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礼不论是前世今生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人,他前世喜欢健身,这辈子更是从小就锻炼,力量都是超出常人很多,又是一个业余箭术高手,所以他压
根就不信服建奴陆战无敌的结论,他从小培养十个家丁,到现在已有三千多部众,还是高要求严格的训练,目的就是要在和精神上彻底打败建奴。
他是以自己为蓝本,在复制千千万万个相同实力的手下,当然这辈子也不是没有进步,比如他结合日本居合道创造的劈撩削三招,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速度和力量是两个概念,居合道就是独尊速度,据说居合道高手可以刀劈子弹,可见其速度快到何等程度。
力量是破甲的前提,速度是杀敌的前提,光有力量没速度杀不了人,可能自己还是被别人杀的对象,光有速度没力量也破不了身穿三层甲的建奴白甲兵的防护,两者缺一不可,这是他与居合道不同的地方。
居合道又称拔刀术,是指抢在对手前面拔刀制止对方出刀的流派,他的初衷是制止流血杀戮发生,是一种比较和平的武术,所以只强调快。杨文礼是军人,是要杀人的,所以他只取其意,创造了劈撩削三招。他和十个少年家丁经过了六七年时间的训练,速度也快到了肉眼看不到出招的地步,所以他才强调一招毙敌,就是他自己有这个实力,所以他才这么有信心。
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很难,首先要静立感悟,类似于冥想,不断锻炼自己的神识,只有神识强大到了一定地步,才能随时随地进入这种境界,目前连义字辈的兵士都还达不到,他们毕竟训练的时间不长,神识不够强大。
但是没达到,不代表不要练了,而是更应该加强训练,因此杨文礼才指正他们的错误。
……
之后是检查兵丁们的箭术,有两项衡量指标,第一是要精准,第二是要在一个规定时间内能连续射出三十支箭,虽然是五斗弓,没有一定的力量也做不到。
五斗弓又叫骑弓,属于软弓的范筹,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弓,一斗合6.4公斤,五斗弓就是32公斤拉力,要能连射30只箭,对力量的要求非常高,普通人最多能拉两至三次。
五代到宋代是最重视弓的时期,标准弓是七斗到九斗弓,但那是殿直班卫的选拔标准,所以要求有点高,而且也只能连射十至二十箭,一场战役来说,有点少了。
杨文礼研制的弓因为更科学,材料更好,所以射程和古人的七斗弓差不多,最远射程200米,有效射程1百二十米左右。
另外,弓箭的射程还和箭枝的长度和重量有关系,它有一个最优值,什么样的弓力配多长多重的箭,所以,并不是软弓就一定比硬弓射程近,只是破甲能力的区别。
其实普通人在一百米的距离上根本射不中目标,再远的射程也就无用了,综合各种因素,杨文礼就选了五斗弓来做标准弓。
“预备……射!”在什长杨义周的大声口令下,兵丁们纷纷松开了手中张满的弓弦,只听见“嘣嘣嘣嘣”的如同弹棉花一样的密集弓弦声,箭枝像一阵轻烟一样飞快地射中了百米开外的箭靶。
杨义周的口令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随后是兵丁们自由射击,每人是五张箭靶,每张靶六枝箭,要求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射完三十支箭,并且要射中靶心。
要求很高,但这是杨文礼提供了标准制式弓和射箭要决的情况下,并不是无理要求,因为他自己和十个仁字辈少年家丁都能做到。
一截短香的时间过后,杨文礼的奴兵开始统计射击成果,报到杨文礼面前,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那些伍长、士兵才全部射中目标,那些奴兵到后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脱靶。
“奴兵们的力量还要加强训练,这是力量不够,最后手不稳的关系。”杨文礼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并叮嘱了身边的仁天仁宇两兄弟道。
“是”两兄弟赶紧应令。
在随后的检查中,那些由杨仁月俘虏转变而来的奴兵、列兵和士兵,成绩更差,不论是力量、速度还是技战术,都达不到要求。要是还在跑马岭,他们都不够参战的资格。
有问题就要改正,并且加强训练,在杨文礼召集几位总旗小旗开过一次吹风会议之后,黑甲军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训练"gao chao"。
杨文礼的主业还是搞科研,手下兵丁多了,他不可能再亲自培训兵丁了,就连他自己的奴兵都没有培训。他的奴兵很难有上战场立功的机会,所以对个人技战能力没有要求,而是规定了一个服役年限就自动升级。看他们自己的自愿,想锻炼的就同杨仁洪小旗的兵丁去练习。
一个星期过后,炉子和各种陶泥设备都干透了,可以烧制骨瓷和玻璃了,先烧制玻璃,骨瓷器胎晾干还要时间。
“汝成,烧制玻璃由你按照我的实验手册带领他们烧制,我在一边看着,如有不对的地方,我再出声提示你。”开始起火烧制的时候,杨文礼就对王汝成吩咐道。
“是”王汝成不太自信的应承道。
由于只是烧制玻璃镜,所以只烧了一个炉子,一坩埚玻璃液就足够了,初期只制巴掌大块的玻璃镜,好东西不会一次性拿出来,另外原材料也不多,要省着点用。
“起火”……
王汝成很快进入了角色,他大声命令几个负责拉风箱的奴兵道。
一个奴兵用易燃物在炉内用火镰火石踫撞火花点燃火绒,火绒再点燃易燃物,然后慢慢的添加木碳,古人个个会烧火,这个环节没有问题。
“拉风箱”……
看到炉内的木碳已有一定量了,王汝成命奴兵全部填满之后就大声喝唱道。
“盖炉盖”……
王汝成亲自放好坩埚之后,就大命令两个已做好准备的奴兵道。
盖上盖,炉温升得更快,这个杨文礼的实验笔记里有记载,王汝成是照猫画虎。炉盖不仅约束了温度不易散掉,更重要的是木碳燃烧,总有一部分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如果没有炉盖,它因为质量较轻就白白浪费了。
……未完待续