然依然姓司马,却不是开隆皇帝的军队了。

    司马昭抵达京城的前夕,洛阳城里便多了很多生面孔,周边的郡县也来了很多四面八方的“流民”,有心人已经意识到,这偌大的大晋朝,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微妙的时刻。

    但司马昭进京之后,皇帝仅仅是下了一道象征性的表彰司马昭的圣旨,要求他留京待命,以备后用。

    再之后,京城的城防便由皇家禁军接管,换防下来的部队则开至西京长安,为皇帝陛下镇守晋朝的皇家宗祠。

    而此时的司马昭已经被一道圣旨软禁在府邸中,那道圣旨是,皇帝欲为清贵人加封淑妃,请太子戒斋沐浴,待清贵人诞辰之际授封。

    司马昭虽然怀疑其中有诈,但对于生母名誉的执着似乎成为了他的偏执,将信将疑之中,他自认为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也便留在府中,闭门不出。

    时间往后推,殿试放榜之后,国师王品道被皇帝陛下邀请入宫,不知二者谈了什么,王品道再未出宫。

    同一时间,龙虎山天师齐养神也进入宫禁,再未出宫。

    而赵勾的十一位金牌碟子,明着回来的竟然就有五位,同样进入宫内,再未出宫。

    而这一切消息,只在很少人的范围内流通,甚至连六部内都没有丝毫风声。

    这段时间,正是田青禾最得意的光景,殿试首榜首名的光环加身,让这位国师弟子更显神秘与强大。

    其实田青禾自己清楚,自己不过是沾了天师弟子四个大字的光而已。

    虽然自己确实有状元之才,首榜首名的斤两却还是差了那么一哆嗦。

    从放榜到皇帝驾崩,田青禾有过诸多想法,皇帝驾崩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可惜这一点,田青禾终究是不敢想,不敢信。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一切便已经很明了了。

    田青禾面如死灰,在期期艾艾的人群里,倒像是真正的悲伤,仿佛为了开隆皇帝的驾崩而痛苦不已。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大好的人生,刚刚拉开帷幕,便已经唱响了闭幕曲。

    一片嗡嗡的哭声中,田青禾用低不可闻的声音感慨道:司马仁确实是个人才,司马昭已经被人家玩死了,自己还傻傻的不知道。

    宫禁大门打开,朝臣们伸长了脖子,都想看看,这场风暴的最终结果,宫门处,一身白衣的司马仁在两名太监的搀扶下,静静跟随在开隆皇帝的遗诏旁。

    礼部尚书赵乾福念响遗诏,风声将遗诏的内容推送到田青禾的耳旁,听着听着,田青禾的眼睛湿润了,他知道,自己这辈子的仕途,已经就此结束。

    开隆六十一年是一个普通而特殊的年份,普通之处在于天下依旧太平,百姓依旧忙于柴米油盐,税役生计。

    特殊之处在于,这是晋孝文帝当政的最后一年,是的,是年六月,开隆皇帝驾崩,十月,国葬结束,新君司马仁继位,定来年国号启元,定先帝谥号孝文,定先帝庙号惠,在举国国丧期间,太子司马昭悲伤过度,抑郁而亡,享年五十二岁,追封司马昭为晋昭烈帝,无庙号。

    国师王品道,曾为孝文帝续命三十年,后为孝文帝再次续命未果,功法反噬,终究功亏一篑,徒染白绫。加封镇国国师。

    兵部尚书王品冠,悲于先帝与家兄先后辞世,准其《乞骸骨疏》,加封一品光禄大夫。

    吏部尚书李登科,加封太子太保,领兵部尚书。

    ……

    属于开隆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头,京城里发生了沧桑巨变,王家的由明转暗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蛋糕,赵齐二氏的吃相却并不难看,李家成为了明面上的黄雀,真正占了大便宜的是谁,恐怕各方心里都有个不清不楚的计较,但输的最惨的,各方都清楚,是王家。

    而作为最后赢家的司马仁,也第一次向大晋朝的四大家族展露了自己的利爪,略带神秘的他成功的以蛇吞象,在外人开来,他似乎仅凭着两道圣旨,一道城防调令,便干掉了手握兵权的司马昭,顺带的换了兵部的掌门人,打压了风头正盛的王家,其中的深浅与复杂,令人想破头颅也摸不着头脑,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这位皇帝的敬畏,大晋朝的中兴,有望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