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江家男人都没有忙着下地干活,江大福带着大儿子去了镇里,江厚树独自去了下溪村,于宅建在栖碧山半山腰,山脚下是下溪村,钱小兰李春儿麻溜儿的拾掇好家里的活,带着儿媳刘月香抱着大孙子禾苗儿,三人分两路往村里窜门说话。
都是去打听于家底细的,而江中柜呢,人笨嘴也笨,就留在家里带着二闺女照顾龙凤胎,江莲花和江桂花也早早的去了镇里,她们是去店子里,顺便往镇里猪肉摊看看,若生意成了,时间这般紧,要的卤肉多,光靠村里的李叔怕是有点扛不下来,正好打听打听往年于家办酒宴时,这里头有没有出什么事。
机灵点儿,总能探出一两句来,江有荣江有岁知道后,连忙举手说要凑凑热闹,江莲花觉得他们确实很合适,便把这事儿交给了他们。
至于江云云,也问过她要不要随着一道去镇里,她摇了摇头,说手里还有不少绣活,也就没勉强她了。
江莲花江桂花姐妹俩在店里呆了会,见这会没什么人,就让二哥带着粮弟看着点店子,她们去镇里逛逛看看,哪成想,还没出垂虹巷呢,就见双胞胎正跟着一个老头哇啦哇啦的不知道说什么,说得还挺热络。她们看了眼,没上前去打招呼,笑笑走了。
这桩从天而降的大生意,让整个江家都忙碌了起来,村里人也瞧出点猫腻,毕竟没下地干活,是很容易被注意到的,究竟江家出什么事了?连田地里的活都顾不上,众人开始讨论了起来。
眼看到了午时,在村里窜门说话的妇孺们回了家里,捋起袖子开始张罗午饭,在外头的男人们也陆续回了家里,江莲花和江桂花也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江家的江有贵他们四兄弟。
这算是江家的大事,应该所有人都在场,多听听,也算是积点经验。
镇里的铺子,暂时关上了铺门。这事儿,江大福江厚树都有点头同意,尤其是江大福,觉得家里的儿子们,也该站起来挑挑担子,他已经老了。
依旧是在小宅子里吃饭,小宅子里宽敞,前面还有个院子呢,不用担心有路过的村民会听见屋里说啥。
乡下农家是没什么讲究的,习惯了饭桌上说话,江家也是一样,边吃饭边说着探来的消息。
七七八八真真假假,消息还真不少呢,各方面的都有点儿,总结下来就是,于家家风还是挺不错,于员外算是儒商,名声颇为不错。
就是于员外的儿子,于家唯一的一根苗儿,有点儿宠,是个爱往烟花地里钻的,为人风流,脾性不太好相处,大缺点倒还真没有。
“我就说,于家这生意肯定是可以接的,于家又不是才搬过来的,也有好几十年了呢,都不知道办过多少回宴席,也没见镇里哪家说于家不妥当。”江厚树说得有点儿得意。
这桩买卖要是成了,哎哟!不知道得有多少钱呢,回头可得跟媳妇坐在床上好好的数上几遍。他打小就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坐在床上数铜板,一文一文的数着,数到手都抽筋儿都还数不清。
那可真是,做梦都是笑醒的啊!
江大福有意锻炼下儿子,今个在镇里,就指着儿子打头阵,江有书刚开始有点磕磕绊绊畏畏缩缩,慢慢的,经过父亲提点,倒也有点模样。眼下说起收获,江大福也让儿子来说,这事儿,他不打算开口说话,全让着大儿子来。
许是有了上午的经验,江有书讲的还不错呢,有条不理的,刘月香看着丈夫,眼里直冒粉红色的泡泡,江有书被媳妇充满爱意的目光望着,心里甜滋滋地,跟喝醉了似的,有点儿飘有点儿晕乎乎。
“于家这边没问题,一会吃了饭,咱们就去镇里。”江莲花还是挺欣慰,在经商方面江家确实有点稚嫩,没关系,可以慢慢来。
今个探听于家各方面,这事儿做得,就都很是漂亮细致。
钱小兰问了句。“都去吗?咱铺子就那么点儿,站都没地方站。”
“就家里的男人跟莲花去吧,咱们不用去,还得顾看着点家里呢。”李春儿提醒了句。
江大福想了想。“让有书也跟着,有贵有粮他们都在家里。”
“我不去,我带龙凤胎。”江中柜乐呵呵的笑着,搓了搓手。“我去了也没啥用。”
江莲花却不这么想。“爹,你是一家之主,你得去呢,便是不说话,人还是得去的。再说,咱铺子太小,不好谈生意,可以去茶馆里,还显客气些。”
“去!莲花说得对,三弟得去。”江大福赞同了句。
江厚树便道。“那我家这俩臭小子呢?也带着一道去?”
“我去。”“我守着店子。”
双胞胎不亏是双胞胎,仅仅只是换了个眼神儿,就知道了彼此心里的想法。
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大房江大福父子俩,二房江厚树父子俩,三房江中柜父女俩,一共六个人,剩下的都留在家里或是守着镇里的铺子。
除此外,还得找个靠谱的读书人当场写契约书。
“咱眼皮子底下不是有个现成的,他们暂住咱江家的屋子住,总得出点力吧?”钱小兰嘀咕着,又添了句。“上回还蹭了条腊肉呢,请他们帮着写个契约书,多轻松啊,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这请读书人,也是要花钱的呢,尤其是做生意写契约这事,由主家出钱请,买卖大给的钱就多。
听着母亲的话,江桂花的心跳忽得就快了半拍,她下意识的垂下了脑袋,耳边嗡嗡嗡地全是声音,可说了啥,她却是没听进心里,只惦记着一件事。又要见到他了吗?她该不该跟着去镇里?要不就留下来吧,可这样的话,母亲定会起疑心,还是跟着去吧,反正她又不去茶馆里。
江莲花是知道堂姐心思的,还不着痕迹的瞄了两眼,便知堂姐心事仍未放下,原不想跟隔壁老屋的两个有过多的来往,可惜家里都觉得挺妥当。
这么大的生意,找熟不找生,再说那俩年轻人看着也很好,瞧着就是富家子弟出来的,又借住在江家,八成会比外面请的读书人更尽心尽力。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由江大福夫妻俩亲自去老屋里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