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开元我为王 > 第三十四章 忽悠李林甫
    一名美婢送上王府特制的凉茶,吉温双手接过道谢,目不斜视,这让李清愈肯定这家伙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才能这么的克制。

    吉温喝了一口凉茶,现这茶味道确实与自己之前喝过的茶完全迥异。自从靠上李林甫这棵大树后,吉温的消息也比以前灵通了许多,至少他知道宫中这种饮茶之法已经普及,甚至不少贵人家中都已经开始悄然模仿。

    即便如此,吉温还是故作惊讶地放下茶碗,本想先夸一下这茶的味道的,没想到李清这边却开门见山就问他,是不是李林甫派他来的。

    吉温一定这话,便知自己的来意已经暴露,虽然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但既然李清都这么问,他也只能据实回答。

    他这次来,确实是得了李林甫的授意,表面上是过来送礼,其实是想试探一下李清的口风。

    因为李清早上去登门拜访张九龄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李林甫耳中,表面上李清好像是冲着桌椅的事情去的,可直觉告诉李林甫,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毕竟此事牵涉到的两位主角,一个是李林甫越来越看不透的李清,一个是李林甫的前任同时也是死敌的张九龄,李林甫能不多想才怪了。

    于是吉温就被派了过来,毕竟上回他这个传话人就当得很称职,所以李林甫觉得这次他也能很好的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

    “李相倒是消息灵通,我本以为这事要过几天才会传到他那里,其实也不是什么要紧大事,至少和李相没多大关系,就是本王想让张公出面奏请圣人,收集散落民间的典籍,收录成册,以彰我大唐文治盛世,此事张公已然答应,估计明日奏章就会送到御前。”

    李清说的轻松,坐在下的吉温心头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当年宰相张说就因为一力促成泰山封禅之事,得皇帝信任,荣宠备至,虽然张说后面倒台也和这个有关,但谁都不能否认张说是开元年间这么多宰相里头最风光的一个,就因为他主持了皇帝的泰山封禅大典,而如今张九龄上书皇帝欲行修书之事,这事情的影响力可比泰山封禅大多了。

    泰山封禅说白了就是皇帝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但是盛世修典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事不光能给皇帝涨面子,对于后世也影响甚巨,除了主持此事的人可以大赚名声,所有参与修书之人都可以跟着沾光,这就和所有参与泰山封禅的人都能官升一级是同样的道理。

    张九龄要是做成这事,极有可能重返相位,不要说是李林甫了,就连吉温自己都有点慌了。

    他这才刚刚靠上李林甫,要是这棵大树倒了,他还能有得好?

    正欲开口劝说,李清却没给他这个机会。

    “本王知道,李相是担心张公会因此事复起,但在本王看来,此事对李相非但不是祸事,反而是一桩好事!”

    吉温确实没听明白,只好拱手行礼道:“某愚钝,还请王爷明示。”

    李清抬手屏退左右的宫人婢女,待这些人都离开正堂后,这才开口问吉温道:“修书一事,若是让吉县丞来主持,几年可成?”

    吉温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李清只不过是打个比方,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轮得到他。

    收拾好心情,他坐直身子认真答道:“此事若欲尽全功,短则三年五载,长则十年方可。”

    “在此期间,张公主持修书之事,朝堂之上,谁能与李相相争?”

    “无人。”

    “张公在朝,李相在位,若无变故,圣人可会再另选宰相?”

    “应当不会。”

    “既然如此,张公主持修书,李相至少可保五年相位无虞,而本朝宰相,可有在位五年者乎?”

    李清问出这话,吉温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开元年间这么多宰相,能在位过三年都算很长了,包括姚崇、宋璟这样的人物在宰相位置上也都才待了不到四年时间而已,李林甫要是能当五年宰相,那绝对是独一份了,再长估计李林甫自己都不敢想。

    见吉温被吓得不敢吭声,李清故作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其实在本王看来,倒是希望李相能一直在位,好与本王互为援引,可圣人心意,并非本王所能左右,且本王觉得,李相想要久居宰相之位,与其想着如何防备他人取而代之,不如自己为自己寻一潜在之敌,比如说张公,毕竟李相能赢张公一次,自然也可以赢第二次,总比面对那不甚熟悉之人要强。此举虽有养虎为患之嫌,可一来在修书期间,张公绝无可能复相,可为李相留足腾挪辗转的时间,二来就算修书功成,圣人封赏有功之人,也未必就会让张公复相,三来就算圣人有心,张公年长于李相,又将毕生精力倾注于修书之上,想来也再无精力与李相相争。”

    李清这话虽然是为了忽悠李林甫,可是说的也是实话,张九龄就算能力再出众,又有主持修书的大功在身,皇帝也不可能再让他坐回宰相的位置,李清跟吉温提到的那三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张九龄本来就已经名满天下了,主持修书之后名气更上一个台阶,皇帝也会心生忌惮,这就好像孔子活着的时候得不到重用,死后反而被推成圣贤。

    因为只有死了的圣贤才是好圣贤啊!

    李清把张九龄推出来,让其主持修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看着一代名臣最后落得个晚景凄凉,客死他乡的下场,能挥余热就继续挥一下余热,另外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对付皇帝。

    只要张九龄还继续保持着对朝堂的影响力和言权,不仅对李林甫一党是种威慑忌惮,对皇帝也是如此。

    当皇帝不能为所欲为的时候,就像野兽被关进了笼子里,身边人才会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