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追击大人物 > 第三十二章 神秘电话
    随着知名度提高,愿意接受,或者希望接受纪文昌专访的人越来越多。

    只有一个人一直拒绝她,这个人就是于大海。不管纪文昌通过什么方式,甚至请有关领导出面协调,都被他以违反警队纪律,和一线刑警不应该接受采访之名拒绝。

    正常的人都有**,这是本性使然,与道德无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但表现方式都一样。

    对纪文昌来说,于大海越拒绝,采访他的**越强烈。所以,到目前为止,她最大的**是用什么方式,迫使他接受自己一次专访,哪怕是最简单的回答,几分钟的时间。

    于大海和纪文昌,因为相互了解成为朋友,又因为专访一事,变成冤家对头。

    朋友们,包括于大海的同事都知道,他是个特别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只要他认准的路,十头牛也休想拉他回来。

    这是他的执念,不管对谁,是亲是疏,他把朋友关系与职业原则分得很清,属于职业信徒那类男人。

    他认为一线干警,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时时面对黑暗中的敌人,不应该接受采访,暴露自己的外貌,为今后的隐蔽斗争带来危机。特别是在通信工具发达的今天,隐形斗争显得极为重要。

    对采访一事的拒绝,让纪文昌耿耿于怀。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在短信中口无遮拦,还带一点无赖口气的原因。

    他们两个常玩彼此调侃的短信游戏。于大海觉得这不伤大雅,还能放松情绪,同时,让纪文昌借此发发牢骚,撒撒小姐脾气,这是小女孩的权力。

    刑侦破案和艺术创作一样,它们都需要灵感。灵感,来自精神放松。

    公安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特别是一线干警,整天与犯罪分子打交道,面对的是社会阴暗面,他们的精神常常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躁的情绪。

    在这种非正常的状态中,你不可能集中精力,面对处理各种疑难案件,有时还会因为情绪问题困住自己的思路。

    前面已经说过,于大海性格中的幽默,来自于他的家庭生活。为了让智障女儿高兴,让神经紧张、身虚体弱的妻子放松,于大海常用小品一类的诙谐方式,逗她们开心。

    他理解纪文昌的焦虑,也知道自己的需要,他把这种诙谐幽默的交流,当作放松彼此情绪的手段。

    现在,既然纪纪文昌暂时不再干扰自己,于大海正好集中精力,寻找半夜神秘人的线索。他需要从对方得到消息的来源中,寻找警队泄密的漏洞,希望找到与大人物有关的线索。

    来到烟海广场南区后,于大海直接把车停在凯旋门广场的地下停车场。

    下车的时候,他看见李建国的司机李健陪着客人,走向大金帅公司专用电梯的通道。

    于大海扫视了一下停车场的环境,决定从防火通道走到一层大厅,熟悉一下这栋大楼的内部结构。

    这时的一层大厅,因为过了上班高峰,楼内显得格外安静。

    有三、四名青年男女,小声聊着天,等待电梯。

    两位清洁工,忙着拖地。

    两名保安用蹓跶方式,巡视大厅;一位坐在大门的一侧,负责来客登记。

    保安们看到从楼梯上来的于大海,并没有上前盘问。在他们看来,能采用这种方式走上来的,基本都是内部人员。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脸上那道明显的伤疤,起到一定威胁作用,让一般人不愿意靠近。

    在现实生活中,从古至今,大家遵守的是丛林法则。

    于大海走出大楼,站在楼前观察环境,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处位置,正好与对面橙色蘑菇状电话亭,隔广场相望。

    根据记忆中的特点,他确定在天网屏幕中看到的,就是这个59号公用电话亭。于大海相信自己“眼睛抓人”的能力,不会出错。

    在靠近南区位置,广场上竖立一个地标性的超现代主义雕塑海姑娘。

    从形体上看,海姑娘更像嫦娥甩起来的衣袖,一个凝固的水袖动作,像是梦中游的女性。

    围绕在海姑娘周围的,是一个大型音乐喷泉。

    每当烟海市有重大活动时,比如明天,在孔子文化年国际论坛胜利召开的晚上八点时,一定开启音乐喷泉,让海姑娘享受一次沐浴。

    这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景观,在《大海我的故乡》音乐中,在五彩缤纷的灯光辉映下,先是从地下突然喷薄而出,瞬间从空中铺天盖地落下的喷泉,不停地变换水型,在音乐中舞蹈。

    海姑娘是以凝固的水袖造型,始终如一地滞留在水雾中神游。

    在烟海人的小道消息中传说:当年,在地标竞标会上,这位艺术家谈到自己的创作灵感时,他动情地说,它源自我国古老神话中的嫦娥故事,结合弗洛伊德对梦的诠释,根据人类反刍式地革命意识,在世界和平的理念指导下,以敦煌壁画为造型手段,精心创作出这位兼具古今中外精神内质的海姑娘。

    艺术大师这段宏观创作理念,打动了时任烟海市主要领导人,当场拍板决定,以五百万价格买断创意,用一千万元完成这座铜制雕塑。

    城标落成剪彩时,这位领导指着犹如新娘一般被红色绸缎蒙面的雕塑说:这位海姑娘,将象征着我们烟海人,开始走进现代世界的行列。

    每次想起这段新闻,于大海感慨不已,他至今没搞明白这位海姑娘是盗梦者,还是睡美人。

    为了迎接国际论坛胜利召开,在广场东西两端,挂着许多标语彩旗。其中红色主标语是:热烈祝贺烟海市孔子文化年国际论坛开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烟海人民欢迎你!

    为了与城标海姑娘对应,增强喜庆氛围,在广场北部位置,用时令花卉组成一副巨大的孔子画像。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广场上的游人,慢慢多了起来。

    在西南角,有几位晨练的老人没有回家。有三、五个小孩子,奔跑嬉戏。

    于大海站在绿化带外沿,放眼观察整个广场与周边关系,以及道路接壤之间大环境。

    几分钟后,他开始向东移动,停在一个连接南北区的地下通道口前。

    随着大脑不断积累的信息,于大海的思维开始高速运转,根据现有线索,试着想象昨晚发生的大概情节。

    逆向倒查,暂时把对方的动机和目的放在一边。

    为了方便记忆,于大海把这位半夜电话人简称为神秘人。

    首先是,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到北区的。

    二十三点整,本市公交车停止营运。

    他或者步行,或者开车,或者坐出租车。

    坐出租车,意味着留下人证。

    司机将提供一下证词:在什么地方上下车,是男是女,相貌特征、年龄、身高等,很详细的个人资料。

    这位神秘人,如此老谋深算,不会愚蠢地留下这么多线索。

    于大海把乘坐出租车一项放在最后,一旦自己推断出现断裂后,再用它填补。

    如果神秘人选择步行,百分之八十的概率,他住在附近。这需要等会儿,根据周边居民小区的实际情况,再做推理。

    如果开车,对方开的是什么车?电动自行车,还是汽车?

    在天网视频中,附近几条主要交通要道、辅道和人行道上,均没有发现这几种交通工具。假如使用,对方把它们停在哪里?

    神秘人选择59号电话亭,是随机选择,抑或是特意所为?

    在手机几乎普及到人手一部的今天,对方为什么选择公用电话,而不用自己的手机?还是在半夜时分。

    正巧当时手机电池没电。更有可能,他担心通过手机号码找到自己。

    通常情况下,根据《烟海晚报》奖励制度,市民提供新闻信息一旦选用,将得到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那么,神秘人会采用什么方式领取这笔奖金?

    对方选用公用电话,是表示放弃这笔奖金吗?

    从人性的角度讲,很多市民之所以热心提供新闻线索,正是因为《晚报》这个现金奖励制度。反过来说,奖励利用的正是人性中的**。

    有没有可能提供消息之人,不允许神秘人暴露身份,以免间接追查到他?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神秘人与消息供体就是相识的。

    更大胆一点:有没有可能,他们两个实际是一个人?

    于大海在附近几栋大厦之间,仔细查看各个监控位置,与记忆中的视频画面比对,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镜头死角。

    如果通过广场,从南区走到北区,空旷的环境,神秘人无法躲过天网的眼睛,于大海因此决定,通过地下通道,步行去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